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隔離膜的搜尋結果,共21

  • 前瞻南科二廠啟用 迎電芯本土化

    前瞻南科二廠啟用 迎電芯本土化

     全球電動車、儲能系統與AI資料中心備援鋰電池需求推升下,鋰電池產業正加速擴展升級,近幾年台灣三大集團(台塑、鴻海、台泥)陸續宣布將投資百億元新台幣以上資金,加入這場全球能源轉型下的重資本投資新賽局,台灣三大集團規劃布局的鋰電池芯總產能,2030年將上看19GWh。

  • 《熱門族群》台玻爆量鎖漲停 上市玻陶指數狂飆8.5%

    台股今(7)日攀上27298點,再度創歷史高。多頭資金點火台玻(1802),爆量鎖上漲停板30.55元,至11:40,成交量已逾13.9萬張,超過1.2萬張排隊搶著要買;中釉(1809)、和成(1810)漲幅在1.5~2.9%,帶動冠軍(1806)及凱撒衛(1817)紛紛揚升,上市玻陶指數狂飆8.5%以上,成為人氣焦點之一。

  • 中釉多元發展 打造營運藍海

    中釉多元發展 打造營運藍海

     釉料廠中釉(1809)為創造營運藍海,積極投入產品多元發展,其中建築材料中的無機環保節能塗料、樓層隔音墊預計會在年底展出。至於在新材料事業領域,也將開發低介電玻璃及電子級玻璃材料(Low-DK)、固態電解質隔離膜材料,搶進半導體科技業領域。

  • 台塑新智能 試產全固態電池

     台塑新智能18日宣布,與明志科大綠能電池研究中心完成並啟用全固態鋰電池試量產線,該產線完整涵蓋關鍵材料與元件合成製備、電池堆疊與模組化製程,並導入自主專利技術提升電池性能與循環壽命,加速推動全固態電池實用化,是下世代電技術的新突破。

  • 《產業》台塑新智能完成全固態鋰電池試量產線 強化新能源核心技術

    台塑(1301)集團旗下台塑新智能宣布與明志科大綠能電池研究中心合作,正式完成並啟用全固態鋰電池試量產線,邁向下世代電池技術的重要進展。此生產線涵蓋關鍵材料與元件合成製備、電池堆疊與模組化製程,並結合精準檢測與品管機制,確保產品與製程穩定性。同時,台塑新智能導入自主專利技術提升電池性能與循環壽命,推動全固態電池實用化,奠定未來新能源體系的核心技術能力。

  • 鋰電池回收應用 朝向多元高值化

     隨著技術演進,鋰電池的回收與應用早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破碎與金屬提純工藝。當前,各國與多個研究機構逐步釋出新的研究成果與產業趨勢顯示,「提純」將不再是主要方向,取而代之的是朝向材料修復、再生與多元應用的高值化策略。

  • 行動電源3狀況恐成「隱形炸彈」 消防局教2招急救

    行動電源3狀況恐成「隱形炸彈」 消防局教2招急救

    行動電源爆炸事件頻傳,4月12日高鐵才發生一起乘客行李箱內的行動電源自燃。台北市消防局提醒,鋰電池在起火前常會出現膨脹、發熱、冒煙等3大徵兆,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停用,並將行動電源泡在水中,確認無安全疑慮後,再交由回收單位回收處理,以防意外擴大。

  • 儲盈聯齊聯手 攻日本表後商用儲能商機

    儲盈聯齊聯手 攻日本表後商用儲能商機

     高安全性、長壽命儲能解決方案供應商儲盈科技(TRUEWIN)攜手聯齊科技(NextDrive)進軍日本表後商用儲能市場;全新低碳、高效工商用儲能新品「Ostar」擔綱儲盈首度搶攻日本儲能市場主角,all in one設計,單機占地面積小、安全性高,契合電力市場自由化與再生能源滲透率高的日本市場,雙方聯手將發揮1+1大於2綜效。

  • 花蓮電動二輪車擦撞轎車   鋰電池短路起火燃燒剩骨架

    花蓮電動二輪車擦撞轎車 鋰電池短路起火燃燒剩骨架

    花蓮市中山路今天上午發生1起微型電動二輪車起火燃燒事故,1輛轎車從路邊起駛時不慎與同向微型電動二輪車發生擦撞,沒想到電動車倒地後,疑因鋰電池發生短路突然起火燃燒,嚇壞路過民眾,經消防人員緊急滅火,所幸現場無人傷亡。

  • 一覺醒來電動車燒剩支架 疑短路或過度充點釀災

    一覺醒來電動車燒剩支架 疑短路或過度充點釀災

    花蓮吉安鄉民一早起床發現自己的微型電動二輪車已燒到剩支架,是起火還是被縱火,連忙向警方求助。消防局火災調查科勘查,發現電動機車車齡約2年,近期有碰撞維修,且該車已充電約9小時,研判可能短路或過度充電導致電池過熱自燃,消防局表示,今(2024)年花蓮已發生3起電動車引燃火災,應注意。

  • 臺科大調整電解液比例並使用鎳電極 提高甘油價值登國際期刊

    臺科大調整電解液比例並使用鎳電極 提高甘油價值登國際期刊

    臺科大化工系江佳穎教授與日本東京工業大學Tomohiro Hayashi教授團隊合作研究發現,調整甘油-硼酸根比例,能提升高價值「二羥基丙酮」(DHA)產量,在10月登上國際期刊《Journal of Catalysis》。

  • 儲盈UPS鋰鐵電池系統 科技大廠後盾

    儲盈UPS鋰鐵電池系統 科技大廠後盾

     綠能儲電的專家-儲盈科技目前在全台各大光電、半導體廠的UPS鋰鐵電池系統總安裝容量達588.5MW,市占率超過80%,穩居本土高科技廠UPS鋰電池系統領導廠。

  • 《光電股》明基材Q3非顯示器產品占比達3成 偏光片市況保守看

    明基材(8215)今天舉行法說會,董事長陳建志表示,醫療部分上半年有很大突破,醫療營收第二季已經來到3成,消費性醫療產品6月開始到下半年陸續在東南亞上市,第三季醫療產品營收占比可達到33%,抵銷整體毛利率受到受到偏光片價格下跌影響。至於偏光片景氣,公司認為,OLED及車用顯示器產品持續成長對ASP有提升作用,不過,618顯示器銷售疲弱,第三季客戶尤其大陸面板廠產能調控,偏光片下半年市況保守看待。

  • 5年139起!消防局籲勿用「膨脹鋰電池」注意異常3訊號

    5年139起!消防局籲勿用「膨脹鋰電池」注意異常3訊號

    鋰電池火警層出不窮。據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統計,近5年(108年至113年5月底)鋰電池火災中,以供電動車輛用鋰電池及行動電源起火案件為最多。過去案例最常見鋰電池因過度充電或使用未有檢驗合格標章之電器產品,在其充電或使用過程中發生熱失控而起火燃燒,因此做好鋰電池火災預防安全對策,才能避免下一次的事故發生。

  • 電池完全浸泡水中 滅火效果更佳

    電池完全浸泡水中 滅火效果更佳

     隨著3C電子產品普及,甚至電動車都使用鋰電池,然而鋰電池發生起火或爆炸事故時有所聞。消防署提醒,民眾如遇到鋰電池火警,除盡快撥打119外,可使用乾粉滅火器滅火,如能將起火的小型鋰電池移至空曠處,再將電池完全浸泡於水桶中,滅火效果更佳。

  • 明基材攻車載 營收占比看升

    明基材攻車載 營收占比看升

     偏光片廠明基材(8215)強化車載市場布局,曲面OCA貼合技術已經開始出貨,其他包括黑色智慧調光膜、高穿透擬態光學膜都在送樣驗證中,預期未來幾年車載營收貢獻會持續放大。

  • 三年新低 明基材去年每股賺1.29元

    三年新低 明基材去年每股賺1.29元

     偏光片廠明基材(8215)舉行法說會,2023年第四季因為面板市況轉弱,營收獲利雙雙下滑,稅後純益約3,400萬元,季減82%、年減84%,每股稅後純益0.11元,全年每股稅後純益1.29元,亦寫下三年來低點。董事長陳建志表示,偏光片第一季展望保守以對,第二季需求逐步回溫。公司將持續轉型,第一季醫療產品比重維持在3成以上,預期營收、獲利貢獻還會放大。

  • 《光電股》明基材醫療產品比重攀上3成 偏光片今年仍趨保守

    明基材(8215)今天舉辦線上法說會,董事長陳建志指出,偏光片今年有運動賽事會帶動需求,市場會緩步回溫,但市場競爭激烈,對單價保守看待。明基材持續轉型醫療產品,醫療占整體營收比重已經爬升到3成,對醫療產品成長動能今年持續樂觀看待。

  • 中立新能源研發鈉電池 邁入商品化

    中立新能源研發鈉電池 邁入商品化

    台灣鈉離子電池商品化再向前邁進一步;中立新能源技術總監李桐進博士宣布,歷經二年半的研發投入,實驗中的鈉離子電池樣品透過二輪電動車、儲能櫃等系統應用測試,其常溫循環壽命、高倍率及高低溫充放電、自放電率等性能數據優異,他呼籲國內電池大廠,攜手共同建立中後段研發生產線,進一步開發高倍率鈉電池儲能示範櫃,加速本土鈉電池產業商品化發展。

  • 《電零組》立凱秀3款新LFP系列材料 拚2027年挹注業績

    磷酸系鋰電材料與鋰智財服務商立凱-KY(5227)周二舉行產品發布會,宣布推出3款新IP包裹與實體產品,分別是面向電動車市場的進一步提升能量密度之磷酸鐵鋰(LFP)、磷酸鐵錳鋰(LMFP)與面向半固態電池市場的新型磷酸鐵鋰系列之正極材料。董事長張聖時指出,新推出的新型磷酸鐵鋰系列材料已有部份完成試產,2024年開始向客戶進行授權,預計最快在2027年開始貢獻業績,同時,立凱-KY亦透過現有資源朝其他電池材料發展,在其打造之IP平台上幫更多歐美、印度客戶找到更多鋰電池技術,包括已切入的負極材料的量產技術及電解質的改善,這些關鍵材料也將與合作夥伴一同申請專利。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