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隱性債務的搜尋結果,共129筆
大陸財政部7日發佈2025年上半年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指出上半年,財政運行總體平穩。而在財政政策展望方面,下一步將重點做好包含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穩就業穩外貿、持續用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等6方面工作。
據《界面新聞》3日報導,在一攬子化債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大陸財政部組建專司政府債務管理的新部門。大陸財政部網站「機構設置」一欄最新信息顯示,財政部債務管理司已成立。債務管理司設六個處:綜合處、中央債務處、地方債務一處、地方債務二處、發行兌付處、監測管理處。債務管理司司長為李大偉,副司長為曲富國、趙則永。
曾作為亞洲最大房地產商的恒大集團,8月25日宣告從香港下市退場,讓市值一度高達4000億港元的巨頭宣告墜落。但從力挺恒大的廣州城投公司操作來看,卻曝露大陸「城投債」風險,從大陸官方近年不斷進行債務控制,從金融政策工具再到推進城投公司加速「退平台」,就是要避免房地產外再有未爆彈。
陸委會3日公告第72次諮詢委員會議並說明重點摘要,指出中美近期進行多輪經貿談判,面對川普政府2026年期中選舉壓力,中共有意「以拖待變」,讓步也多屬策略及象徵性措施,認為中美談判難取得持久且具體共識,建議留意中共可能透過認知戰,引導台灣社會對美產生質疑,削弱台灣社會對國際合作的信任。
陸委會3日針對日前舉行的第72次諮詢委員會議進行公告並說明重點摘要,指出美中競合態勢下,國際經貿格局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更認為中美經貿談判難以取得持久且具體共識。部分委員建議,應留意中共可能透過認知戰,引導台灣社會對美政策產生質疑,削弱台灣社會對國際合作的信任。
包括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在內等大陸金融四巨頭,22日一同亮相記者會,大曬「十四五」金融發展成績單。潘功勝稱,截至6月底,大陸銀行業總資產近470兆元(人民幣,下同),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存底規模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
龐大的債務壓力成為大陸經濟發展最大掣肘。大陸近來因內需疲軟、房市低迷,以及美國關稅壓力加劇等多重挑戰,市場對刺激措施的呼聲日益升高。大陸財政部長藍佛安日前承諾採取更具彈性政策,也透露截至2024年底,政府整體債務達人民幣(下同)92.6兆元,去年中央與地方兩大預算下的利息支出已達2.2兆元,占財政支出5.7%,是2015年的5倍。
大陸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大陸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合計約7.7兆元、年增率42%、創同期歷史新高。雖然8月地方政府舉債規模9800億元低於前兩個月,但也逼近上兆,整體上保持較快發行節奏。同時在用途上,仍以償還舊債為第一大支出方向,其他則包含將資金投向重大專案建設以提振經濟、防範風險。
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 5 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7月31日強調,要加力提升宏觀政策效能。近期,大陸國務院多部門部署下半年工作。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進一步做強內循環、優化外循環、搞好雙循環,努力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和「十四五」規畫各項任務,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好基礎。
據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30日主持政治局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共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4次全體會議(20屆四中),主要議程是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5個5年規畫的建議。此外,中共中央23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總書記習近平指示,要提振消費、破除內捲,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據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戰略學者張競受訪時指出,新華社通稿篇幅較長,特別提到中共20屆四中將研究制訂「十五五規劃」,對於研究當前中國大陸經濟現況與前景來說,具有重大參考價值。
中國人民銀行14日公布最新金融數據,大陸2025年1月至4月新增人民幣(下同)貸款10.06兆元,前值9.78兆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6.34兆元,前值15.18兆元。外媒測算,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800億元,不僅遠遜於市場預期中間值的7,000億元,並創下2024年7月以來最低。
評級機構惠譽表示,中國地方政府的專項債償付壓力加劇。繼專項債利息支出占全國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總額的比重,自2019年的2.9%大幅升至2023年的7.6%之後,惠譽預測,2025年該比例或將達到10%。
今年以來積極財政政策發力穩經濟,地方政府加快發債腳步。據中國債券資訊網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約人民幣(下同)2.84兆元,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約80%。其中近6成用於償還舊債,約4成用於重大專案建設。
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文秀表示,將綜合施策擴大消費,提升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比重,讓消費者有錢能消費,並適當提高養老金。大陸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也指出,中央財政會拿出「真金白銀」在供需兩側發力促消費。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8日宣布今年修法與相關研究工作,已排審議34件法律案,包括眾所矚目的「民營經濟促進法」。趙樂際還表示,將針對人工智慧(AI)、數位經濟、大數據等新興領域加強立法研究,亦將針對「十五五」(2026-2030年)規劃綱要編製等,展開專題調研。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財政部部長藍佛安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經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去年第四季一次性增加了6兆元(人民幣,下同)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分三年,每年2兆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
第14屆大陸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日開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李強表示,今年要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包括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積極防範金融領域風險。
大陸面對國內經濟下滑、外有美國加徵20%關稅,政府施政可謂挑戰艱鉅。大陸全國人大發言人婁勤儉4日在會前記者會中坦言,確實面臨內外交迫局面,但是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和完整的產業體系,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提供了足夠的迴旋餘地。
大陸今年地方債發行火力全開。據數據公司Wind統計,今年前二個月,大陸全國發行地方債已達人民幣(下同)18,632.96億元,規模創近三年新高。隨著地方債放寬發行審批,加上「早發行、早使用」的背景下,專家預估第二、三季仍將保持發行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