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霸權心態的搜尋結果,共15筆
美中元首川習釜山會未提台灣,引發關注,在川習會隔天,美中兩國防長在馬來西亞舉行會談,提到了台灣。大陸國防部長董軍表示,美方在台灣問題上要謹言慎行,旗幟鮮明反對台獨;美國防長赫格塞斯則關注中國在南海、台灣周邊,及對美國在印太盟友和夥伴的行為,並強調美國不尋求衝突。
中國國防部部長董軍今(31)日在馬來西亞的東協峰會上,向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強調,台海兩岸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美方在台灣問題上要謹言慎行,旗幟鮮明反對「台獨」。對此,我外交部嚴正重申,主權獨立互不隸屬,台灣的未來由全體台灣人民共同決定。
外交部長林佳龍日前前往波蘭參加「華沙安全論壇」並發表演說,成為首位在華沙公開演說的外交部長;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跳腳批賴清德政府近日打著各種幌子四處竄訪,渲染「大陸威脅」,翻炒「民主對抗威權」的謬論,唯恐世界不亂。我外交部今日反擊:台灣有權在國際社會與其他理念相近國家互動交流。
在美軍空襲伊朗關鍵核設施後,美國總統川普再拋出支持伊朗「政權更替」的想法,揚言「讓伊朗再次偉大」。德黑蘭當局放話將採取報復行動。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直批,美國沒有面臨明顯立即威脅,沒有擁核武證據就攻擊伊朗,是違反國際法及聯合國宗旨的行為,根本是霸權心態。
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美東時間25日消息,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東道國關係委員會會議發言稱,美方作法違反外交禮節、違反國際法義務、違反基本人道。
針對中共東部戰區持續在台海周邊進行軍演,國防部今(2)日表示,無論共軍將此種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的單邊行為,冠上什麼名稱,都無法合理化其好戰、挑釁以及不負責任的本質。對此,國防部持續執行「立即備戰操演」,依敵情威脅,結合天候等條件演練;各外離島部隊提高警覺,針對中共海警等活動,與海巡署密切合作、有效應對。
針對我國軍今年度「漢光41號」演習預計將擴大規模,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昨說,「正告民進黨當局,早晚要來收了你們。」對此,國防部今(28)日反批,北京升高軍事威脅,已成國際最大麻煩執造者;國防部並嚴詞表示,共軍正重蹈侵略者的覆轍,執迷不悟地將中國推向敗亡的方向。
面對川普政府對進口貨品擬實施「對等關稅」,並點名台灣偷走美國晶片業務,將對晶片施加100%的關稅等措施,賴總統宣稱將推動「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國安高層表示政府對於半導體赴美沒有「紅線」,經濟部長則說台美互補會繼續溝通,暴露出我政府對於美國政府的霸凌拿不出具體因應對策,甚至可能放棄與國家及經濟安全有關的半導體產業。
面對川普政府對進口貨品擬實施「對等關稅」,並點名台灣偷走美國晶片業務,將對晶片施加甚至達100%的關稅等措施,賴總統宣稱將推動「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國安高層表示政府對於半導體赴美沒有「紅線」,經濟部郭部長則說台美互補會繼續溝通,暴露出我政府對於美國政府的霸凌拿不出具體因應對策,甚至可能放棄與國家及經濟安全有關的半導體產業。
金門縣在清朝時期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府,這裡不但是早期台灣移民的祖籍,更是東南亞各國華僑的原鄉。金門自古至今都保持著民風純樸的風貌,素有「海濱鄒魯」的雅稱,尤其在南宋紹興23年(1153),朱熹任同安縣主簿,任內兩度到金門視學,影響金門的文風甚鉅,受到朱子的教化影響,金門人民無不崇尚詩書與禮義,觸目所見都是宗祠。我曾來到其最重要的教育重鎮浯江書院,金門縣第一任民選縣長陳水在特別在書院設有「博士壁」,來媲美此前已存在於書院的「進士牆」,意即只要獲得博士學位的金門籍居民,縣政府都會使用厚實的木片,上面書寫其姓名、學校與畢業時間,永遠懸掛於牆上。
大陸央視新聞28報導,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日內瓦時間5月27日做出決定,拒絕將個別國家提出的「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衛大會」的提案列入大會議程。中國大陸常駐日內瓦代表陳旭在日內瓦向媒體簡報指出,世衛大會連續8年拒絕涉台提案,事實反復證明,台獨沒有出路,在世衛大會政治操弄涉台提案不得人心,任何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行徑終將落空。
中國外交部4月22日宣佈,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邀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24日至26日訪華。據大陸官媒央視旗下時政類新媒體「玉淵潭天」微信公眾號報導,當日,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負責人就此向媒體做了背景吹風,介紹了訪問相關情況。美大司負責人表示,不能讓分歧主導中美關係,美方尤其不能觸碰中方在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等問題上的紅線。中方將重點就台灣、經貿科技、南海等問題闡明嚴正立場、提出明確要求。
台灣政治將青年族群視為新興力量,青年積極投入政治相關活動不遺餘力,是從2014年「太陽花學運」開始,至今發展將滿十年,當初的學運是針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遭強行通過審查表達不滿所出現。這股太陽花學運創造出來的年輕能量,後來被民進黨吸納,讓民進黨有機會從2016以後接連兩次執政。
台灣政治將青年族群視為新興力量,青年積極投入政治相關活動不遺餘力,是從2014年「太陽花學運」開始,至今發展將滿十年,當初的學運是針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遭強行通過審查表達不滿所出現。這股太陽花學運創造出來的年輕能量,後來完全被民進黨給吸納,讓民進黨有機會從2016以後接連兩次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