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青銀共居的搜尋結果,共49筆
第60屆「戲劇類」金鐘獎18日將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其中姚淳耀、嚴正嵐主演的戲劇《我的意外室友》,憑藉逗趣、溫馨的情節及顛覆以往風格的演出,順利入圍4項大獎:迷你劇集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女主角、導演。
銀髮族的第二個家
第60屆金鐘獎在15日公布入圍名單,《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入圍16項成為迷你劇集大贏家,迷你劇集視帝競爭激烈,視帝入圍者有吳念軒《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吳翰林《聽海湧》、姚淳耀《我的意外室友》、黃冠智《聽海湧》、黃迪揚《選物家》、鳳小岳《人生清理員》。
位於新北市土城區的「土城員和2號社會住宅」近期完工,提供1棟17層樓高、135戶住宅,該處鄰近捷運海山站,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是新北市容積獎勵社宅中戶數最多,分別規畫1房型、2房型及3房型,後續將驗收及裝修,預計2026年公告招租。
新北市長侯友宜18日出席「淡水區海天段青年社會住宅新建工程」開工典禮,該處距離捷運紅樹林站僅3分鐘步程,完工後,將提供88戶住宅單元,並設置106坪市民活動中心,預計2028年竣工。值得一提,部分房型將配置景觀平台,並規畫屋頂花園,讓住戶能於山河交界處欣賞絕美景致。
因應超高齡化趨勢與照護需求,新北市政府日前舉辦「2025長照創新國際研討會」已圓滿落幕,匯聚國內外產官學界代表與實務工作者,聚焦「創新照護」、「智慧科技」及「在地安養」三大主軸,共同探討長照政策與服務創新未來。
面對超高齡社會挑戰,新北市於2025年7月10日至11日,在新板希爾頓酒店舉辦「2025長照創新國際研討會」,廣邀國內外產官學代表與實務工作者,聚焦「創新照護」、「智慧科技」、「在地安養」三大主軸,進行跨域對談,探索長照政策與服務創新的未來方向。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面對新型態的挑戰,新北市政府10日至11日舉行「2025長照創新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產官學代表與實務工作者,聚焦「創新照護」、「智慧科技」、「在地安養」三大主軸,探索長照政策與服務創新的未來方向。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時表示,市府積極強化長照資源的布建與整合,長照3.0利用AI科技照顧長者更到位。
剛剛落幕的雙北世壯運,是台灣史上最大國際運動賽事,締造了包括最多參賽國等許多美好的紀錄;其中,最令人驚奇且驚豔的正是高齡者的精采表現,如105歲的泰國選手薩旺創下世壯運最年長選手紀錄;世界最年長羽球選手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林友茂,與奧運金牌國手李洋合組的「黃金男雙」,贏得勝利;一人勇奪5金的97歲選手唐成瑤等等精采表現,都完美詮釋了世壯運「終身運動」的核心價值。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內政部去年公布2023年國人平均年齡80.82歲,亦即65歲以上長者平均餘命約剩15年,但長者除了不被租屋市場歡迎,社宅中籤率也偏低。以六都而言,台中獨老僅148人入住社宅,占總戶數5.09%,新北更不到1.5%。學者建議,獨老應單獨給予法定保障。
台北市率先於老人住宅推動「青銀共居」,將陽明老人公寓與文化大學共同合作,以低租金吸引學生投入,目前雖滿租,卻存在世代間溝通隔閡,難以真正解決老人居住困境。台中沙鹿「好好園館」則結合靜宜大學、光田醫院與企業能量共同催生「青銀共居」服務宅,目前則轉型為客製化的加值服務。
新北市政府自2013年起推動社會住宅,迄今包括已完成、興建中及規畫中的戶數已達3萬6000餘戶。城鄉發展局3日利用中和安邦青年社宅舉行入厝園遊會機會,發表《宜居家園的追尋─新北市宅十年有成》專書,邀請市長侯友宜、民代及居民共同見證成果。侯友宜承諾,未來仍全力和中央合作,興建更多社會住宅。
新北市政府自2013年推動社會住宅,迄今包括已完成、興建中及規畫中的戶數已達3萬6000餘戶。城鄉發展局今(3)日利用中和安邦青年社宅舉行入厝園遊會機會,發表《宜居家園的追尋-新北市宅十年有成》專書,邀請市長侯友宜、民代及居民共同見證成果。侯友宜表示,未來仍全力和中央合作,興建更多社會住宅。
2025年台灣正式邁向超高齡社會,KPMG旗下畢馬威不動產公司董事總經理陳文正表示,台灣養老地產市場朝多元化發展,繼傳統的老人公寓、安養長照機構,還出現不少渡假型銀髮養生村、青銀共居宅、舊旅館改造的高齡友善出租宅、以房養老,甚至國營事業、金控集團也紛紛投入,連日本銀髮經營管理團隊近期也來台投石問路,尋求經營管理know-how輸出來台的商機。
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為台灣帶來愈來愈長的酷暑、更頻繁的乾旱與極端暴雨,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已經不容忽視。由於近年全球對於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的大力宣導,加上相關法規制度與獎項的不斷設立,以及民眾對於環保意識的覺醒與認同,愈來愈多的企業願意斥資推動綠色轉型,構建低碳商業模式與產業鏈,為企業創造全新的競爭優勢。
文化大學曉峰學苑學生日前參加由新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主辦的「青春有你一耆走過」比賽,並以專題計畫「活力銀髮族延緩失能陪伴計畫」獲得評審肯定。該專題以銀髮族、延緩失能與陪伴為核心,透過多元活動,推動學生與長者的深度交流,展現青銀共居的意義。今年暑假曉峰學苑派出兩組團隊參賽,分別榮獲「特色獎」與「入圍獎」,彰顯學生在銀髮族服務中的卓越表現與深切關懷。
台東縣政府與寶桑基金會攜手合作的「幸福電影院」系列活動已邁入第4年,今年「2024幸福電影院 揪大家逗陣看電影」12日邀請近百位社區關懷據點長者及志工到台東秀泰影城看電影。逾75歲的長輩說,很久沒踏進電影院好好看場電影,有重返青春的感覺。
財政部次長謝鈴媛7日在台北PPP論壇表示,國會發規劃4年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近日將呈報行政院核定,策略之一將設立「院級促參推動專案會議」,未來財政部將成立專責辦公室篩選各部會公共建設案源,媒合保險業、金融業等資金進入公共建設領域,尤其人口老化需求的長照機構設施。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2017年在任內推動「青銀共居」,但因長者與年輕人生活習慣差異大,以致推廣成效不佳,目前北市僅有4件青銀共居,北市社會局採取在社區舉行「青銀共伴」活動輔助執行,促進世代交流。議員建議,青銀共伴活動應配合各地區長者特性設計,並建立青年對社區認同感,也呼籲市府跨局處設置專責辦公室處理青銀問題。
近期台灣社會因為新青安房貸「弄巧反拙」,再度引爆居住正義、世代正義的話題。年長者批評年輕人不努力,「一代不如一代」;青年人則抱怨,明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只會加重年輕族群的負擔。要化解世代對立的嚴肅課題,除了政府必須想方設法,擁有相對豐富資源的壯世代(Strong Generation),亦即戰後嬰兒潮世代(1946~1964出生),也應思考為社會貢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