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骨髓瘤的搜尋結果,共62筆
國內一名20多歲的男性,清晨起床後發現陰莖異常勃起,沒有性刺激也無法消退,硬度明顯且伴隨疼痛感,到傍晚仍未緩解,勃起持續超過12個小時後,決定至診所就診。醫師研判是「缺血型陰莖異常勃起」,轉診後進一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因白血球過度增生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進而阻礙陰莖靜脈回流,才引發陰莖異常勃起。
59歲歌后坣娜10月16日癌逝,生前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的她,傳3年前確診胰臟癌,醫師張家銘指出紅斑性狼瘡其實與胰臟癌有關係,患者整體癌症風險比一般人高出62%,胰臟癌風險更大增1.4倍,但胰臟癌是一種沉默的癌症,通常發現時已中晚期,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吃對食物、作息規律、情緒管理、做風險篩查,都能讓罹癌風險降低,而這對非紅斑性狼瘡患者的人,同樣適用。
東洋(4105)10月引進血癌口服抑制劑新藥Selinexor,強化產品布局。總經理侯靜蘭表示,Selinexor是近年血液腫瘤領域的新型藥物,不僅獲多個國際專業腫瘤學會納入診療指南,更已在全球50個市場核准上市;而在台灣,亦通過食藥署核准用於多發性骨髓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等適應症。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兌現癌症新藥基金政見,今年以公務預算挹注50億元,明年將達百億規模。不過,因今年已收載藥物到明年還會繼續使用,台灣癌症基金會估算,明年恐剩不到40億元可用於收載新藥,呼籲政府將癌症新藥基金法制化,並穩定財源,確保永續支持癌友治療。
賴清德總統提出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今年以公務預算挹注50億元,明年將達百億規模。不過台灣癌症基金會估算,明年可用於新藥收載的費用恐剩不到40億元,呼籲政府將基金法制化,並穩定財源,確保永續支持癌友治療。
少子化加劇,衛福部國健署自今年9月1日起,試辦「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方案」,提供18至40歲的乳癌與血液癌症病患,提供凍卵、取精子補助。但醫界認為,政策限定年齡與癌別,不僅造成「年齡歧視」與「癌別歧視」,也落後日、韓國許多,呼籲拿掉限制,才能真正鼓勵想生育者。國健署表示,新方案上路尚不到1個月,已經有11家人工生殖機構申請,共17例患者通過核准,補助計畫會再進行滾動式調整。
為解決少子化問題,行政院今(18日)將通過三大育兒新方案,其中生育給付部分將由中央統一補貼至10萬元,預計2026年元旦上路。相關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熱烈議論,其中就有人認為「重點是生了之後的養好嗎」、「再送房就更好了」、「不是說沒錢?」
因應少子女化的國安危機,行政院明將通過三大育兒新方案,包括「生育補助」、「人工生殖補助」與「醫療性凍卵補助」,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指出,其中生育給付部分將由中央統一補貼至10萬元,雙胞胎將按比例給予,將可「中央+地方」兩邊都領,預計2026年元旦上路。
台灣東洋長期耕耘血液腫瘤領域,關注單株抗體標靶新藥Tafasitamab成為國際淋巴瘤治療新趨勢,積極引進並順利於今年1月取得台灣FDA藥證,台灣東洋表示,自10月1日起正式獲健保給付,將嘉惠有需求病患。
在血液腫瘤領域中,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 arge B c ell l ymphoma, DLBCL)是國人罹患淋巴瘤最為常見的類型之一。東洋(4105)淋巴瘤新藥10月1日起獲健保給付。東洋關注到單株抗體標靶新藥Tafasitamab成為國際淋巴瘤治療新趨勢,因此積極引進並順利於2025(今)年1月取得台FDA藥證,10月1日起正式獲健保給付嘉惠有需求的病患。
衛福部公布9月新制,18歲至40歲乳癌、血液癌患者每人終生提供2次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HPV疫苗施打擴及國中男生。另健保署則公布收載多項新藥,包含晚期胃腸道基質瘤、血液癌、細菌性結膜炎,減輕病患經濟壓力。
行政院主計總處21日公布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115年度編列50億元,連同114年度50億元,合共挹注100億。外界憂明年僅50億元,只夠付今年通過的新藥,會壓縮接下來要進的新藥。健保署表示,今年剩餘的預算會累積至明年,仍有空間收載新藥。病友團體則呼籲政院,把預算補足至100億。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21日)公布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的衛福經費,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115年度編列50億元,連同114年度50億元,合共挹注100億元。因新藥暫時性支付以2~3年為原則,外界擔憂明年預算與今年相同,將影響新藥收載。健保署長石崇良回應,新藥納入暫時性支付後,會有請款、結帳、採購時間,今年上半年支出少,加上與廠商議價,實際支出的金額與檯面上有落差。今年使用的金額約有一半,累積至明年會有70~80億,仍有空間收載新藥。
79歲李先生老當益壯,負責搬運瓦斯空瓶,近日因嚴重下背痛,至神經外科門診就醫,發現多節脊椎壓迫性骨折,建議手術。然而,手術前抽血時,意外發現腎功能差、貧血、高血鈣等問題,經骨髓檢查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
為保存癌友生育能力,國健署今年9月起啟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將補助18至40歲的乳癌(0-3期)、血液癌(包括白血病、淋巴癌或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凍精、凍卵。補助對象限本國籍,女性取卵療程每次補助上限7萬元;男性取精處置保存每次補助上限8000元,預估上路第1年將有600人受惠。
衛福部長邱泰源少子化「聯誼說」發酵之際,國健署接連祭出新政策,為保存癌友生育能力,今年9月起啟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補助18~40歲的乳癌(0~3期)、血液癌(包括白血病、淋巴癌或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凍精、凍卵,凍卵上限7萬元,凍精上限則是8000元,後續的保存費則需自費,預估上路第1年將有600人受惠。
藝人沈玉琳罹患血癌,引發關注。營養師王證瑋表示,現代人壓力大、熬夜,身體處於長期發炎狀態,若能攝取正確營養,例如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硒與鋅、麩醯胺酸、褐藻醣膠,有如幫造血系統穿上防護衣,尤其推薦多吃富含葉酸的深綠色蔬菜、酪梨,這是造血系統的核心營養。
三福化工(4755)旗下三福生醫取得美國創新藥物研發公司Up Therapeutics授權,首發小分子新藥Up284將力拚一年半內進入臨床試驗IND申請,正式啟動人體臨床試驗。三福化今(25)日股價開高,多頭力守平盤上方。三福生醫董事長巫信弘表示,我們深感榮幸 Up Therapeutics 合作開發Up284。這項合作不僅深化我們在癌症及重大未被滿足醫療領域的布局,更展現我們開發 First-in-Class 化學小分子新藥的堅定承諾。期待能儘速推進至人體臨床試驗階段,為卵巢癌等實體腫瘤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
一名70多歲男子,因下背痛至神經外科就醫,被診斷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建議手術,不料,手術前抽血檢查意外發現腎功能差、高血鈣,照會血液腫瘤科後,意外發現多發性骨髓瘤,醫師提醒,骨折、貧血、腎功能障礙、高血鈣是多發性骨髓瘤最常見症狀,必要時應進行骨髓穿刺等檢查。
79歲李先生因下背劇痛就醫,原以為是單純骨折,沒想到術前抽血竟發現腎功能異常、嚴重貧血與高血鈣,最終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即俗稱的骨髓癌。國泰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楊庭瑋指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漸進性的血液癌,雖無法根治,但透過早期發現與多重治療,能顯著延長壽命與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