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葡萄糖的搜尋結果,共422

  • 久坐久站循環差?中醫推自製「花青素之王」茶飲 促血管彈性護健康

    久坐久站循環差?中醫推自製「花青素之王」茶飲 促血管彈性護健康

    許多職業經常久坐或長時間站立,難免血液循環不良,甚至引發不適。多項研究指出,普遍存在於綠色蔬菜的花青素,又被稱為血管的「保護傘」,其中洛神葵(花)又有「花青素之王」的美名,中醫師陳潮宗建議,可將洛神葵以熱水沖泡後製成洛神花茶,每天服用約700毫升,可促進血管內皮再生、改善血管彈性與通透性。

  • 果糖越吃越餓、越吃越胖 醫學博士陳俊旭:一杯手搖飲恐引發炎反應

    果糖越吃越餓、越吃越胖 醫學博士陳俊旭:一杯手搖飲恐引發炎反應

    你知道嗎?讓人「越吃越餓、越吃越胖」的兇手,不是油脂,而是果糖!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指出,果糖具有特殊的正向回饋機制,吃得越多,吸收效率越高,特別是肥胖或脂肪肝患者,吸收果糖的速度更快。他強調,果糖是人體打開肥胖開關的關鍵之一。

  • 全台僅30例!「高雪氏症」病友大會成立 檢察官出任理事長

    全台僅30例!「高雪氏症」病友大會成立 檢察官出任理事長

     全台僅約30名病患的罕見疾病「高雪氏症」昨(1日)成立病友協會,首任理事長由雲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朱啟仁出任。朱啟仁的兒子出生在自費新生兒篩檢中意外被診斷出高雪氏症,成為全台第一個透過新生兒篩檢確診的病例。他回憶,得知消息當下頗震驚,很快就轉念,至少在發病前就被發現,還能治療,就面對它、接受它。

  • 4類主食竟是血糖隱藏陷阱 它堪稱直接喝糖水!

    4類主食竟是血糖隱藏陷阱 它堪稱直接喝糖水!

    主食選擇及進食順序皆會影響血糖波動,當餐後血糖快速上升時,會出現最常見的飯後想睡覺等「暈碳」現象,若是長期反覆血糖快速上升,恐患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等疾病,因此不可忽略其嚴重性。營養師林安安於FB粉絲團整理出4種血糖陷阱的主食,提醒大家要小心食用!

  • 銀髮族瘋外送!foodpanda「熟齡三寶」年銷破4000萬

    銀髮族瘋外送!foodpanda「熟齡三寶」年銷破4000萬

    德商 foodpanda 29日表示,熟齡族已成外送消費藍海,近一年保健補品與照護商品營業額成長逾三成,其中「熟齡三寶」益生菌、雞精、葉黃素年銷破4000萬!鑑於台灣 65 歲以上人口占比達19.8%,距「超高齡社會」僅一步之遙,foodpanda 已與全台數千家藥局與藥妝通路合作,助各地鄉鎮強化「數位長照生活圈」,即時配送健康與照護用品,其中成人尿布在過去一年的銷量可堆疊起十座台北 101 的高度,顯示熟齡消費、遠端照護正透過外送全面數位化。

  • 沙拉吃錯反變胖! 醫教「2關鍵吃法」助控糖、減脂

    沙拉吃錯反變胖! 醫教「2關鍵吃法」助控糖、減脂

    許多人想減重時,會吃生菜沙拉代替正餐。但腸胃科醫師鄭泓志表示,民眾若將含糖醬料改成橄欖油或油醋醬,可促進身體代謝功能,且一些澱粉或油脂類配料也不要添加過量,免得熱量超標。此外,他建議在餐前先吃沙拉,餐後血糖峰值可降低2至3成。

  • 喝醋降血糖甩脂 醫揭2時間點:提升胰島素敏感性

    喝醋降血糖甩脂 醫揭2時間點:提升胰島素敏感性

    近些年來,醋不僅是調味料,甚至是保健飲品。婦產科醫師邱筱宸表示,醋有益健康,主要是來自於當中的成分醋酸,研究發現,醋酸具有提升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增加飽足感、減少肝臟脂肪生成的潛力,建議可在餐中或餐後攝取少量稀釋醋(15到30c.c),替健康加一點助力。

  • 吃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 醫曝乳癌女驚人變化 烹調3撇步營養最多

    吃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 醫曝乳癌女驚人變化 烹調3撇步營養最多

    十字花科蔬菜是知名的防癌食物。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分享有一位乳癌患者,體內的環境荷爾蒙鄰苯二甲酸酯(DEHP)的代謝物偏高,他請女子多吃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後,女子的檢測數據明顯改善,女子也說「精神變好了,皮膚也變亮了」,他提醒吃這類蔬菜時,注意切碎、輕蒸與加蘿蔔泥3個小技巧,可吃進最多的營養。

  • 76歲潘迎紫秀二頭肌 醫:不只防失能 還能穩血糖

    76歲潘迎紫秀二頭肌 醫:不只防失能 還能穩血糖

    76歲女星潘迎紫在電視劇《一代女皇》飾演武則天形象深植觀眾心中,她最近受邀擔任第60屆金鐘獎頒獎嘉賓,更在螢幕前大秀結實的二頭肌,引發話題。醫師表示,肌肉是重要的血糖調節器官,肌肉量多的民眾,通常不易有脂肪肝或糖尿病前期。

  • 「平民人參」白蘿蔔解毒、降三高 2類人別多吃

    「平民人參」白蘿蔔解毒、降三高 2類人別多吃

    白蘿蔔產季將至,營養師林俐岑表示,白蘿蔔有助於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與血糖,甚至減緩癌症發生率,適合涼拌、煮湯或榨汁,可於烹調時加些薑片或泥幫助消化,但脾胃虛弱、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勿吃太多,以免產生不適。

  • 控醣忌壓抑吃喝 選對食物降負擔

    控醣忌壓抑吃喝 選對食物降負擔

     國健署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台灣成年人中,有4分之1處於糖尿病前期,再加上過重、肥胖率達半數以上,控醣早已不是糖友、銀髮族專利。營養師指出,控醣最忌諱的就是過度壓抑飲食,這會導致心理壓力與營養失衡,很難長期維持,只要把握3大原則,選對食物,也能大大降低身體負擔。

  • 嘉大跨校研究突破!益生菌K6有效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

    嘉大跨校研究突破!益生菌K6有效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

    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助理教授陳建瑋,攜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教育大學及中興大學研究團隊進行研究,證實補充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及耐力運動表現,為益生菌在健康促進與運動營養的應用上,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新科學佐證,研發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上。

  • 日吃1碗護心又控糖 專家揭燕麥5亮點:1族群有禁忌

    日吃1碗護心又控糖 專家揭燕麥5亮點:1族群有禁忌

    燕麥一向被視為有益健康的穀物。營養師王證瑋表示,燕麥不僅是早餐的好搭檔,更具有低升糖指數、高纖特性,不會讓血糖急速升降,有助於控制血糖或體重、改善便祕、保養血管與穩定情緒,不過,腸胃比較敏感的人,建議從少量開始,且要搭配充足的水分,以免脹氣。

  • 保護膝關節 減重護膝穿對鞋

    保護膝關節 減重護膝穿對鞋

     慈濟醫院骨科部醫師陳顥文主講「『咖頭烏』與『骨輪』保健:站得穩、走得遠、活得樂」,他以退化性關節炎為題,教導民眾如何保養閩南語被稱為「骨輪」的髖關節以及被稱為「咖頭烏」的膝關節健康。延緩老化,享受健康的銀髮人生。

  • 江飛宇Science》小鼠實驗證明綠茶減肥有效!糖份代謝效率高、肌肉更健康

    江飛宇Science》小鼠實驗證明綠茶減肥有效!糖份代謝效率高、肌肉更健康

    減肥一直是現代人的重要話題,其中綠茶減肥也一直被提及,只是科學證據還不夠完整。現在新的發現表明,綠茶中的化合物,可以重新協助肌肉處理糖份,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葡萄糖耐受性,這進一步解釋這種古老的飲料的實際功用。

  • 你可能有糖尿病卻沒發現!全球近半數患者未被確診

    你可能有糖尿病卻沒發現!全球近半數患者未被確診

    根據國際科學期刊《The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ogy》的研究指出,全球有高達44%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特別是年輕族群警覺性較低,凸顯定期健康檢查與早期篩檢的重要性。

  • 美味熱門飲品超傷腦 「像喝炸彈」1杯就爆表

    美味熱門飲品超傷腦 「像喝炸彈」1杯就爆表

    大眾應該都聽過血壓、血糖、血脂「三高」有害健康。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暴露高脂食品對於腦部的殺傷力有多大,廣受歡迎的熱門飲品只要喝一杯就等於服用了「腦部炸彈」,不可不慎。

  • 晚餐提前2小時吃 搭配飯後15分鐘快走 他血糖穩了

    晚餐提前2小時吃 搭配飯後15分鐘快走 他血糖穩了

    想控制好血糖,除了靠正確飲食,正確的運動時間與進食時間也很重要。腎臟科醫師廖述寬指出,想要讓血糖在3個月內有明顯改善,有3個習慣可以執行,首先就是15分鐘中等強度的快走,且要在飯後執行,再來是拉長夜間空腹時間,一位早上空腹血糖都偏高的病患把晚餐提前2小時吃,一個月後早上的血糖就下降一大截;最後是勇敢地定期量測血糖,才能及時調整方向。

  • 以前在餵豬的 便當菜控血壓好幫手 還護眼、穩血糖

    以前在餵豬的 便當菜控血壓好幫手 還護眼、穩血糖

    地瓜葉是台人餐桌上常見的蔬菜,醫師李思賢指出,它能同時兼顧抗氧化、輕度抗發炎、血糖穩定、血管健康與視覺保護,更是高血壓患者的好幫手,CP值很高,值得天天上桌,若想追求更高抗氧化力,可挑紫色或紅梗品種。不過腎功能不全需要控鉀的人、服用抗凝血藥物者,食用地瓜葉前,務必和醫師或營養師確認份量。

  • 抗氧化力打趴藍莓 黑米延緩老化 還不讓血糖飆

    抗氧化力打趴藍莓 黑米延緩老化 還不讓血糖飆

    提到澱粉,不少人都會馬上想到會發胖、血糖高,不過醫師李思賢指出,其實不是所有澱粉都一樣,他特別推薦黑米,因其膳食纖維含量高、消化速度慢,飽足感能更持久,血糖也更穩定。此外,黑米因富含花青素,能對抗發炎、保護心血管,抗氧化力甚至超過藍莓,是一種能延緩老化、改善代謝的健康食材。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