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11個月新高的搜尋結果,共58筆
台塑化(6505)受惠美國政府宣布制裁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推升國際油價上漲,23日逆勢強攻,終場收46.5元、上漲4.61%,衝上逾11個月新高,成交量比前一日倍增至1.71萬張,其中外資買超1,167張,三大法人近五日買超1.12萬張,多空量能強勢向上。
光學族群股王大立光、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法說會將相繼於9日、16日登場,外資對台積電基本面預期突破天際,2027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預估值衝上百元大關,大摩也率先提出法說會看點;大立光短線受惠iPhone銷售旺季,外資正向看待前景。
不甩9月魔咒一路狂飆,受惠輝達將砸千億美元與OpenAI戰略合作、帶動美股四大指數齊創歷史高,台股23日由權王台積電領軍領加權指數飛越26,000點大關,加上聯電、東元等集團股為多頭添柴火,台股盤中與收盤再創新高等七大歷史紀錄。
8月國內機車市場在父親節促銷與開學季買氣推動下,微幅增溫至6.66萬輛、月增2%,為近11個月新高,但相較去年8月幾乎全處於民俗月的低基期,卻仍衰退3.98%,顯示在雙稅議題及總體經濟壓力下,市場買氣依舊保守。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市場交易信心,股市和房市交易量同步低迷,前七月相關稅收年減幅都近2成。財政部12日公布,7月證交稅實徵淨額239億元,年減24.1%,年增率已「連五黑」;前七月實徵淨額1,394億元,年減幅20.1%。
直得(1597)開發微型六軸微型機器手臂,爭取幫機器人廠商代工商機,被市場視為具機器人題材,第二季及上半年獲利雖然縮水,但7月及前七月營收均成長,外資及自營商8日合計買超264張,終場上漲2.70元而以87.90元收盤,突破5日、10日、20日、月線及年線。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Global)24日公布,美國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降至49.5,創七個月新低且為去年12月以來首見萎縮。歐元區製造業PMI雖升至49.8的36個月高點,也尚未擺脫萎縮狀態。
受原料供給吃緊影響,載板供需狀況有望改善,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南電(8046)近日漲勢強勁,今(15)日開高2.44%後放量直攻漲停價157.5元,創去年8月中以來11個月新高,截至10點半尚有逾5100張買單排隊。
由於市場揣測聯準會可能比預期更快降息,再加上韓國新總統李在明承諾將允許發行與韓元掛鉤的數位貨幣,激勵日、韓股齊漲,不只日經指數在6月30日衝上11個月高點,韓國Kospi指數也在6月30日反彈,累計今年上半年該指數強漲近3成。
投資人看好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和聯準會可望降息,上周五美股持續走高,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再創歷史收盤新高,受此提振,周一日經225指數上漲0.84%,收在40,487.39點,創下逾11個月新高。由於在連漲5天後湧現部分獲利了結賣壓,該指數回吐了部分早盤的漲幅。
外資今年來於集中市場大舉提款,然在5月大舉加碼後,針對特定個股押寶買盤力道仍足,多檔指標股外資持股比率改寫今年新高,股價也同步走升,其中奇鋐(3017)12日大漲超過半根停板、最高衝上775元,創11個月新高,信驊(5274)盤中最高價也達4,950元,改寫逾九個月新高。
受到晶片股上漲的推動,韓國股市周一上漲至近11個月以來最高水準。目前市場對李在明政府的新政策,以及即將舉行的美中貿易談判,充滿了期待。
隨著李在明當選南韓第21屆總統,不但揭開南韓政治的新一頁,南韓經濟也迎來新舵手。儘管在新總統行情帶旺下,本周南韓股匯表現亮眼,KOSPI指數5日收在2812.05點,重新站回2800點關卡以上,為連續第3個交易日上漲,並重寫11個月新高點。但同日南韓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建設投資、居民消費等內需持續低迷的背景下,2025年第1季GDP較2024年第4季萎縮0.2%,為9個月以來首次出現負成長。
還在慶祝李在明當選總統的韓股,五日開高走高,一度最高漲至2,831.11點,最後大盤收在2,812.05點,漲41.21點或1.49%,重新站回2800關卡以上,並重寫11個月新高點。另外,韓元明顯走升,外資法人共買超9165億韓元。
南亞科(2408)今(5)日股價再大漲超過6%,至午盤過後股價來到52.5元大漲6.6%,成交量19萬多張,居台股成交量第一大股。
南亞科(2408)周四法說會,南亞科成為DDR4 EOL(停產)最大受惠者,市場評估DRAM產業已於第一季落底,DDR4量價回升加速,4-5月DDR4顆粒合約價累積漲幅逾四成,預估今年第三季價格將持續上漲,南亞科基本面翻揚加速,公司內部評估第四季可望單季轉盈,但仍憂心關稅、升值議題,不過本土法人更喊上第三季目標提前轉盈,上調今年營運估值,本土法人維持買進,將目標上調至58.6元。
南亞科(2408)周二公布2025年5月份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3.33億元,月增6.87%(匯率負面影響6.43%)、年減0.54%,仍創下11個月新高;累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36.40億元,年減15.07%。
消息傳出以色列正準備襲擊伊朗核設施,外界擔憂中東衝突升溫可能打亂主要產油區的原油供應,國際油價在21日亞洲盤聞訊勁揚近2%,金價也上漲近1%。分析師表示,從中長期來看,金價仍有上漲空間。
記憶體模組廠威剛(3260)今年3月營收躍增至37.43億元,站上近11個月以來高點,年減5.84%、月增11.98%,主要受惠記憶體現貨價走揚與客戶新訂單雙重力道推升;累計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為99億元,年減9.01%、季增1.11%。威剛董事長陳立白表示,因應DRAM及NAND Flash現貨價格同步快速走高市況,公司採購已在供應商全面支持下完成布局,低價庫存自4月開始陸續到位,可望同步滿足持續擴大的客戶需求及業績成長動能。
川普政策2.0攪亂市場一池春水,就職以來接連宣布各式各樣的關稅手段,從國家別到產業別均在射程範圍內,對於擁有對美鉅額順差的台灣而言,挑戰相當大,加上全球物價升溫風險,雙率政策如何拿捏已取代了房市管制,成為今年央行首次理監事會的最大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