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85歲以上的搜尋結果,共57筆
2025年「自殺防治優質媒體報導獎」得獎名單29日揭曉,《中國時報》以「10大死因-自殺隔14年再上榜」、「擺脫憂鬱症-李正達強調及早治療」、「社交需求未被滿足-國衛院研究:孤獨老人大腦訊號類似失智者」等作品,榮獲1項優勝、2項佳作肯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將在9月14日舉行頒獎典禮。
2025年「自殺防治優質媒體報導獎」得獎名單今揭曉,《中國時報》以「10大死因 自殺隔14年再上榜」、「擺脫憂鬱症 李正達強調及早治療」、「社交需求未被滿足 國衛院研究:孤獨老人大腦訊號類似失智者」等作品,榮獲1項優勝、2項佳作肯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預計將在9月14日舉行頒獎典禮。
台北市今年度調升重陽禮金發放標準,85至98歲長者從1500元提高至3000元,預計有超過6萬名以上長者受惠,此外自9月1日起更提供設籍北市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長者,可享2劑帶狀疱疹疫苗全額補助的福利。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這不單只是社會福利,更重要是對北市所有長輩的尊重與關懷。
關於失智症的預防與因應,2007年就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有許多值得借鏡之處。除了從注意飲食、運動、擴展社交等方面著手外,針對不同年齡層,日本專家有不同的失智症預防重點建議。
台灣有35萬名失智症患者,其中超過7成為阿茲海默症。超高齡社會來襲,預計失智人口將在2041年逼近68萬人。目前衛福部已核准2款單株抗體新藥,首批預計下周抵台,但僅適用於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且持續使用1年以上才有成效,一年需自費超過百萬。
曾擔任三家醫學中心院長的心臟外科權威醫師林芳郁,傳出罹患失智症,已抗病5年。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有研究發現,失智症患者在確診10年前,就可能出現明顯走路步態改變,包括一直拖著走、晃著走、跛腳走或碎步走,提醒若有上述情形,恐是大腦退化、失智疾病前兆,務必及早就醫。
衛福部今天(16)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3年位居死因之首,占總死亡人數4分之1。去年全國死亡人數較前年減少,新冠肺炎掉出十大死因榜外,糖尿病死亡人數下降近千人,輕生則重回死因第十位。
「身在人群,卻沒有人可以理解你」,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孤獨感」經歷?專家指出,孤獨感在一生都可能發生,不只是情緒,還會影響心理和大腦。國衛院研究發現,高孤獨感的老人,雖然外觀、日常行為正常,但大腦訊號表現卻與失智者相似,低孤獨感者在接受訊息後的400毫秒就能區分出典型、非典型、錯誤詞,高孤獨者則要等到400至600毫秒才能做出判斷。
老年人是自殺率最高的族群,此現象與孤獨感的盛行息息相關。根據國衛院2022年高齡健康與長照服務年報,我國85歲以上者,有64.3%喪偶,其中高齡女性喪偶率高達81.9%,男性則為37.7%。專家提醒,子女、親友稍微互動、關心,就能打破「語言理解困難→減少社交互動→愈加孤獨」的惡性循環。
急重症醫師人力不足,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祭出「下下之策」,晚間10時至晨間7時不再收治無明顯效應的轉診,包括85歲以上、中風前無法自理等個案。健保署表示,健保前年底放寬取栓術給付條件後,導致適用病患增多、醫師壓力提高。為獎勵醫療人員辛勞,今年7月起,3000元的取栓評估費,須有8成進入醫師口袋。
撐不住血汗工時,年輕醫師不斷逃離急重症現場!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公告,因重症醫療崩盤,晚間10時至晨間7時不再收治無明顯效應的轉診,包括85歲以上、中風前無法自理等個案不要送往該院。引起醫界震撼。台灣神經學學會以及腦中風學會共同發表聲明,呼籲衛福部全面檢討給付制度,並要求比照兒科醫師,每月增加1萬元加給,「至少先把人留下來」。
撐不住血汗工時,年輕醫師不斷逃離急重症現場!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公告,因重症醫療崩盤,晚間10時至晨間7時不再收治無明顯效應的轉診,包括85歲以上、中風前無法自理等個案不要送往該院。引起醫界震撼。今天台灣神經學學會以及腦中風學會共同發表聲明,呼籲衛福部全面檢討給付制度,並要求比照兒科醫師,每月增加1萬元加給,「至少先把人留下來」。
急重症醫師人力不足,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近日發出內部訊息,因重症醫療崩盤,必須祭出「下下之策」,晚間10時至晨間7時不再收治無明顯效應的轉診,包括85歲以上、中風前無法自理等個案不要送往該院。健保署表示,前年底健保放寬取栓術的給付條件,從中風後8小時拉長至24小時,導致適用病患增多、醫師壓力提高。為獎勵醫療人員辛勞,今年7月起,3000元的取栓評估費,必須有8成進入醫師口袋。
我國醫療環境惡化,急重症醫師都面臨斷崖式流失人才!急診醫學會統計,今年將有逾100名急診醫師離職,但通過急診專科考試人數不及百人;全國神經內科今年預計招收51名住院醫師,卻只招到38位。專家指出,急重科別正面臨「年輕醫師逃離潮」,第一線甚至出現無人值班狀況。
急診醫師人力荒,急重症醫師也發出警訊。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近日發出內部訊息,因重症醫療崩盤,必須祭出「下下之策」,晚間10時至晨間7時不再收治無明顯效應的轉診,包括85歲以上、中風前無法自理等個案不要送往該院。此則訊息投下台灣醫療崩壞的震撼彈,有醫師認為,嘉長神內科醫師的精力大概已經被燃燒殆盡。
田徑場上91歲蒙古爺爺澤倫22日參加800公尺項目,雖是「一個人的武林」,依舊以3分43秒30輕鬆完成本屆世壯運「五金店」壯舉。
三峽北大國小旁19日下午發生重大車禍,78歲的余姓駕駛高速衝撞過斑馬線的行人,造成3死12傷,高齡駕駛問題引發外界關注,但余男今年2月才通過高齡駕駛換照,因此也掀起是否該降低目前滿75歲強制換照的門檻,甚至有人主張年滿65歲應註銷汽、機車駕照;醫師也認為,應鼓勵長者繳回駕照,而非繼續推動換照制度。
2025雙北世壯運於17日晚間盛大開幕,世界各地的選手齊聚台灣。近日台北信義區一間燒臘店貼出店休公告,理由是老闆去參加世壯運丟飛盤比賽,該公告被人轉發到當地臉書社團後,讓許多在地人驚呆,笑說「老闆平常應該是用餐盤練習」。
2025雙北世壯運18日台北田徑場上演「爺爺奶奶們的熱血」,105歲泰國人瑞薩旺在田徑男子100歲以上標槍、100公尺獨攬兩金,天王歌手周杰倫岳祖父、藝人昆凌的90歲爺爺勞倫斯則進帳1金1銀;88歲「噴射機阿嬤」林潘秀雲拿下85歲以上組女子100公尺金牌。
學生時期是短跑校隊,63歲為了找回健康重拾跑鞋,如今88歲依然在跑道上邁開腳步,「噴射機阿嬤」林潘秀雲坦言,目標是「跑到10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