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921的搜尋結果,共1,013

  • 颱風豪雨頻釀災…立院法制局:可發巨災債券

    颱風豪雨頻釀災…立院法制局:可發巨災債券

     台灣近年來受颱風豪雨影響,人民生命財產、國家經濟建設蒙受重大損失。立法院法制局最新報告建議發行巨災債券,將巨災風險轉由投資人共同分攤,為政府、保險或再保險公司等提供巨災損失財務保障,並替投資人提供與傳統市場風險脫鉤的投資選項。

  • 影》燕子口堰塞湖壩頂降4公尺 大型機具明進場加速引流

    影》燕子口堰塞湖壩頂降4公尺 大型機具明進場加速引流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昨日成功引流後,今(27)日持續進行壩體降挖作業,壩頂高度由原本270公尺降至266公尺,引流水量持續增加,水位比昨日再下降19公分,明日將有大型機具進場,加速湖水排放。

  • 浮門橋的華麗轉身

    浮門橋的華麗轉身

     今年漢光演習,陸軍6軍團53工兵群的浮橋連,使用M3浮門橋車完成河道阻絕;此外,浮橋連基地期末鑑測也做過「河道阻絕設置」演練。浮門橋是向德國買的,國軍是世界第2個有浮門橋的國家,本來是搭橋過路的戰具,現在多個河道阻絕任務,反差實在太大了。

  • 呂昭隆專欄》浮門橋的華麗轉身

    呂昭隆專欄》浮門橋的華麗轉身

    今年漢光演習,陸軍6軍團53工兵群的浮橋連,使用M3浮門橋車完成河道阻絕;此外,浮橋連基地期末鑑測也做過「河道阻絕設置」演練。浮門橋是向德國買的,國軍是世界第2個有浮門橋的國家,本來是搭橋過路的戰具,現在多個河道阻絕任務,反差實在太大了。

  • 影》燕子口堰塞湖3天成功引流!水位緩降中 林保署曝關鍵人物

    影》燕子口堰塞湖3天成功引流!水位緩降中 林保署曝關鍵人物

    花蓮縣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經過專業人員努力,三天開挖深槽線引流湖水,今(26)日成功降壩引流,水位以每小時約3公分的速率下降中,魯丹橋溢流水痕也已退縮。林業保育署提醒,引流後立霧溪燕子口以下至出海口沿線溪床水位可能上升,民眾切勿進入立霧溪下游河道,以免發生危險。

  • 台中 傳承織布工藝 藍惠珍守護泰雅文化

    台中 傳承織布工藝 藍惠珍守護泰雅文化

     在台中市和平區雙崎部落的一間小工坊「慕伊阿道」,傳來織布機規律聲音,工坊主人藍惠珍深耕泰雅織布文化26年。儘管手工織布費時、收入不穩,她仍靠著熱情與先生支持,讓部落逐漸失傳的織布工藝重新被看見,也讓泰雅文化不斷延續。

  • 震央倖存戶蛻變美魔女 放話當台語界的「台積電」

    震央倖存戶蛻變美魔女 放話當台語界的「台積電」

    陳秀美出身南投,曾是921大地震受災戶,走過傷痛,她勇闖歌壇,獲得從事砂石業的老公全力支持,二女兒也現身站台力挺。她笑稱:「RV就是阿美(台語)啦!」一語逗得全場哈哈大笑。

  • 南投縣長許淑華出席開幕 2025華嚴萬神嘉年華登場

    南投縣長許淑華出席開幕 2025華嚴萬神嘉年華登場

    一年一度的「華嚴萬神嘉年華」今(18)日在鹿谷鄉雲鶴山大華嚴寺熱鬧揭幕!活動融合宗教、文化、藝術與教育等多重元素,展現地方人文底蘊與社會共融精神,吸引全台信眾與民眾共襄盛舉。

  • 老屋補強只能延壽 不如重建安全

    老屋補強只能延壽 不如重建安全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近年來地震頻傳,政府與全民對「老屋安全」的警覺度明顯提升,如今市場對於耐震宅的需求大幅增加,中央也加速推動危老重建與增加老舊建物耐震補強補助,近期內政部更端出3年50億「老宅延壽」的計畫,希望能解決人屋雙老困境,確保民眾的居住安全。不過,以補強來說,這樣的做法,真的能讓舊屋在強震中安然無恙嗎?老屋是否只剩重建一條路可走?

  • 臺灣美式護理教育發源地  北護大文教大樓古蹟修復風華再現

    臺灣美式護理教育發源地 北護大文教大樓古蹟修復風華再現

    您曾聽過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巨擘高而潘先生為護理教育,設計1960年代初現代運動思潮下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作品嗎?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城區部文教大樓」,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同為潘的作品,在108年獲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保護的不只是建築本體,還有臺灣悠久的照護歷史。

  • 水墨大師蔡友回望60載 葫蘆墩藝術盛宴開展

    水墨大師蔡友回望60載 葫蘆墩藝術盛宴開展

    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ART.豐原藝術家邀請展」今年首展隆重登場,以「水墨六十年-蔡友水墨創作的成長與蛻變」為題,呈現水墨大師蔡友一甲子心血與藝術歷程。展覽即日起至11月9日止,在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帶領觀眾走入水墨流轉的世界,感受自然、歲月與心靈的交織與共鳴。

  • 北市 40件黃單建物 補助申請至年底

    北市 40件黃單建物 補助申請至年底

     0403花蓮大地震造成台北市部分建物受損,台北市建管處去年5月啟動「震災列管紅黃單建物修繕補強補助計畫」,籌措超過1億1000萬元經費,對象包括0403、921、331地震的紅、黃單建物。北市建管處8日表示,雖然已將補助申請期限延長至12月31日,距離期限剩3個月,但仍有共計40件列管黃單尚未解除,提醒住戶務必及早提出申請。

  • 賑災無能 中央坐擁資源卻卸責

    賑災無能 中央坐擁資源卻卸責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造成光復鄉慘重災害,迄今仍未恢復,有待中央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就在此時,前外交部長程建人離世,不禁令人回想921大地震政府各部門是如何全力以赴投入救災的畫面。

  • 時論廣場》賑災無能 中央坐擁資源卻卸責 (官瀚雲)

    時論廣場》賑災無能 中央坐擁資源卻卸責 (官瀚雲)

    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造成光復鄉慘重災害,迄今半個月仍未恢復,有待中央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

  • 挖土機老闆感染逝世...一周前逆風喊鏟子超人別去災區 李鴻源說話了

    挖土機老闆感染逝世...一周前逆風喊鏟子超人別去災區 李鴻源說話了

    花蓮光復鄉洪災至今,市區仍無法恢復機能。其中挖土機老闆林鴻森在事發第二天就自發性前往災區救援,未料左腳遭刺傷,苦撐8天後引發敗血症不幸過世,各界紛紛到靈堂致哀。對此曾在一周前逆風喊話「鏟子超人」別進災區的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也再度強調,若自己是指揮官,絕不會讓鏟子超人進入災區。

  • 梨山觀光躍國際 參山處奪「全球百大目的地故事獎」

    梨山觀光躍國際 參山處奪「全球百大目的地故事獎」

    台中市梨山地區在921震災重創觀光,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多年來在梨山投入觀光建設及舉辦大型觀光活動、並啟動產業輔導計畫,獲得國際性的肯定。近日在法國奧克西塔尼舉行的2025全球綠色目的地年會,參山處以「梨山海拔兩千的永續力」在38國、180多個目的地參賽中,獲選「目的地管理」類的「2025全球百大目的地故事獎。」肯定參山處偕同在地居民推動觀光振興及永續觀光的努力,讓世界看見台灣梨山這片土地。

  • 向花蓮送暖!茨城縣致贈義援金 李逸洋:台日是患難與共的朋友

    向花蓮送暖!茨城縣致贈義援金 李逸洋:台日是患難與共的朋友

    高市早苗當選之際,台日交流將有望持續深化!我國駐日代表處近日發布消息表示,茨城縣聽聞花蓮洪水災情後,由知事大井川和彥代表向我國致贈義援金,協助花蓮賑災並表達關懷之意。而新當選的民黨總裁(相當於黨主席)高市早苗也超挺台,未來無論在經貿、文化甚至國防安全上,都將使台日關係更加緊密。

  • 雲林堰塞湖威脅 草嶺潭強化防災

    雲林堰塞湖威脅 草嶺潭強化防災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潭至今已有5次形成堰塞湖紀錄,為防範溢流災害,雲林縣政府災害防救辦公室3日邀集水利署、農發水保署等單位,在縣消防局舉辦跨單位會議,內容包括專案報告、防災疏散規畫、跨單位分工、軍方支援等,共同強化草嶺潭堰塞湖防災應變。

  • 埔里新地標 多功能社福館動土

    埔里新地標 多功能社福館動土

     埔里鎮仁愛公園老人會館屋齡逾30年,加上921地震時受損,埔里鎮公所決定拆除,斥資近1億元於原址新建「多功能社會福利館」,2日舉行動土典禮,工期420個日曆天,預計明年底完工,3層樓建築採南、北館設計,場館外建造大型遮陽棚架,將成為埔里新地標。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