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ACI的搜尋結果,共45筆
歐洲聯盟(EU)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25日宣布,歐盟正制定「RESourceEU」計畫,尋求與區域友邦合作,拓展歐洲產業關鍵礦物替代來源;進而反制中共管制稀土出口的脅迫行徑,維繫相關領域供應鏈安全。
中國依法升級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後,歐盟方面近期反應強烈。當地時間25日,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德國柏林全球對話會議上明確表態,「正致力與中方共同尋求解決方案」,但同時強硬威脅,布魯塞爾正考慮採取一切措施應對中方管制,「必要時將動用工具箱中所有工具」,並計畫聯合七國集團夥伴(G7)夥伴協調行動。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國依法全面升級稀土出口措施後,被精準卡住脖子的美國和歐盟頻頻跳腳。據路透、彭博社等25日報導,當地時間25日,在德國柏林全球對話會議上,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在談及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時表示,歐方「正致力於與中方共同尋求解決方案」。但緊接著,她強硬威脅稱,布魯塞爾正在考慮採取一切措施以應對中方措施。
路透消息,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將於10月26日出訪中國大陸。當地時間23日,瓦德福爾接受採訪時稱,他此行目標,在於說服中方放鬆關鍵礦產稀土出口限制,並指出通過台灣海峽這一重要貿易走廊自由流動貨物的重要性。強調台海要是打起來了,將嚴重影響世界經濟貿易 。
國際機場特色揭曉
歐盟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係再度升級。港媒報導,前歐盟貿易執行委員馬姆斯壯(Cecilia Malmstrom)日前在一場活動中透露,為保護歐盟本土產業免受中國產品低價競爭與產業外溢效應的衝擊,歐盟正準備在未來幾周內,對中國發動約20項針對不同領域的反傾銷調查。此舉反映出雙方貿易對抗態勢加劇。
達運光電(8045)今日就外界報導公司涉及「鵬園院區智慧型監控指管系統網電基礎工程」標案資料洩漏案,為避免大眾誤解,特此嚴正聲明如下:
寬頻放大器大廠達運光電近日因捲入中科院標案弊案,風暴持續延燒,董事長陳碧霜遭檢調聲押禁見,引發市場高度關注。達運光電受到利空消息衝擊,股價在昨日重挫跌停後,今(12)日再度鎖死跌停價94.5元,連續兩日跌停板,創下7月底以來新低。
應外交部邀請,多國政經記者團8日拜會民航局。民航局重申,為共同守護全球飛航安全,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確有其必要性。
「在下行的手扶梯上拚命往上跑」,這是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前亞洲主任克萊布崔對當前台灣處境的形容,形象鮮明卻也殘酷真實。台灣一方面承受中國不間斷的軍事威脅與認知作戰,另一方面則夾在美中兩大強權的經濟與科技競逐中間,成為地緣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
桃園國際機場持續提升旅客服務品質,全新升級的航班資訊顯示系統(FIDS)設計,日前同時勇奪「倫敦設計獎」與「紐約產品設計獎」兩項金獎肯定,展現台灣機場在國際舞台上的創新與競爭力。
韓國政府談判代表呂翰九22日啟程訪美,與美方高層舉行「2+2」經貿磋商,爭取在最後10天內避免韓國產品遭到額外關稅。同時,歐盟23日宣布,若歐美出現無協議狀況,擬對總值100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徵收相同比例的報復性關稅。
受到好壞參半的企業財報影響,歐洲股市周二早盤走弱。此外有新聞報導指稱,歐盟正在準備反制措施,讓市場對美歐是否能達成貿易協定感到不安。
據歐盟外交官透露,隨著美歐達成可接受的貿易協定的前景逐漸黯淡,歐盟正在研究針對美國採取一系列廣泛的反制措施的可能。
越來越多歐盟成員國,包括德國,正在考慮若無法與美國總統川普達成貿易協議,將動用範圍廣泛的「反脅迫工具」,鎖定美國兩大產業,而該機制也因其程序複雜、耗時且政治敏感,被視為歐盟的「核選項」。
為提升桃園國際機場整體貨運作業效率,機場公司舉辦首場「新貨運園區共同作業規範交流座談會」,邀集交通部、民航局、財政部關務署、航警局及多家航空公司、地勤業者、國際貨運代理與學界專家共32個單位代表出席,攜手針對新貨運園區的未來發展方向與實務規範進行深入交流。
桃園國際機場與美國底特律大都會韋恩郡機場(DTW)於美東時間9日上午11時宣布締結為姊妹機場,並簽署合作備忘錄,將交換機場經營及客貨運等各方面議題,DTW也成為桃園機場第16個、北美第4個友好機場,彼此分享未來成長目標、掌握雙方合作機會,也期待促成兩個機場間直飛。
國際機場協會(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 ACI)8日公布2024年全球最繁忙機場排行榜,美國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ATL)榮登全球最忙碌機場,不過單就國際旅客數來看,全球最忙機場是杜拜國際機場,台灣桃園國際機場也在這個項目中排名第13,國際旅客人次超過4000萬人。
桃園國際機場繼2016年取得國際機場協會(ACI)所頒發的機場碳認證(ACA)等級二、2019年取得等級三,今年再獲國際機場協會肯定,比肩香港國際機場、仁川國際機場及關西國際機場等亞太標竿機場,取得ACA等級四認證肯定。桃機指出,近5年於航廈內累計8,877公噸CO2e的減碳成果,相當於減少362萬3,265名旅客在機場的碳排量,或23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可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桃園機場客貨運量持續成長,2024年客運量4492萬人次,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的9成2,在ACI國際機場協會全球統計,排名國際旅客運量第13名,另貨運量227.1萬噸也超越疫前,讓桃機蟬聯全球機場貨運量第10名。桃機預估,今年客運量將重返疫前高峰4869萬人次,國際趨勢上也預估今年全球客運量將達99億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