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AI醫療的搜尋結果,共247

  • 諾貝爾獎得主輔大開講 暢談AI關鍵因素

    諾貝爾獎得主輔大開講 暢談AI關鍵因素

    輔仁大學今(6)日舉辦「從諾貝爾獎到AI-人工智慧如何影響科學與醫學領域」國際論壇,邀請2013年諾貝爾生醫學獎得主耶魯大學教授James E. Rothman演講,以時下最受關注的「AI對生物醫學研究、臨床診療與人文倫理的影響」,包括梵蒂岡樞機主教涂克森、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等人,對於AI運用進行多方討論與未來可能,現場精彩對話也獲得滿座觀眾掌聲。

  • 會晤高市早苗引大陸抗議  林信義:平等交流很正常

    會晤高市早苗引大陸抗議 林信義:平等交流很正常

    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1日在韓國落幕,我國APEC領袖代表林信義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會晤,高市還在社群平台上曬出兩人見面合影,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外交部更是跳腳提出抗議。對此,林信義今(3)天在記者會表示,大家都是以平等地位來參加,領袖及代表之間的交流互動沒有什麼奇怪的,是很正常的事情。

  • 綠營高雄市長內戰開打! 4立委「端牛肉」搶出線

    綠營高雄市長內戰開打! 4立委「端牛肉」搶出線

    2026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明年1月正式開打,4位綠委出招拚出線。邱議瑩今(21)日舉辦政見會,端出新生兒3萬元「希望帳戶」政策牛肉;賴瑞隆則穿青蛙裝下魚塭體驗養殖,主打漁業經濟;許智傑瞄準東高雄山城觀光,承諾納入國家風景區;林岱樺深耕育兒、長照領域,強調已有具體規畫藍圖。

  • 中醫大附醫AI暨機器人創新中心主任張詩聖:AI落地臨床 讓醫師更快救人

    中醫大附醫AI暨機器人創新中心主任張詩聖:AI落地臨床 讓醫師更快救人

     AI正在改變醫療現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AI暨機器人創新中心主任張詩聖指出,AI不僅能協助急診縮短黃金救治時間,更已廣泛應用於心導管分析、腦出血判讀、睡眠監測與護理紀錄等臨床場域,實現「智慧醫院」的願景。

  • MCU全面進化 盛群三箭齊發

    MCU全面進化 盛群三箭齊發

     盛群(6202)16日舉辦年度新品發表會,以「智慧賦能、引領永續」為主軸,推出多項聚焦健康照護、安全防護與綠能應用的新產品,並將邊緣AI(Edge AI)技術導入MCU平台,展現公司AI化與永續轉型的成果。

  • 2025數位賦能論壇》宏碁智醫連加恩:躋身AI醫療前段班 台灣有機會

    2025數位賦能論壇》宏碁智醫連加恩:躋身AI醫療前段班 台灣有機會

     宏碁智醫董事長連加恩15日以《AI醫療的實現與挑戰》為題、探討當前台灣智慧醫療產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他指出,在面對人口老化、全球慢性病支出劇增及全球性的醫護人力短缺下,導入AI智慧醫療已是必然趨勢,而台灣在醫療及AI領域皆具相當科研能量、並具有產業資源整合和異業合作之環境優勢,有機會躋身全球AI智慧醫療的前段班。

  • 防洗腎患者髖骨骨折死亡 全台首創「AI透析」及早預測風險

    防洗腎患者髖骨骨折死亡 全台首創「AI透析」及早預測風險

    全台透析患者近9萬人,其中半數有骨質疏鬆,一旦發生髖骨骨折,10年死亡率幾乎高達100%,及時找出風險,提早預防將是關鍵。三總今(15日)正式發表全台首創「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可即時預測血鉀異常、貧血或骨質疏鬆等,還能設置開藥提醒,即時查詢其他科別的醫療處置。

  • 雄聯智能 用AI實現腎結石快篩

    雄聯智能 用AI實現腎結石快篩

     雄聯智能生醫是一家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醫療科技新創,由高雄醫學大學與中山大學技術團隊共同創立,專注於AI醫療軟體(SaMD)開發與臨床應用。公司以「資料驅動預防醫學」為願景,致力透過AI技術提升臨床診斷效率、減輕醫療人力負擔,讓疾病能更早被發現、及早被預防。

  • 美台合作進一步 台灣醫療科技走進鳳凰城

    美台合作進一步 台灣醫療科技走進鳳凰城

    美台合作更進一步!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亞利桑那州商務局(ACA)、鳳凰城市政府(Phoenix, Arizona)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於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執行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支持的「亞利桑那州智慧醫療訪問團」,10月9日訪美期間,四方簽署合作宣言,建立跨國創新交流平台,象徵美台攜手在研究開發、臨床試驗、法規協作、投資推動與人才培育五大面向展開合作,建立長期且可延伸的醫療創新夥伴關係。

  • 高醫大加速AI醫療發展 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

    高醫大加速AI醫療發展 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

    高雄醫學大學於今(10)日起,一連3日舉辦「特色跨領域國際研討會」,並舉行「人工智慧生醫研究院」揭牌典禮,要加速AI醫療科技發展,董事長陳建志盼,在智慧科技輔助下,提升醫療精準性,提升臨床照護品質,成為邁向未來醫學的契機。

  • 深化醫療外交 北榮智慧醫療實力獲巴拉圭議長讚譽

    深化醫療外交 北榮智慧醫療實力獲巴拉圭議長讚譽

    巴拉圭共和國眾議院議長拉托雷(Raúl Luis Latorre Martínez)9日上午率領包括外交委員會主席阿納斯克、台巴友好委員會主席噶瑪拉在內的18人國會代表團,應邀來台參加雙十國慶,並專程參訪臺北榮民總醫院。此次訪團為巴國歷來規模最大的國會出訪,充分展現巴拉圭對臺灣醫療實力與雙邊合作的高度重視。

  • 退輔會強化榮院醫療量能 中榮質子治療中心今年12月啟用

    退輔會強化榮院醫療量能 中榮質子治療中心今年12月啟用

    退輔會在今日送達立法院的業務報告指出,為落實賴總統「健康台灣」政策所提「癌症治療三箭」,各級榮院已積極推動癌症早期篩檢與優化治療,建置尖端醫療設施,臺北榮總設置全球唯一同時提供重粒子與硼中子治療之設施,硼中子治療中心預計118年啟用,規劃心血管中心大樓及信義院區,引進AI醫療與強化國際合作。

  • 鴻海集團B事業群暨數位健康總經理姜志雄:鴻海衝智慧醫療 多路並進

    鴻海集團B事業群暨數位健康總經理姜志雄:鴻海衝智慧醫療 多路並進

     鴻海擴大智慧醫療版圖,今年已有多項成果,像是在2025 GTC Taipei大會發表AI護理協作機器人、智慧醫院數位孿生及醫學影像AI模型等;另與諾貝爾視光科技合作,打造智慧視覺照護體系,展現從臨床場域到醫療生態系的全方位布局。

  • 高雄 市長初選 綠委提亞灣3.0、AI醫療

    高雄 市長初選 綠委提亞灣3.0、AI醫療

     民進黨2026高雄市長初選進入白熱化階段,有意爭取提名的4綠委紛紛出招,賴瑞隆2日舉辦首場政策發表會,提出打造「亞灣3.0計畫」;林岱樺宣布啟動廟口開講;邱議瑩近日則找來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助陣拉票;許智傑昨與高雄秀傳紀念醫院院長傅尹志預錄節目,暢談「AI醫療」議題。

  • 活到90歲病30年?子女陪父母早健檢成最新趨勢

    活到90歲病30年?子女陪父母早健檢成最新趨勢

    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雖壽命延長,但「帶病延年」現象日益普遍。美聯健康聯合診所院長李相台表示,不少長輩60歲後罹患慢性病,形同「活到90歲卻病30年」,呼籲子女主動陪伴父母健檢早篩,從家族遺傳弱點找出隱疾,「3代同堂」掌握治療黃金期。

  • 青年局攜手敏盛 體驗AI健康管理

    青年局攜手敏盛 體驗AI健康管理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於長庚轉運站內設立「A8桃園智慧產業加速器」,12日攜手敏盛醫療體系與新創團隊,在敏盛智醫城舉辦智慧健康新創體驗日。青年局局長侯佳齡表示,這次活動協助新創與在地醫療體系鏈結,成功整合AI、醫療數據與健康管理,提升市民健康意識與醫療量能。

  • 桃青年局攜手敏盛醫療體系 展AI醫療與智慧健康服務新創成果

    桃青年局攜手敏盛醫療體系 展AI醫療與智慧健康服務新創成果

    桃園市青年局於桃園長庚轉運站的A8桃園智慧產業加速器,12日攜手敏盛醫療體系與新創團隊在「敏盛智醫城」舉辦智慧健康新創體驗日,活動特別針對銀髮族群設計AI醫療與智慧健康服務體驗,讓市民能即時獲取健康檢測數據與疾病預防知識,進一步認識早期篩檢與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 財報現驚喜、評價面吸引力足 生技ETF、基金 投資人搶卡位

    財報現驚喜、評價面吸引力足 生技ETF、基金 投資人搶卡位

     近期生技醫療類股再企業財報表現不俗,獲利展望趨於正向,以及評價面具備吸引力下,表現不俗,近一個月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上漲4.65%、NBI生技指數上漲4.33%,連帶生技醫療基金表現也同步走高,近一個月前十強表現普遍都再5%以上,當中又以富蘭克林華美生技基金、安聯全球升技趨勢基金、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累積表現超過8%最為亮眼。

  • 推動生醫產業  吳明賢:打造第二座護國神山

    推動生醫產業 吳明賢:打造第二座護國神山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4日)晚轉述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討論的情形。她說,台大醫學院院長顧問吳明賢表示,推動台灣智慧醫療、生醫產業,打造第二座護國神山。他說,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希望台灣發展出來的技術,到國際上也可以使用。台灣有這樣的實力,只是沒有像半導體一樣有自己的品牌。但希望現在技術,可推展到所有的醫學中心,建議衛福部要提出誘因,同時加速投資與推動。

  • 《生醫股》安克三箭齊發 布局AI醫療新藍海

    安克(4188)今(2)日下午舉行法說會,營運三大亮點策略包括,「安克甲狀偵」推進健保沙盒計、擴大「安克呼止偵」在台的醫院滲透率,下半年持續推動國際市場落地、掌握One-Device AI超音波診斷趨勢,積極推動結合AI的掌上型超音波(POCUS)市場新藍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