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A股的搜尋結果,共1,403筆
國際指數編製公司明晟(MSCI)6日公布11月份的指數審議結果,在本次調整中,MSCI中國指數新增26檔股票,調整方向明顯偏好科技創新與高階製造領域。所有變動將於24日收盤後生效。
亞洲消費行為轉變與大陸經濟結構重塑,法人指出,區域成長正從傳統製造與出口驅動,轉向以內需、創新與服務導向為主的長期格局。消費者價值觀從奢華轉向真實體驗,企業則以創新與文化連結擴大市場,而資本市場亦隨低利環境與政策推動,迎來結構性投資新機會。
據澎湃新聞報導,26支大陸股票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北京時間11月6日,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正式公佈11月指數審核變更結果。根據公告,MSCI中國A股指數在本次調整中將新納入17支標的,同時剔除16支標的。本次調整結果將於2025年11月24日收盤後正式生效。
MSCI指數例行調整,陸股方面,本次成分股新增紫金礦業(601899 CH)等17檔股票,刪除光大銀行(601818 CH)等16檔。調整後MSCI中國A股指數成分股增加1檔至385檔,檔數週轉率約4.4%。相關調整預計11月24日收盤後生效。
全球股市陸續在4月底收復「川普加徵關稅缺口」後,近半年展開多頭驚奇之旅,在貿易戰利空淡化、美中關係和緩及AI需求火熱帶動下,帶動相關主題基金漲勢,其中大中華股票基金漲勢最為突出。
在全球避險情緒之下,香港股市周三全日走低;但在A股上漲的帶動下,午後縮小跌勢。
受惠於人工智慧(AI)等科技發展帶動,今年來陸港股市表現強勁。高盛董事長兼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4日出席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時表示,過去一年,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情緒有很大變化,資產撤離後回歸,中資股票吸引力漸強,預期未來一年將有更穩定的投資表現。
趁著GTC大會首度移師華盛頓特區舉辦時,輝達市值突破5兆美元,再度改寫人類資本主義歷史!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前腳剛宣布新產品線,破除AI泡沫化疑慮,後腳立刻緊跟美國總統川普參加APEC,飛到韓國跟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吃炸雞配啤酒,加上台北市長蔣萬安正式宣布輝達海外企業總部落腳北士科T17、T18用地,黃仁勳在10月確實又創下人生高峰。
最新的國際資金流向統計出爐,美股持續創高下,外資上週對亞股並非全數買單,而是買賣互見。上週外資回補印度股市7.62億美元位居第一,其次為今年來最受外資青睞的南韓股市,獲得4.23億美元回補。印尼股市則獲3.34億美元買盤,但台灣、泰國、越南則遭外資減碼逾1億美元。
大陸最新黃金稅收政策上路,從11月1日起,零售商從上海黃金交易所購入黃金時,其享有的增值稅抵扣額從13%降至6%,等於零售商購金成本將大幅增加至少7%,金飾價格料將顯著上揚。
編按:美國白宮11月1日公布中美元首會晤達成的協議細節,包括中方將暫停稀土等出口管制,並會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的廠房,重新對外供應晶片。
新聞提要■今年以來,受到多重利多刺激,大陸資產吸引力持續增強,全球資本對大陸市場的配置熱情全面升溫,北向資金持倉市值連續三季呈增長趨勢。高盛中國散戶情緒指標顯示,若經濟和基本面持續改善,市場情緒仍有回升空間。
MSCI半年度權重調整將於台北時間6日登場,考量加權指數與MSCI台灣指數表現居前,統一投顧、兆豐國際投顧等大型研究機構均預料台股權重有望獲調升,個股則以市值排名竄升的南亞科、致茂、貿聯-KY、東元納入機率高,隨台股暫時進入高檔震盪,權重調整若捎來暖意,多頭衝鋒29,000點想像空間大增。
深陷財務危機的大陸地產商萬科集團2日晚間在深交所公告,第一大股東深鐵集團將向萬科提供最多人民幣(下同)220億元的借款額度。此舉等於為岌岌可危的萬科注入一支強心針。
全球股市10月繳出亮眼成績單,新興亞股牛氣沖天,進一步帶動亞股基金放閃,其中又以聚焦科技主題標的最為突出。統計至10月28日,MSCI新興亞洲指數10月以來漲幅近5%,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近3%,也優於整體新興市場4.2%。
近期,國際貿易環境持續緊張。繼中國政府宣布對稀土、鋰電池及反無人機技術等一系列產品和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後,美國政府表明將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可能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使得中美貿易摩擦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然而,這些外部政策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雜音下,諸多深入數據與結構性指標顯示,中國經濟正加速轉向「高品質成長」模式,其展現的出口韌性與內在穩定性,遠超出市場預期,進一步提振了全球投資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股神巴菲特退休倒數計時之際,他執掌的波克夏海瑟威投資公司(Berkshire Hathaway)1日公布第三季業績,一掃前一季獲利大幅衰退的陰霾,營業利益年增34%,現金水位達3,810億美元再創新高。
全球資金正出現回流中國大陸趨勢。公股銀行財管部門指出,在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循環下,將吸引資金持續流向新興市場與亞洲,近期陸港股市上漲集中在AI相關板塊,反映出市場對晶片自主和大陸科技前景的樂觀預期;另在官方政策刺激下,內需消費族群亦可關注。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調整之際,大陸類比晶片廠商正掀起一波「A+H」股上市潮。2025年以來,包括納芯微、傑華特、聖邦股份等指標性A股企業,相繼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