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A股基金的搜尋結果,共89筆
全球股市陸續在4月底收復「川普加徵關稅缺口」後,近半年展開多頭驚奇之旅,在貿易戰利空淡化、美中關係和緩及AI需求火熱帶動下,帶動相關主題基金漲勢,其中大中華股票基金漲勢最為突出。
大中華股市近期氣勢如虹,上海綜合、深圳綜合、香港恒生近一周平均都有3%漲幅,觀察投信發行的大中華基金、A股基金近一周績效表現,整體平均達2.49%,以群益中國新機會4.2%漲幅居冠,其次包括群益華夏盛世、PGIM保德信中國中小、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等前十名基金,近一周也都有3%以上的好表現。
檢視今年以來投信發行的各類海外股票基金表現,其中受惠兩岸三地股市持續創高,大中華股票區域型基金今年來平均報酬近24%居冠,另亞股區域型、日股、A股基金表現也都名列前矛,遠勝過全球一般股票型12%的表現。
中美貿易戰火再度升溫,導致亞股震盪。投信法人認為,儘管短線震盪難免,但大陸科技自主化與內需驅動兩大趨勢明確,第15個五年規劃即將公布的政策紅利,仍將為A股後市提供長線支撐,中美關稅與科技戰升溫引發短期避險潮,但從資金流觀察,北向資金並未大幅撤出,市場仍維持結構性偏多格局。
晨星發布第三季基金市場季報指出,全球金融市場第三季延續上半年漲勢,在美國聯準會重啟降息與AI題材雙利多帶動下,股票與債券基金全面上揚,第三季基金黑馬出線,貴金屬基金與大中華領漲全球股票基金,值得留意的是,亞洲基金強勢崛起,中、港、台等地股票基金平均報酬全面勝歐美。
陸股在經濟數據分化與政策改革並行下,逐步邁入評價修復階段。投信法人認為,儘管內需復甦仍顯緩慢,但在貨幣與財政政策可望加力、新經濟產業動能強勁的支撐下,A股中長期投資吸引力持續升溫。
上半年中國大陸市場結構性復甦,尤其AI、半導體及新型科技供應鏈等,科技趨勢成為市場熱點;從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到AI 應用、CPO(共同封裝光學)、IDC液冷散熱等趨勢持續成為話題,投信法人持續看好未來大陸股市。
受惠今年以來全球股市表現出色,國內投信發行的各類股票型基金中除了單一國家型,其他各類型全數收紅,其中中概股、大中華區域型與台股科技、台股中小四類投信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報酬率超過2成,表現最佳;另外,一般型台股基金、亞洲股票型、A股基金、日本基金也都有1成以上的報酬率,表現也相對穩健。
科技股引領陸港股估值提升、主要指數創波段新高,並帶動大中華基金今年來平均報酬逾2成,成為表現最亮眼的海外基金市場,大陸A股基金以17%緊追在後。投信法人表示,AI引領美、台股多頭,DeepSeek崛起亦帶動陸港股翻多,並催化相關軟硬體產業鏈股票估值提升,預期隨AI蓬勃發展、國產自主化利多帶動下,仍看好相關題材後市表現機會,成為布局大中華股市題材亮點。
2025年上半年中國市場結構性復甦階段,尤其AI、半導體及新型科技供應鏈等,科技趨勢成為市場熱點,從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到AI應用、CPO(共同封裝光學)以及IDC液冷散熱等趨勢持續成為話題。
大陸資產熱度升溫,價值重估利多吸引資金流入,使陸港股近一季表現為最強勢的亞股市場之一,並帶動大中華及大陸A股基金績效牛氣沖天,近一年累積報酬甚至逾5成。理柏資訊統計,大中華及大陸A股基金共有45檔,今年來績效位居類型前四分之一基金多有逾2成,近一年更拉升至逾4成。
陸港股市牛氣沖天,近一季已是亞股中最強市之一,價值重估利多吸引資金流入。統計顯示,大中華及中國A股基金績效翻揚,近一年累積報酬甚至逾5成。
今年以來陸港股市後來居上,深圳綜合上漲23.35%、上海綜合上漲15.11%、香港恆生指數也上漲27.1%,連帶大中華基金績效也水漲船高,平均績效近一月、近三月、今年以來分別上漲15.01%、24.62%、15.4%,成為近一季表現最佳的股票基金,投信法人建議,第三季下旬大中華迎接大陸傳統消費旺季,每年9月、10月大陸「金九銀十」消費旺季,掌握大中華基金投資契機。
大中華股市近期大展「紅」圖,也讓投信發行的大中華基金績效一掃頹勢展現驚艷。觀察信發行的超過千檔的新台幣計價海外基金近一周績效,前20名清一色都是陸股相關基金,前五名來看,包括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PGIM保德信中國中小、台中銀中國精選成長、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柏瑞中國A股量化精選近一周、近一月分別都有5%、10%以上的好表現。
陸港股放量飆漲再創波段新高,大中華、A股基金同步揚眉吐氣,成為近一季表現最突出的海外基金類型。投信法人表示,隨流動性改善、內外資看多,加以AI等新興趨勢產業崛起,使陸港股後市仍可期,建議可聚焦成長題材布局。
近期中國股市持續走高,上証指數突破十年高點,市場資金回流與估值吸引力帶動行情回暖。外資機構亦紛紛上調對中國股市的預期,顯示政策支持與企業獲利改善正逐步發酵。
陸港股在AI崛起及新技術商業機會湧現帶動下,上演「轉型牛」行情,帶動大中華基金及ETF繳出亮眼成績單,投信法人表示,陸港兩市主要指數近期持續震盪走高甚至屢創今年來新高,聚焦資訊科技類股標的表現最為突出,統計大中華基金及ETF近三個月平均報酬均逾5%。
A股近期在經歷一波漲勢後,市場波動明顯加劇。法人指出,陸股漲勢主要由多個主題行情接力推升,包括海外算力、反內捲政策與創新藥品等,但各產業板塊的行情持續性不明顯,類股主題輪動速度加快,使得大盤短線上缺乏明顯催化劑,整體估值仍處於中低水準,若出現拉回可視為布局良機。
陸港股近期績效亮眼,帶動大中華基金近月漲勢居各主要類型之冠。投信法人表示,隨南下資金流入,持續挹注港股流動性,加上美元走弱促使外資流向新興市場,陸港兩市將同步受益,看好下半年有表現機會。
大陸第二季GDP年增率達5.1%,高於市場預期,顯示經濟復甦動能延續。投信法人認為,政策面同步釋出支持訊號,推動新能源與數位經濟等產業投資,帶動市場情緒回暖,近期A股主要指數反彈,基金績效明顯改善,資金流向也呈現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