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B-1B的搜尋結果,共56筆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4日報導,美國空軍近日提出最新構想,研擬將B-21「突襲者」轟炸機機組改為單一飛行員配置,副駕駛則改為武器系統官(WSO),未來可望善用人工智慧(AI)輔助執勤,同時拓展該機多元作戰任務用途。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日前報導,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FGSC)提交的B-21「突襲者」轟炸機機組編制指出,建議將編制改為單一飛行員配置,副駕駛位置則由武器系統官(WSO)取代,暗示B-21可能在人工智慧(AI)輔助下高度自動化,未來可能成為前線無人系統的管制中樞。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奉國防部指示,以基於特殊安全為由,發布了一項新「飛航公告」(NOTAM),在波多黎各塞瓦(Ceiba)東南海岸外海劃設臨時禁航區。而編號為FDC 5/9106的命令將從11月1日起生效,一直持續到2026年3月31日為止。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多架美國空軍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當地時間27日在委內瑞拉附近飛行,這是美國針對委內瑞拉展開的所謂「禁毒行動」中最新一次武力展示,也是美軍戰機近幾周來第3度在此空域展示武力。另外,委內瑞拉政府26日宣稱,破獲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資助的犯罪集團,企圖以「假旗行動」攻擊美軍艦艇,嫁禍委國來引發戰爭。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證實,美國空軍3架B-1B戰略轟炸機,9日飛抵挪威中部歐蘭空軍基地,執行「轟炸機特遣隊25-4B」(BTF 25-4B)任務,並將與北約盟邦舉行空中聯合演訓,攜手加強嚇阻能量。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25日報導,為應對日益加劇的全球戰略競爭態勢,美國國防部近日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約新臺幣297億元),增購AGM-158B「聯合空對地遠距攻擊飛彈」(JASSM),和AGM-158C「長程反艦飛彈」(LRASM)2款新一代空射遠距打擊武器,以持續強化美軍打擊與嚇阻能量。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9日報導,美國空軍已在2026財政年度預算提案中編列逾5千萬美元(約新臺幣14.75億元)經費,為B-1B轟炸機加裝「彈性模組化裝載」掛架(Load Adaptable Modular Pylon,LAM),透過提升攜掛彈藥數量、拓展長程打擊彈性。
摧毀伊朗地下核設施而聲名大噪的美國B-2匿蹤轟炸機1997年正式服役,迄今僅27年,卻傳聞將提前除役,令人感到驚訝,但是仔細分析之後,就知道這是合理的決定。
當前全球軍事局勢變動劇烈,美國空軍也正加速進行機隊汰舊換新。根據2026財政年度預算草案,美軍將大規模除役包括A-10「疣豬」攻擊機(Warthog)與多型戰機、運輸機,規模為近年來最大。五角大廈同時宣布,將取消原訂E-7「楔尾」空中預警機(AEWC)計畫,理由是延遲嚴重與成本飆升。
在美國總統川普命令下,B-2隱形轟炸機上周六空襲了伊朗3處核設施,投下GBU-57「碉堡剋星」(Bunker buster)轟炸目標後安全返回。在這次任務中,7架B-2轟炸機飛行了近27,000公里,歷經37小時,並獲得戰機、偵察機及加油機等超過100架軍機的支援。
美國空軍B-2「幽靈式」匿蹤轟炸機為伊朗核設施的空襲中的關鍵,在執行長達40小時以上的任務前,飛行員不只要準備飛行計畫,連吃什麼也得經過詳細規劃,由兩人駕駛的B-2要求極高的體力與精神耐力,其中「一項關鍵」就是該怎麼吃,不吃清淡一點就會影響任務執行。
烏克蘭發動木馬屠城式的無人機襲擊之後,俄羅斯無法確定國內還有多少無人機卡車潛伏著,只能在路口一個一個盤查。同時,為避免昂貴又精密的Tu-160轟炸機遇襲,趕緊撤往極東的阿納德爾空軍基地(Anadyr airbase),距離美國阿拉斯加僅500公里,也就是對俄羅斯來說,現在將戰略轟炸機置於美國目光之下,反而比較安全。
就在烏克蘭以FPV無人機對俄羅斯戰略機發動打擊之後,人們驚訝的發現,俄羅斯空軍基地竟是如此不堪一擊,所有的轟炸機、預警機都是露天擺放,使得無人機是一炸一個準。這不免讓人疑惑:為何俄羅斯不加蓋機堡呢?但凡有個屋舍遮蔽,也不至於讓無人機如此輕易得手。
美國總統川普提前離開加拿大返美後,17日在白宮戰情室召開國安會議,隨後於「真實社群」平臺發文,呼籲伊朗「無條件投降」,擴大對德黑蘭當局施壓;然而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18日強調不會投降,並威脅美國若軍事介入,將招致難以挽回的傷害,引發外界對區域衝突擴大的憂心。
軍聞網站「The Aviationist」5日報導,美空軍B-1B轟炸機隊本月迎來服役40週年里程碑,其自1985年服役迄今,長期擔負空中轟炸與密接空中支援(CAS)任務,對確保美國安全居功厥偉,未來仍將繼續擔負長程投射平臺,直到新一代B-21轟炸機服役接替任務。
烏克蘭6月1日發動敵後作戰「蜘蛛網行動」(Operation Spider's Web),以117架無人機攻擊俄羅斯多個空軍基地,聲稱摧毀逾40架轟炸機。俄羅斯官方雖未證實,但綜合美國官方及親烏、親俄獨立分析,實際損失大約為10架左右,即便如此仍為空前成就,必將載入史冊。烏克蘭本次敵後行動攻擊的目標有四:伊凡諾沃(Ivanovo)、佳吉列沃(Dyagilevo)、貝拉亞(Belaya)以及奧列尼亞(Olenya),其中奧列尼亞位於北極圈,而貝拉亞更是坐落於遠東,相當靠近日本,諸多外媒以木馬屠城形容本次行動,但是對於烏克蘭戰局的影響可能不太大,主要有以下幾個面向:
24日在佛州登場的航空展上,美國空軍首度對外展示,7架不同的轟炸機、戰鬥機以編隊形式進行飛行表演的壯觀場面,讓現場數千民眾報以熱烈掌聲。
美國印太司令部(INDOPACOM)17日證實,美國空軍至少4架F-15戰機,近期已進駐印度洋迪亞哥加西亞島,加強美軍空中嚇阻與快速反應能力;在伊朗與其代理人對中東威脅持續的情況下,確保中東局勢穩定。
據菲律賓媒體報導,近日美菲空軍在「肩並肩」演習時,聯合出動包括B-1B戰略轟炸機在內的7架多型軍機,接近中國大陸黃岩島空域。當美菲機群距離黃岩島仍有數十海里時,至少兩架從中國西沙永興島起飛的殲-16戰機迅速升空應對,攔截行動迅速展開。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4日就表示,「殲-16的作戰半徑是1800公里左右,所以從永興島起飛,到黃岩島那邊去驅離美軍的軍機,在距離上是可行的」,引發討論。
美國太平洋空軍(PACAF)4月29日出動B-1B轟炸機與多架戰機,與菲律賓空軍與皇家澳洲海軍機艦,在菲國專屬經濟區(EEZ)海空域,舉行「海上合作行動」(MCA)聯合演習,強化聯防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