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B5G的搜尋結果,共131筆
全球行動通訊邁入AI大航海時代,NVIDIA宣布以10億美元投資電信設備商諾基亞(Nokia),攜手發展AI-RAN(Radio Access Network)及6G市場。市場人士分析,台廠在政策做多加持下、早已在開放式無線接入網路(Open RAN)成為全球產業供應鏈重鎮,未來在AI-RAN市場將率先取得優勢,晶片商、網通廠、甚至雲端商都有機會雨露均霑。
福爾摩沙衛星八號(福衛八號)預計第四季發射,起運典禮上,賴清德總統親臨並命名為「齊柏林衛星」,象徵台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里程碑,總統這番期許,宣示未來要逐步打造Made in Taiwan的衛星產業鏈,而觀察台灣在半導體、資通訊產業的深厚基礎下,尚難在太空產業大展身手,除資金與人才,更重要的是國際現實與產業結構斷層。
AI、B5G、6G與物聯網(IoT)應用加速普及,驅使石英元件掀起小型化潮流,台系業者晶技(3042)、泰藝(8289)、加高(8182)和台嘉碩(3221)等,皆積極投入高頻、微型、低功耗產品,搶攻AIoT、行動通訊與消費性電子等龐大商機。
國家太空中心(TASA)上月展開「通訊衛星製造產業化平台」廠商徵求,9月中標案決標,近日公布結果,決標金額23.57餘億元,由仁寶、緯創拿下,兩家大廠將進入第一階段進行低軌衛星通訊設計。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周四假台北南港展覽1館登場,匯聚來自15國490家廠商,使用1500個攤位,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在開幕致詞中指出,台灣以創新、韌性與信任,已在國際舞台展現關鍵角色,從低溫測試、無人機應用到太空通訊合作,成果斐然;並強調現代防衛正由AI、低軌衛星與無人載具驅動,台灣具備智慧化作戰與太空系統整合實力,打造韌性供應鏈,與全球夥伴共同構築可信賴的合作網絡,讓台北航太展成為創新與合作的起飛跑道。
中華電信放眼全球市場,超前部署6G商機,除已與諾基亞簽署5G Advanced/6G暨AI新技術應用合作備忘錄,與愛立信在5G獨立組網(SA)、5G-Advanced網路演進及網路應用程式介面(API)等領域攜手為邁向6G預作準備,也與工研院在NTN衛星連網領域合作,近日更加入Bridge Alliance API Exchange(BAEx)平台,投入跨國Open API(開放式應用程式介面)發展,提前布局6G全球商機。
深諳不能將所有資源押注在單一事業的簡民智,在跟上AI驅動的光通訊產業翻轉期之際,也持續檢視集團內具利基的核心技術量能,並尋找能從既有優勢延伸的業務,以提前部署具前瞻性的下一波機會。其中,衛星通訊應用領域,以及無人載具控制系統延伸的GCS(地面控制站),都是大眾控已跨入並發掘亮點的新機會。
中華電(2412)積極拓展國際布局,今(29)日宣布正式加入Bridge Alliance API Exchange(BAEx)平台,投入跨國Open API(開放式應用程式介面)生態系發展。中華電信已在台灣完成金融防詐API的研發與導入,未來將攜手BAEx平台成員,探索更多潛在商機,打造跨國合作新模式,強化在全球市場的技術影響力,並加速B5G與6G創新應用的推展。
為促進AIoT相關之科學與工程領域學術交流,龍華科技大學日前舉辦人工智慧暨智慧技術應用國際研討會(AISTA 2025)。邀請國內外逾百位相關領域學者和專家共聚一堂,分享並探討相關前瞻技術與應用,以促進國際交流,期能共同推動AI科技發展與創新,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
在科技發展下太空產業成各國重點建設之一,而我國已具備完整的衛星任務操作與整測能力,惟欠缺相關研製經驗與驗測能量,對此國科會提出3項階段性目標包含,建立完整遙測衛星星系、推動本土衛星產業發展、強化自主發射技術能量,並透過立方衛星計畫協助具發展潛力之國內業者成長,預期可培育3家系統商,進而開拓太空市場新藍海、競逐太空。
晶心科(6533)近期傳來連串好消息,首先宣布在德國慕尼黑設立分公司,將積極進軍歐洲車用市場,並預計今年在AI領域的營收貢獻將持續成長。此外,義隆電(2458)旗下義傳在最新的無線電(SDR)解決方案中,採用了晶心科的AndesCore AX45MP。受這些利多消息推動,晶心科股價開高走高,盤中上揚近2.5%,一度重新站回5日線大關。
毫米波廠商稜研科技(7812)主要產品是相控陣列天線模組與系統解決方案,應用範疇涵蓋5G/B5G通訊、衛星通訊、車用雷達及國防等領域,該公司透過一項結合產學界的跨國研發合作,聯合開發出嶄新5G非地面網路(NTN)衛星技術,旨在推動偏遠區域的行動連接普及,市場法人看好,2025年預期毫米波技術於行動通訊、衛星通訊、車用與國防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放量,帶動該公司營收穩步增長。
COMPUTEX經濟部科技研發主題館開幕,匯聚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設研院等4大法人及網通廠商,展示30項創新技術與產業成果。例如在B5G/6G領域,經濟部攜手聯發科技、中華電信等指標企業,推動全球領先的非地面網路(NTN)技術實證與落地,成功完成多軌道衛星端到端驗證,更在今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展會驚艷全球。這項創新技術協助網通廠商產品直接「升級」,不用更新既有硬體設備,經由軟體更新即可讓手機直接連上衛星通訊,讓使用者即使身處偏遠山區或遠洋海域,也能透過手機等終端裝置直連衛星通訊,大幅拓展應用場域與服務覆蓋。
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20日透露,有可能上修台灣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到3%以上,因為今年前4月台灣對美國貿易算暴增94%,主要是AI、伺服器搶拉貨、也有加了10 %關稅的價格變高,第一季GDP概估值高達5.37%,「目前看起來,台灣經濟上半年都還不錯」,但由於下半年確實有很多不確定,如美國將公布232調查結果,美國政府的新措施會對台灣ICT、半導體特別有影響,屆時台經院會再重新評估。
「是後盾、承擔、也是舵手」,國家太空中心(TASA)承載台灣太空夢,但從零到一、粗製到精心雕琢,零部件、系統整合等等每一步都需要學習曲線,失敗當然是日常,對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來說,每每遇到「卡關」,可能導致計畫延誤,擁有學術及整測等實務經驗的他,扛下責任,扮演橄欖球比賽中穿針引線的傳鋒「9號」角色。
總統賴清德15日視察國家太空中心表示,「福衛八號」代表台灣的太空夢,更是競逐太空重要里程碑,6月底前應做好啟運發射的萬全準備。未來政府將部署下個世代多軌道通訊衛星,提升國家數位韌性,並推動「B5G低軌通訊衛星計畫」,期盼利用我國科技優勢,讓屬於全人類的太空夢,在台灣落地生根、成長茁壯。
賴清德總統15日前往新竹視察國家太空中心「福衛八號」進展及產業深耕計畫成果時表示,「福衛八號」是我國競逐太空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的第一個計畫。代表著台灣的太空夢;除了為台灣建構更高解析度、更綿密的國土監測網絡,更是讓台灣競逐太空、邁向國際低軌道衛星市場的基石。
如何加強戰爭時的社會韌性最近引起普遍討論。在各個議題裡,從烏克蘭的經驗來看,通訊韌性或許值得特別關注。
如何加強戰爭時的社會韌性,最近引起普遍討論。在各個議題裡面,從烏克蘭的經驗來看,通訊韌性或許值得特別關注。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3月28日辦理航太與低軌衛星系統製造與應用研討會,邀請到57間廠商與專家學者共213人與會,以專題演講結合座談的形式,針對少子化人力培育與節能減碳趨勢進行交流,圓滿成功。高雄科技大學楊慶煜校長表示,為呼應政府所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且因應國家戰略需求及南部地區扣件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目標,本校興建「台灣先進材料研究廠房」,打造台灣次世代精密機械暨先進材料成形技術聚落及台灣先進材料成形技術中心,展現邁向全球經濟關鍵角色的決心與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