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CRIF中華徵信所的搜尋結果,共15筆
台灣董事學會3日舉行的「2025外資精選台灣100強」頒獎典禮上,僑威科技(3078)榮登百強榜單,成為最受外資青睞的企業之一。
台美對等關稅談判持續進行中,CRIF中華徵信所5日表示,台灣不具備足夠的條件及籌碼,來取得與日、韓和歐盟相同的15%稅率。而受影響大的產業如沒法轉型至高毛利產品,只能考慮外移到其他低關稅的國家生產,但也僅限上市產業;資源受限的中小企業,關閉台灣廠並轉往其他地區設廠,恐是唯一出路。
美國對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為20%,CRIF中華徵信所今日(5日)指出,此稅率與CRIF事前預測的20%至25%相當,約為預測值的低標,未來出口美國100元的產品須支付20元的對等關稅,對台灣出口產業勢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殺傷力。CRIF提醒留意232調查結果,同時要注意相關稅率尚未涵蓋美國汽車、農產品等進口關稅若降低,對台灣本土產業的影響。
CRIF中華徵信所25日公布「2025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結果顯示,總體營運方面,營收總額與稅後純益總額同步恢復成長,一掃2023年的陰霾。2024年5000大企業總體表現出色,營收總額與稅後純益總額分別成長7.79%及44.18%,並各自創下歷史新高及歷史次高。
CRIF中華徵信所發布最新的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 5000,受惠於AI發展,5000大企業2024年營收創下43兆6924億元的歷史新高;稅後純益創下5兆2021億元的歷史次高,成長率達44.18%,直逼2021年所創下的5兆5587億元。平均純益率上升至11.45%、平均淨值報酬率達8.69%,平均資產報酬率提升至5.17%,總體表現亮眼。
標普全球今年永續年鑑在2月揭曉780家入選企業,台灣企業占比約1成,共69家企業入選,顯見台灣產業永續發展推動居世界翹楚地位。為此,22日標普全球首次在台舉辦「標普全球永續年鑑表彰典禮」表揚台灣入選傑出企業。台新金控榮膺全球銀行業Top 1%至高榮譽,標普全球企業永續參與主管Robert Dornau親頒表揚獎盃,由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代表授獎。
CRIF中華徵信所指出,台灣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仍有很大進步空間,「金金併」將是發展重要戰略,可以快速擴大金控規模,但台灣金控業的相互合併目前仍是難以攀越的一座高山,認為台新金與新光金的「新新併」最終結果或有機會促成台灣「金金併」新契機。
台灣百大集團企業資產總額一再破記錄,主因是其中的前十大集團中有七家是金控業,就排名來看,富邦集團,霖園集團,中信金控集團,台灣金控集團穩坐前四大,而新光金控,合庫金控,第一金控則分居第七,第九和第十,相關金融資產年年膨脹已不是新鮮事,因此也推升2023年台灣百大集團企業資產總額雖持續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44兆8,753億元。
新新併有新進展,公平會24日啟動對外意見徵詢,至9月底為止,預期結合案最快將在30天內審理完畢,視情況延長60天,結果最晚在明年1月下旬出爐。
隨著全球電動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各國政府紛紛推出支持政策,以推動電動車市場的成長。CRIF中華徵信所近日首度公布的一項調查揭示,台灣在充電樁市場的發展上正面臨著兩大挑戰:電動車與充電樁的成長比例失衡,以及家用充電樁設置費用高昂且耗時漫長。
根據CRIF中華徵信所首度公布2024年版500大科技業營收排名調查結果,台積電排名第2,和碩聯合科技、廣達電腦、仁寶電腦工業排名第3名至第5名,第6名至第10名依序為緯創資通、英業達、華碩電腦、文曄科技及聯發科技。
台灣服務業長年耕耘、積極轉型,十年終得磨成劍!全年「營收+獲利」雙成長的台灣百強企業,首見服務業入榜家數是製造業的1.85倍,占百強企業家數的75%,也創下十年新高,尤其內需爆發激勵消費性產業大幅增長,以房地產、運輸觀光、汽車、電力等四行業最為風光。
CRIF中華徵信所公布2024「250中型集團企業研究」最新調查結果,指出2022年新進榜創64家新高,使中型集團排名出現大洗牌,且營收及獲利均維持成長,分別連2年、連3年改寫新高,相較於300大集團獲利衰退8.55%,顯示中型集團疫後進入營運活躍期。
CRIF中華徵信所公布2024「250中型集團企業研究」最新調查結果,指出中型集團投資中國大陸及東協狀況出現截然不同狀況,前者出現四率衰退、外移加速狀況,後者則繳出三率三升狀況,認為主要是3大因素使中型集團亦加速轉向東協或其他地區布局。
柏文(8462)9日在台中舉辦今年春酒晚宴,柏文董事長陳尚義,當場許下未來願景發展。陳尚義表示,今年整個健身產業,會回到疫情前的水準,柏文今年營運成長,會遠高於同業。旗下健身工廠目前有72間營運據點,會員數超過26萬人,家數原本目標2025年之前,要達到80間,預計今年底至少到79間營業據點,目前短期目標至2027年之前,要達100間營業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