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Dynamics的搜尋結果,共124筆
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8日正式在阿根廷開始電動車銷售業務,受益於該國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進口關稅減免政策,比亞迪持續在南美洲擴張新市場。
晶片巨頭英特爾(Intel)與輝達(NVIDIA)近期宣布建立策略合作,雙方將在資料中心與個人運算領域深化晶片設計協作。業界認為,這項結盟的最大看點在於人形機器人應用。其中,英特爾Panther Lake之GPU Tile與輝達GPU均交由台積電代工生產,形成「英輝台」三強聯手的嶄新生態鏈。
據觀察者網報導,談到國際貿易這一問題,往往應當從互利共贏的合作角度來看,可在一些西方人士,卻一直用零和博弈的思維思考這一問題。據路透當地時間10月18日報導,德國中央銀行行長、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約阿希姆·納格爾(Joachim Nagel)當天宣稱,在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中,歐洲需要「採取更具攻擊性的方式」,以保護自身及其企業的利益。
心元資本今日於台北舉辦十周年慶祝年會,邀集全球逾百位頂尖機構投資人、家族辦公室及創業團隊來台共襄盛舉。自2015年成立並募集首檔基金以來,心元資本十年間已陸續募集5檔基金,總管理資產(AUM)達4.62億美元,成功完成5件IPO(首次公開發行)與15件MA(併購案),全球投資組合總估值突破520億美元。
從俄烏戰爭到中東衝突升溫,隨著國際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減反增,各國正加速投入國防支出以強化防衛系統,不僅為了守護邊境,也為了抵禦日益頻繁的網路攻擊,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最新報告指出,全球國防支出擴張趨勢有望帶動相關題材表現,並點名2檔國防股,看好其長期潛力。
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見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或是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一類的說法,但事實上,說的都是過多資源集中到了少數受益者身上。這樣的情況近兩年有增無減,首先,股市上漲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幾家科技巨頭身上;其次,最近發生的幾樁人工智慧扎堆交易,進一步讓資源往少數幾家科技巨頭靠攏,這算是抱團取暖,還是互相幫襯?
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的新葛倫火箭(New Glenn rocket)的第二次發射任務終於明朗,該公司的發言人表示表示,該火箭將搭載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2具火星探測器,可望在未來幾週內升空,大約是10月底或11月初。
今年度中國時報文化基金會「青年學者奬」揭曉,共選出12位青年學者,第一名及第二名得中國時報獎學金創辦者 余紀忠先生及 余蔡玉輝女士特別獎,各得獎金金額一萬美元。由於今年申請人數眾多、競爭激烈,基金會決定時報青年學者獎獎項部分人數從8位增至10位,金額亦上調至每位得獎者各七千美元。
新聞提要■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藉由低價策略,在西班牙攻城掠地,銷售據點從去年25家暴增至目前近百家,對歐美汽車大廠形成強大競爭壓力。由於西班牙缺少本土汽車龍頭,但有良好的工業基礎與廉價電力,比亞迪考慮在此投資設廠。
閱兵中還展出三項引人矚目的裝備:LY-1雷射武器、四足機器狼、Type-100新型坦克。
現今人形機器人模型發展重點包含視覺-動作學習模型(VLA)的優化,以及結合多元數據、提升指令解讀與理解人類意圖。在訓練數據方面,主要透過世界模型、人類影片與VR遠端訓練等方式,並更著重「第一人稱視角」,以增強其感知能力。儘管人形機器人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通用性,但模型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導致歐美與中國廠商發展出不同的路徑。
中國電動車強勢出海,業內龍頭比亞迪7月在歐洲市場銷量激增225%至1.35萬輛,首度納入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單月銷售統計;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則在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政治行為和言論發酵下,銷量滑鐵盧大減40%,遭比亞迪一舉超越。
朝鮮27日痛斥,韓國總統李在明在訪美時,對朝鮮半島無核化所發表的看法。同時,李在明也被朝鮮形容成是個無核化偏執狂(denuclearization paranoia)的偽君子。
全球晶片龍頭輝達近日發表Jetson Thor處理器,為人形機器人帶來「物理智慧核心」。研調機構TrendForce指出,這項技術突破關鍵在於,終端機器人本體具備即時處理龐大感測資料與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能力,實現「看見、思考與行動」的智慧化運作模式;同時預估人形機器人晶片市場規模將於2028年突破4,800萬美元大關,展現強勁成長動能。
NVIDIA近日推出如同機器人物理智慧核心的Jetson Thor,所羅門(2359)以Nvidia Jetson Thor等為核心,開發出可由自然語言驅動的人形機器人模擬系統,獲得市場買盤追捧,今天股價再以漲停板作收,創下2024年12月31日以來新高。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26日表示,已決定在未來四年內,把在美國的投資金額增加到260億美元,主要研發的項目包括鋼鐵、汽車以及機器人等。現代指出,藉由這些投資,不僅可呼應美國政府的新政策,拓展多方的商業機會,並可增強在包括移動(mobility) 產業等未來的競爭力。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25日宣布,搭載Blackwell架構的新世代AI機器人電腦Jetson AGX Thor開發者套件與生產模組正式上市,搶攻全球兆元機器人商機。這款被視為「機器人大腦」的超級晶片,AI運算效能較前代產品暴增7.5倍,能源效率提升3.5倍,將加速「通用機器人」時代來臨。
輝達25日宣布,採用最新Blackwell架構的Jetson AGX Thor正式上市,推出開發者套件與生產模組,建議售價自3499美元起,為物理AI與人形機器人加速落地奠定新里程碑。供應鏈分析指出,台積電、所羅門、達明及研華等機器人概念股有望受惠。
輝達(NVIDIA)25日宣布,採用最新Blackwell架構的Jetson AGX Thor正式上市,推出開發者套件與生產模組,建議售價自3,499美元起,為物理AI與人形機器人加速落地奠定新里程碑。供應鏈分析指出,台積電、所羅門、達明及研華等機器人概念股有望受惠。
輝達(NVIDIA)最新一代機器人晶片Jetson AGX Thor正式上市,採用Blackwell架構,由台積電4奈米製程打造。這款定位於「機器人大腦」的AI電腦,效能最高可達2,070 FP4 TFLOPS,成為推動通用機器人與物理AI應用的關鍵平台。業界指出,台灣感測器與AI影像晶片廠正摩拳擦掌,準備為機器人「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