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HMM的搜尋結果,共69筆
受到航商持續減班,加上川習會可望10月底在韓國登場,看好中美貿易談判結果,最新公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連續第二周反彈,反彈幅度進一步擴大,來到1310.32點,上漲149.9點,漲幅12.92%。四大遠洋航線齊漲,美西、美東線漲幅分別達31.88%及16.35%。
貨櫃航商為挽救超跌的歐美線運價,擴大空白航班減少運力供給挺價奏效,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在17日上漲12.91%至1,310.32點、連二漲,美西線、美東線每40呎櫃運價分別周漲31.88%、16.35%,主要受惠空班率拉高到25%,帶動運價回升。反觀歐洲線、地中海線漲幅較小,分別周漲7.21%、3.53%。貨代業者透露,由於海洋網聯船務(ONE)、韓新遠洋(HMM)等船公司相繼新增大型貨櫃輪投入增加運力,有貨量的客戶可談運價,市場信心稍嫌不足。
貨櫃航商為挽救超跌的歐美線運價,擴大空白航班減少運力供給挺價奏效,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今(17)日上漲12.91%至1,310.32點、連二漲,美西線、美東線每40呎櫃運價分別周漲31.88%、16.35%,主要受惠空班率拉高到25%,三大聯盟齊心控艙,帶動運價回升。
中美14日開始互徵港口費全面開戰,從貨櫃、散裝航運到油輪等全在打擊範圍,從造船業一路燒向資本鏈,遠超過航運領域,激起一波波漲價潮,貨櫃航運界也面對共同問題,美國線運價已逼近或跌破成本線,船公司有志一同全力拉漲基本運價,貨櫃一哥MSC、長榮所屬OA聯盟、陽明所屬PA聯盟等船公司,計劃15日喊漲美西線運價600~800美元(每40呎櫃)、美東線約700美元,漲幅逾4成,船公司主要透過加大空白航班減少供給,挽救運價。
中美預計14日起互徵港口費點燃航運戰火,業界分析,短期受影響的航運公司將面臨利潤率被壓縮、競爭力削弱、運價或附加費調整、航線不穩定等四大壓力,市場點名,中方受影響較大的船公司有中遠海運、東方海外等首當其衝,美方受影響較大的有美森,馬士基美國子公司、達飛旗下APL等船公司有部分美國旗船舶。
美國對中國船東與中國船廠建造船舶開徵天價港口費,即將在14日生效,劍指中國造船業,將重擊中國航運巨頭中遠海運(COSCO);中國也已修改《國際海運條例》新增反制措施,未來有權向美國船舶收費或禁止進入中國港口,提供受影響中國船東或航商有效救濟等。
韓股12日持續上漲,指數開高走高向3400點大關邁進,最後收在3,395.54點,漲51.34點或1.54%,收盤價創歷史新高外,且連續9個交易日都是上漲的。同時,韓元小幅走升,外資大買超1.4兆韓元。
韓股12日持續上漲,指數開高走高向3400點大關邁進,目前在3,382.69點,漲38.49點或1.15%。同時,韓元也走升。
中美關稅暫緩期再延90天拉貨效應遞減,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在15日報價續跌1.98%至1,460.19點,連續十周下跌,美西、美東線續跌3.51%、2.61%;歐洲受暑假效應影響,歐洲線、地中海線續跌7.19%、1.68%。
美中關稅暫緩期再延90天拉貨效應遞減,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今(15)日續跌1.98%至1,460.19點,連續十周下跌,美西、美東線續跌3.51%、2.61%;歐洲受暑假效應影響,歐洲線、地中海線續跌7.19%、1.68%。
南韓股市周一收在小漲,此前投資人等待韓美貿易協定,希望在美國總統川普的7月9日最後期限之前能取得進展。
在軍工族群的拉抬下,韓股16日開高走高,雖一度跌到平盤以下,但逢低買盤介入,大盤又重新走揚。最後,韓股收在2,946.66點,漲52.04點或1.8%。另外,韓元走升,外資則是賣超3224億韓元。
印度航空今(12)日下午一班從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大城阿默達巴德飛往英國倫敦的AI171班機,起飛後不久,便墜毀在附近住宅區,機上242名乘客全罹難;然而,在X平台(前稱Twitter)上,一段28秒的自拍影片被大量轉載,聲稱是這架班機墜機前,乘客拍攝的陷入火海的最後畫面,引起網友廣泛關注,並引發恐慌情緒。
台灣高鐵T-Shopping高鐵線上購會員專屬購物平台開站將滿1年,為感謝高鐵TGo會員支持,即起至7月6日推出多重回饋,於平台購買各品牌商品單筆滿625元,享免運優惠,活動期間限量推出2款聯名福袋,精選多款高鐵聯名卡娜赫拉的小動物紀念商品,每袋更加贈高鐵半價乘車票兌換券乙張,各品牌也同步推出優惠活動,歡迎民眾把握機會,輕鬆把人氣在地好物、精緻伴手禮及高鐵紀念商品一站購足,直送到家。
韓股10日一度開高走低,但低接買氣旺盛下,韓股又回到平盤以上,最高來到2,885.67點。目前,大盤在2,876.81點,漲21.04點或0.74%。不過,韓元卻走貶。
陽明海運(2609)董事長蔡豐明透露,集團已擬定中長期造船計畫,將送董事會討論,目標是預計2032年總運力擴充至110萬~130萬TEU(20呎櫃),成長幅度達60%,將首度涵蓋2萬TEU大型貨櫃輪等,預計每年平均運力成長6%~7%,7年後全球市占率從2.2%拉高至2.8%~3%。
美國政府宣布將對中國製及中國企業使用和擁有的船隻收取靠港費,但最終推出的收費版本卻寬鬆許多,受此激勵,周五亞洲航運股齊揚。
台灣高鐵與卡娜赫拉的小動物攜手打造繽紛花卉聯名彩繪列車,今年7月將結束運行,台灣高鐵即日起至4月27日,於「T-Shopping高鐵線上購」推出限時優惠,卡娜赫拉的小動物聯名商品7折起,單筆滿額送限量聯名傘,及「花見版」高鐵彩繪列車模型12輛組,購買即加贈高鐵會員TGo點數20,000點,超人氣聯名四輛組玩具車也推出全新的海芋藍和繽紛橘兩款新色,歡迎粉絲把握機會珍藏美好回憶。
貨櫃海運美國線貨少價跌,本周運價一舉跌破主要船公司最後防線成本價,船公司勢將表態挺價,紛紛喊漲4月運價,馬士基3日線上訂艙美西線每40呎櫃喊漲至2,650美元,陽明、韓新遠洋(HMM)1日分別喊漲GRI(綜合費率附加費)2,000、3,000美元,以目前美西線運價約1,600~1,700美元計,等於逆勢翻倍喊漲,漲幅驚人。
全球貨櫃海運迎10年來最大規模重組,2月起進入新三大聯盟、龍頭航商獨立營運的「新四強」爭霸局面,進一步發展出全新的競合賽局,決戰跨太平洋、亞歐兩大黃金航線,聯盟與巨頭投入大船最多,可以展現超大型貨櫃輪規模優勢,但也易受貿易政策、地緣政治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