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IgM的搜尋結果,共05筆
大陸屈公病疫情延燒,引發關注,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對廣東發布二級旅遊警示。兒科醫師吳昌騰指出,屈公病不只有成人才會得,連新生兒也可能被蚊子叮咬而染病,一名12天大的男嬰因為感染屈公病而臉部變黑,還有重症個案出現嚴重肝衰竭須換肝保命,提醒夏天要注意防蚊。
美國去年12月PPI(生產者物價指數)漲幅低於預期,顯示通膨壓力減輕。川普團隊也傳出考慮緩步提高進口稅,以避免通膨急劇飆升。經濟數據利多激勵周二(14日)美股主要指數開盤走高,道瓊工業指數早盤一度大漲逾200點,台積電ADR一度強彈逾2%。
70多歲的陳女士在 30多年前發生眼睛、牙齦及子宮黏膜全身多處出血的不明症狀,先後求助眼科、牙科、婦產科才輾轉確診是極少見的癌症 -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癌症醫院張正雄院長陪伴陳女士治療10多年,他表示,華氏巨球蛋白血症每年在台灣的新發病例不到 50人,盛行率不到百萬分之 4,比一個人一生中被閃電擊中的機率還要低,因為傳統一線化療的毒性高且療效有限,65歲以上的高風險族群 5年死亡率甚至高達 50%。他曾遇過年長患者因為化療併發肺炎,差點離世的憾事,以自身經驗建議專科醫師特別注意這類高風險患者的用藥安全性。
70多歲的陳女士,約30幾年前出現眼睛、牙齦、子宮黏膜多處出血的症狀,在多個科別求醫後,才輾轉得知自己罹患了極少見的華氏巨球蛋白血症。專家指出,華氏巨球蛋白血症每年新增病例僅不到50人,罹患比率比被閃電擊中的機率要低,因血液高度濃稠,可能導致失明、突發性聽力喪失、中風,甚至昏迷、死亡。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是淋巴瘤中極少見的一種,在台灣每年新發病例不到50人,由於初期症狀捉摸不定,患者在求診過程中有如身陷迷宮。73歲的陳女士發病30多年,經歷多個階段的治療,還一度因為經濟壓力中斷用藥,如今終於等到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讓她相當感恩,直呼「人生更有希望了,要繼續努力工作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