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Net的搜尋結果,共547

  • 勤美術館第三波冬季展 11/22登場

    勤美術館第三波冬季展 11/22登場

     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勤美術館 CMP INSPIRATION」自2024年開幕以來,持續以創意策展探索「靈感能量」。繼nendo《OUTLINES IN BETWEEN》與歐洲藝術團隊Numen/For Use《Net String Taichung》後,2025年冬季第三檔展覽《Input > Unknown》將於11月22日開幕,由榮獲義大利A’Design Award鉑金獎的跨域藝術團隊「何理WHYIXD」接棒策展。

  • 《金融》渣打集團調查:全球超高資產家族逾半考慮搬遷家族辦公室

    渣打集團今(10)日發布最新調查,受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科技與社會變革加速影響,全球超高資產家族(ultra-high-net-worth,UHNW)正加速重塑家族治理與資產布局策略。其中,新世代傳承接班、運用新興科技AI做為輔助投資決策的工具,以及不同世代家族辦公室成員的衝突,成為全球超高資產家庭關注的焦點。

  • 基隆東岸停車場整修 月底完工 不再卡人

    基隆東岸停車場整修 月底完工 不再卡人

     基隆市東岸停車場的停車格因為畫得太小,常讓人「車停得進去、人卻出不來」,再加上動線規畫等問題,民眾詬病許久。微風集團今年7月展開停車場的整修工程,將改善停車問題,工程可望在11月底前完工,讓民眾停車不再「卡卡」。

  • 基隆東岸停車場整修年底完工 停車卡人慘狀可望解除

    基隆東岸停車場整修年底完工 停車卡人慘狀可望解除

    基隆市東岸停車場的停車格畫得太小,常讓人「車停得進去、人卻出不來」;再加上動線規畫等問題,早為民眾詬病許久。微風集團今年7月展開停車場的整修工程,可望於11月底前完工,讓民眾停車不再「卡卡」。

  • 趙麟專欄》川習會是國際版的「Trick or Treat」?

    趙麟專欄》川習會是國際版的「Trick or Treat」?

    眾所矚目的「川習會」於今年萬聖節(Halloween)前夕在韓國釜山落幕。談了100分鐘,沒有發布聯合聲明,也無記者會,但是二人會後神情愉悅,尤其川普。世人緊繃了幾個月,總算鬆了口氣。

  • 立委偕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喊話衛福部 盼新藥納健保

    立委偕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喊話衛福部 盼新藥納健保

    11月10日是「國際神經內分泌腫瘤日」,今(7)日綠委劉建國與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關懷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期盼能提高社會大眾對「神經內分泌腫瘤(NET)」的認識,呼籲衛福部健保署儘速將新型治療藥物納入健保,減輕病友沉重負擔,避免台灣病友仍需跨海求醫的困境。

  • 《產業》商研院提升服務量能 中部辦公室喬遷揭牌

    商研院(CDRI)繼開辦南部院區有成後,再籌設中部辦公室深耕中部地區,歷經多年規模粗具,為擴張業務與增加人員,提升研發服務能量,今(6)日下午舉行中部辦公室喬遷揭牌儀式,廣邀產官學研各界貴賓、地方賢達與合作夥伴,共同見證邁向新里程碑。

  • 氣候行動遲滯 《刺胳針報告》示警:每年奪走數百萬條人命

    氣候行動遲滯 《刺胳針報告》示警:每年奪走數百萬條人命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合作發布最新《2025年健康與氣候變遷倒數報告》( 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發出警告,全球對化石燃料的過度依賴與氣候行動遲滯,已造成嚴重的人類健康危機,甚至每年奪走百萬條人命。

  • 貿協 打造全台最大綠能+淨零盛會

    貿協 打造全台最大綠能+淨零盛會

     由外貿協會(TAITRA)與SEMI旗下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GESA)共同主辦的2025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10月29日至31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展出。共有450家業者使用近1,600攤位,為全台最具規模的再生能源及淨零永續交流平台。

  • 《綠能環》能源週 雲豹能源打造永續共生島

    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登場。雲豹能源(6869)聯合旗下兩大子公司台普威能源及天能綠電(7842),以創新綠能科技串聯產業與地方,凝聚島嶼能量,共同打造永續共生示範島。

  • Energy Taiwan 打造亞洲能源技術交流平台

    Energy Taiwan 打造亞洲能源技術交流平台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29日起聯合開展,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今年「一站式」呈現儲能、氫能、綠能、太陽能等最新科技與金融服務,共有450家國內外企業、使用1,600個展位,其中以歐洲為首的國外參展商占20%,該展已然成為亞洲能源技術交流平台。

  • 《科技》智慧能源週與淨零永續展開鑼 前瞻技術大方展現

    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今(29)日起至31日登場,今年共有450家業者使用近1,600攤位,為全臺最具規模的再生能源及淨零永續交流平台。

  • 智慧能源週與淨零永續展 登場

     由外貿協會(TAITRA)與SEMI旗下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共同主辦的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訂於10月29日至31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1、4樓盛大登場。

  • 聚焦自然與生物多樣性 國泰金TAIWAN COP5 開展

    聚焦自然與生物多樣性 國泰金TAIWAN COP5 開展

     國泰金控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舉辦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24日起連續三日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展出。

  • 《通網股》中華電AI守護生態!7萬棵樹、百種保育計畫展永續行動力

    中華電(2412)昨(24)日參與「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以「永續精采,世代前行」為主題,展示運用資通訊科技推動生態保育的多項成果。中華電不僅於去年發布全台首份電信業者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更率先同業承諾於2030年達成生物多樣性「淨正向影響」(Net Positive Impact, NPI)與「無淨毀林」(No Net Deforestation, NND)目標。截至2025年,已累計植樹超過7萬棵、復育竹林面積逾9公頃,並培訓逾200位企業志工成為「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結合AI與資通訊技術協助動植物復育,展現企業實踐永續的行動力。

  • 《金融股》Taiwan COP5登場 國泰金李長庚盼金融力量扮演重要角色

    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連續3日在高雄舉辦至10月26日截止。國泰金(2882)總經理李長庚親赴高雄參與,適逢《巴黎協定》生效10週年,他觀察到多國政府、企業持續展現積極作為,而金融力量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源頭融資以及商品化進行,有效帶動產業更為投注因應氣候變遷。

  • 國泰金共同主辦Taiwan COP5前進高雄 復育大地山海、倡自然與生物多樣性

    國泰金共同主辦Taiwan COP5前進高雄 復育大地山海、倡自然與生物多樣性

    國泰金控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舉辦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24日起連續3日(至10/26)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展出。

  • Taiwan COP5高雄登場 國泰金復育大地山海、倡自然與生物多樣性

    Taiwan COP5高雄登場 國泰金復育大地山海、倡自然與生物多樣性

    國泰金控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舉辦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24日起連續3日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展出。

  • 中信銀行 共創綠色資本供應鏈

    中信銀行 共創綠色資本供應鏈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以金融影響力積極協助臺灣中小型企業轉型,23日於高雄舉辦「2025淨零永續關鍵行動論壇」,以「創新賦能淨未來」為主題,邀集產官學研重磅代表,聚焦討論「金融X科技」驅動企業轉型、共創綠色資本供應鏈的致勝關鍵,線上線下逾三千人共襄盛舉。

  • 《產業》能源淨零展下周開鑼 創見、聯華林德、沃旭能源秀肌肉

    2025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將於下週10月29日至3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展會集結450家國內外指標企業、近1600個攤位,三天展期預計吸引2.8萬名參觀者,全面聚焦淨零減碳與能源轉型,展示深度節能、循環經濟、智慧電網、低碳能源等先進技術。記憶體模組創見首次亮相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展示高速儲存與智慧儲能解決方案;聯華林德亦首次展示台灣第一輛重型氫能卡車;離岸風電沃旭能源、電動車Tesla也同場現身。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