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VL的搜尋結果,共15筆
軍聞網站「詹氏」報導,新加坡造船廠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為星國海軍建造的「多用途作戰艦」(MRCV)首艦「勝利號」(88),21日完成下水程序,預計2028年服役成軍。
根據「通義千問Qwen」微信公眾號消息,阿里巴巴推出Qwen3-Max,該模型是阿里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能力最強的模型。目前,Qwen3-Max-Instruct的預覽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超越GPT-5-Chat。
丹麥政府13日宣布,將採購法義共同研發的SAMP/T防空系統,作為該國新建整合式地面防空網的長程防禦主力,這是歐盟內首個引進該系統的出口國。此前,僅法國與義大利在使用SAMP/T,相比之下,已有約7個歐盟國家部署美國「愛國者」系統。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12日報導,丹麥國防部宣布最新建軍計畫,研擬分階段租借「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採購IRIS-T SLM與雲母垂直發射型(VL MICA)等3款防空系統,用於打造分層防空體系,加強因應潛在俄羅斯侵略威脅。
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宣布與東豐科技協助台灣知名製造集團完成全新AI超級運算中心建置,該專案自設計到驗收僅歷時四個月,如期交付並成功將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電力使用效率)優化至1.25,優於原訂的1.38目標。
據觀察者網「好評」報導,中國「開源」正在形成「集團化作戰」的優勢。DeepSeek和阿里Qwen等基礎模型撐起了中國開源的上限,而更多的中小企業正在它們的基礎上,不斷推出體量更小卻能力更強的垂直模型,讓今年以來中國AI大模型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不斷帶來新的驚喜。而在美國仍以閉源為主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擁抱開源的做法充分展現了中國的技術自信,也開闢出一條技術普惠與全球共生的新路徑,持續開拓海外市場,代表著全球AI技術從「單極霸權」轉向「多極共生」。
俄羅斯Kontsern Kemz集團近日公開最新開發的「獨奏家」(Solist)多用途戰術飛彈系統,引發外界關注其性能與戰場應用,該系統為便攜式短程飛彈,射程達10公里,具備即時操作與目標變更能力,介於第一人稱無人機(FPV)與傳統反坦克飛彈之間。
受到工具機景氣不佳影響,東台去年前三季出現虧損,東台(4526)指出,今年工具機景氣在第一季末之後才會明朗化,受惠於半導體印刷電路板設備拉貨與中國大陸電動車應用持穩,加上集團旗下亞太的航太業績回溫,榮田(7709)的航太、綠能及軌道交通等事業營運持續看升,今年營運拚轉盈。
工具機大廠-榮田精機(7709)經營成績亮眼,結算2024年營收14.56億元,年增8.11%;前3季每股EPS 3.65元,躍居工具機族群獲利王,全年EPS可望超越去年度3.87元,創歷史新高。逢202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3日登場,榮田精機在K0802攤位展出最新一代立式車床VL-160CM,機台導入AI、智慧製造與節能減碳等多項創新科技,大幅提升加工效率與精度,為精密製造業帶來突破性的應用視野,可望在展期中創下銷售佳績,大單入袋。
榮田(7709)今天以45元上櫃掛牌交易,盤中最高來到57.9元,漲幅28.7%。榮田在風電、氫能源、自動化產線等領域構建全面的競爭優勢,並深耕氫能源自動化產線,與歐洲領導廠商共同布局全球氫電解槽產線,並拓展至軌道交通及半導體產業;2024年12月28日動土增建的新廠預計2026年可完工並投入量產,屆時產能可望增加30%,可望為營運注入新動能。
據美國之音報導,DeepSeek的異軍突起不僅讓中國的AI產業信心大增,也促使美國乃至全球重新審視中國AI產業的競爭力和潛力。中國AI產業的生態系統目前進展如何,到底有哪些大玩家?在與美國的競爭中,中國的AI企業究竟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近期開發出大型語言模型,引發各界關注。號稱以不到560萬美元(約新台幣 1.84億元)的價格成功訓練AI模型,低廉的成本成為話題,也影響美股,造成輝達(NVIDIA)股價下跌,DeepSeek在1月底更一度超越ChatGPT,拿下美區App Store下載排行榜冠軍,引發熱烈討論。
人工智慧(AI)在中國大陸正夯,市場雖看好AI前景,但是行業間的價格戰也「捲」得厲害,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日前宣布將視覺語言模型Qwen-VL的價格調降85%,美媒CNBC指出,阿里這次降價突顯出,大陸科技巨頭之間爭奪AI市場的激烈程度正在加劇。
人工智慧(AI)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陸廠百家爭鳴,綜合陸媒報導,阿里巴巴將其大型語言模型 (LLM) 的價格下調85%,凸顯價格戰的激烈程度。
台灣國際工具機展27日在南港展覽館隆重登場,遠東機械集團旗下發得科技將發表新型臥式搪銑床BMC-135HT,兼具高載重、高扭力、高精度與高剛性等四大特色,展現出台灣臥式搪銑床業界龍頭品牌的氣勢,並同步秀出可運用在自動化鋁輪圈生產線及BMC-135HT機種上的多項嶄新數位科技服務,包括裸視3D展示平台、保養維護與操作AR化等,為台灣工具機業界獨家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