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VivaTech的搜尋結果,共22筆
7月10日,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股價飆上164.1美元,收盤市值正式突破4兆美元大關,成為史上第一,幫輝達造伺服器的好朋友緯創(3231)不遑多讓,6月25日收在125.5元創近期新高,單日成交暴量12萬張,吸金破百億元,至截稿時7月11日收在119.5元。
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日在巴黎舉行的VivaTech科技大會上高調宣示,法國將全力發展尖端半導體技術,並以生產2奈米晶片為目標,力拼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搶下一席之地。他也呼籲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全球晶圓大廠考慮赴法國設廠,助法國成為半導體強權。
總經與盤勢分析:美國5月CPI年增率2.4%,低於市場預期的2.5%,月增率0.1%,扣除食品和能源的5月核心CPI月增0.1%,年增2.8%,也小於市場預期,顯示通膨溫和上漲,市場擔心的關稅對通膨影響暫時未顯現。數據公布後,市場預期聯準會(Fed)最快今年9月降息,年底前降息2碼。
全球晶片戰開打,科技產業供應鏈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華為(HUAWEI)創辦人任正非,本月10日罕見接受大陸官媒《人民日報》專訪,並稱華為的晶片仍落後美國一個世代,「但北京卻具備許多AI優勢」。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也在一場科技展訪談上,解讀任正非的意思,認為他(任)的想法是,就算美國選擇不要參與大陸市場,華為仍有實力可以覆蓋大陸、甚至其他市場的需求。
在美國持續對中國實施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管制下,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正在填補本土市場空缺。近日出訪歐洲的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CEO黃仁勳警告,美國在AI晶片技術上雖仍領先中國一代,但若放棄參與全球約50%AI研究人才所在的中國市場,可能導致中國主導AI技術堆疊,且中國會勝出。
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日表示,法國將致力於生產全球最先進的晶片,力爭成為歐洲科技產業的核心國家。馬克宏同時高度評價,富士康科技集團與法國企業在半導體領域展開的合作項目。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指出,將在歐洲建設更多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進一步推動AI技術在歐洲的發展。
在AI浪潮下,大陸科技巨頭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蔡崇信近日表示,集團正致力於重新確立其在大陸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把AI和雲端基礎設施作為戰略關鍵支柱。蔡崇信指出,在DeepSeek大模型取得突破後,阿里工程師春節無休全力追趕AI浪潮。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1日在巴黎舉行的法國科技創新展覽會(VivaTech)上表示,將在德國建立其首個供工業應用的AI智能雲端平台。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1日,在巴黎舉行的法國科技創新展覽會(VivaTech)上表示,將在德國建立其首個供工業應用的AI智能雲端平台。
國科會今(12)日指出,歐洲最大新創與科技盛會「法國科技創新展覽會」(VivaTech)11日至14日在巴黎登場,國科會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帶領29家臺灣科技新創第7度前往參展,並於法國時間11日舉行TTA 臺灣科技新創館開幕典禮,此次聚焦AI、健康、永續3大亮點,充分展現AI Taiwan實力。
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表示,集團正致力於重新確立其在中國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將人工智能(AI)和雲基礎設施作為其戰略關鍵支柱。他並提到,DeepSeek大模型取得突破後,阿里巴巴工程師春節無休全力追趕AI浪潮。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巴黎VivaTech大會上表示,輝達將在德國打造首個針對工業應用的AI雲端平台。
輝達11日宣布與歐洲國家及企業建立一系列合作夥伴關係,橫跨基礎設施與軟體等領域,顯示該公司試圖開拓新市場,同時維持自身在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龍頭地位。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11日在巴黎VivaTech活動上的輝達GTC大會上表示,量子運算技術正處於關鍵轉捩點,有望解決目前即使是最先進的AI也需要耗費多年才能處理的難題,並且宣布與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推動量子計算與AI結合。
美國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即將展開歐洲行,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導,他可能會與德國新任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及副總理兼財長克林拜爾(Lars Klingbeil)會面,商討有關設立人工智慧超級工廠(AI gigafactory)的計畫。
美國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將於下周前往歐洲,據報將會與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以及財長克林拜爾(Lars Klingbeil)會晤,商討有關於人工智慧超級工廠(AI gigafactory)的建設計畫。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表示,該公司預計2027年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產量將翻倍,且在正面的AI發展環境下,未來將不僅是保障全民基本收入,而是實現全民高收入。
中國科技巨頭百度執行長李彥宏 表示,比人類更聰明的人工智慧(AI)還需要10年以上才會問世,儘管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此前鐵口直斷稱AGI很快就會出現。
據中央銀行統計,台灣智財權使用支出的逆差在2011年達到最高峰為49.5億美元,後來逐年下降到10餘億,不過在2022年又攀升到30億以上。2011年該逆差可能是台灣智慧手機大量出口,台廠必須支付給外商高額的4G專利權利金;而2022年逆差的攀升,「凶手」會是5G嗎?這雖有待驗證,但先看看以下華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