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一號文件的搜尋結果,共12筆
今年台北上海雙城論壇25日至27日將在上海登場,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1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依規定審查中,並向台北市政府提出「4個提醒」,包含交流活動與簽署合作文書應秉持對等尊嚴原則;應聚焦市政交流,避免涉及中央權責事項如兩岸觀光;不得參加中共3個80周年等統戰活動,以及如有變更行程應該事前申報。
近期美國在台協會(AIT)提出台灣主權未定論等說法,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講述時進一步指出「台灣沒有光復節」激起議論。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18日表示,AIT是重申立場,與我國對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立場一樣,只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沒有處理台灣地位,更沒有確認台灣屬於中共管轄,這部分跟我政府立場一致。
小小一粒種子,也是國家機密!大陸國家安全部今天發文,悠悠萬事,吃飯為大。2月23日發佈的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圍繞「米袋子」「菜籃子」「油瓶子」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把「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安全穩定供給」擺在了大陸國家安全的首位。這再次表明,必須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報導,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慧、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當前,智慧農業憑藉科技賦能、創新驅動特質,不斷打破傳統農業發展桎梏,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成為大陸農業變革與鄉村發展的關鍵力量。
新華社26日報導,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慧、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
2月23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佈。這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大陸農業農村部農研中心研究員張照新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中央一號文件,有三個特點。
大陸23日發布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強調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以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為動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和致貧,並提升鄉村產業發展、建設與治理水準,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大陸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說明2024年前三季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指出大陸今年糧食產量預計將首次突破1.4兆斤(7千億公斤,7億噸)。
澎湃新聞8 日報導,「年夜飯,你會選擇預製菜嗎?」春節前這幾天,大陸一些電商平台特別為年夜飯預製菜,打出廣告。年夜飯預製菜化,引發大辯論。有人認為,每年過年一大家子做那麼多菜累人,明碼標價預製菜反而輕鬆很多。但也有人直言,不希望預製菜上自家年夜飯桌,辛苦操辦年夜飯,年味才更濃。預製年菜走俏,是大陸預製菜行業風頭正盛的縮影。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預計,2026年,中國的預製菜市場將達到兆元級(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 4.4兆元)規模。
中共18大以來,第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日前發布,提出所謂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時推動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簡稱「千萬工程」)為樣本,指要學習運用其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
新華社3日報導,中共十八大以來,在每年立春(2月4日)前後發布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儼然已成慣例,由大陸國家通訊社新華社授權發布今年第12個「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
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大陸轉基因大豆和玉米種植預料將在「嚴格監管、嚴控風險前提下,穩慎有序推進相關工作,加強技術儲備,健全制度體系,強化監督管理,按要求規範有序擴大應用範圍。」大陸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鄧小剛指出,種業振興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完成大陸規模最大的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新蒐集種質資源53萬多份,轉基因玉米大豆產業化應用試點任務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