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一黨專政的搜尋結果,共160

  • 民主與獨裁 誰定義

    民主與獨裁 誰定義

     民主被泛綠陣營認為是台灣政治的驕傲,甚而是照亮大陸自由的燈塔。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一句「俄國總統普丁非獨裁者」,瞬間被綠營撿到槍,猛攻她今後與中共政權交往勢必無視人權。

  • 時論廣場》民主與獨裁 誰定義(黃丙喜)

    時論廣場》民主與獨裁 誰定義(黃丙喜)

    民主被泛綠陣營認為是台灣政治的驕傲,甚而是照亮大陸自由的燈塔。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一句「俄國總統普丁非獨裁者」,瞬間被綠營撿到槍,猛攻她今後與中共政權交往勢必無視人權。

  • 統一不是誰統誰 一切為了中國

    統一不是誰統誰 一切為了中國

     自從1992年《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公布施行以來,久來兩岸都維持著友好的關係,只是自從蔡英文、賴清德上台後,兩岸關係遽變,此後「我是中國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竟成為禁忌,許多人不敢說出口,下一代甚至完全不承認,乃至在統一氣候高漲的今天,說句「我是中國人」,都成為一件大膽、值得被誇讚的事。

  • 海納百川》統一不是誰統誰 一切為了中國(張依依)

    海納百川》統一不是誰統誰 一切為了中國(張依依)

    自從1992年《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公布施行以來,久來兩岸都維持著友好的關係,只是自從蔡英文、賴清德上台後,兩岸關係遽變,此後「我是中國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竟成為禁忌,許多人不敢說出口,下一代甚至完全不承認,乃至在統一氣候高漲的今天,說句「我是中國人」,都成為一件大膽、值得被誇讚的事。

  • 接見「傳統基金會」 蕭美琴:與美關係對台民主化至關重要

    接見「傳統基金會」 蕭美琴:與美關係對台民主化至關重要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媒體人賽斯頓(Buck Sexton)乙行,感謝訪賓遠道而來親身體驗台灣社會、人民及台美的堅實友誼。蕭美琴說,台美夥伴關係在台灣民主化發展中至關重要,期盼兩國持續深化合作,並拓展至經貿、安全等領域,攜手守護自由民主的共享價值。

  • 朱駿專欄》章念馳透露的信息值得兩岸反思

    朱駿專欄》章念馳透露的信息值得兩岸反思

    10月2日《中評網》有篇章念馳的口述文章〈章念馳:記黃年先生 思兩岸關係演變〉,其中有兩段話值得兩岸當局與人民深思。

  • 海納百川》二戰後「疑美論」高峰 給兩岸中國人的省思(孫榮富)

    海納百川》二戰後「疑美論」高峰 給兩岸中國人的省思(孫榮富)

    二次世界大戰,不論是住在中國大陸或是設籍在自由地區,對多數年輕人而言,都是一件非常遙遠的歷史。但是,身為當時的戰勝國之一,也就是中華民國的國民,卻是不能忘也不該忘。古今對照,面對二戰該有的省思是:不論民主或是專政,政府體制不是作為正義或是邪惡的標準,而國家只能有一個,美國雖奉行民主體制,在二次大戰時是正義的代表,當前卻是剝削世界的邪惡國家。

  • 吳統雄專欄》敗選談話很萊爾 民進黨自救靠黨內

    吳統雄專欄》敗選談話很萊爾 民進黨自救靠黨內

    民進黨自創黨以來,就建立主席任內如果有選舉,若敗選則下台的責任傳統。計有6位黨主席因敗選而負責,其中當過總統的陳水扁、蔡英文分別辭主席2次和3次。

  • 為一口北京烤鴨?南非前智庫主任批南非政府盲從中國

    為一口北京烤鴨?南非前智庫主任批南非政府盲從中國

    南非智庫「布倫特赫斯特基金會」前主任米爾斯近日發表評論,批評南非政府在迫台代表處遷館一事上「拱手讓出主權」,盲目迎合北京立場,並犧牲與台灣長年穩固的經貿與合作關係。他對南非執政當局的外交決策與國際立場提出強烈質疑,並以捷克為例,呼籲南非應依據自身國家利益與價值觀,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一中政策」。

  • 823後 國民黨須省思兩岸政策

    823後 國民黨須省思兩岸政策

     是歷史的巧合還是輪迴?民主國家罕見的大罷免,在台灣強硬推出的終戰之局,落在823,與坊間資深輩較熟知的823金門砲戰,日期完全相同,只是時隔67年!戰果也勉強可說相似:大罷免從726到823,被鎖定的31位國民黨立委,成功守住地盤,讓攻擊方成果為零。金門砲戰也是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在共軍槍林彈雨的猛轟下,終能守住金馬!戰役的形式與內涵雖不同:前者是民主內戰,後者為敵我攻防;但戰役的後果,卻又似有類比的空間,現先從金門823砲戰說起。

  • 朱暗示 黨對黨協商內閣人事

    朱暗示 黨對黨協商內閣人事

     823公投、罷免戰落幕,行政院繼續啟動內閣改組,繼22日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長黃彥男陸續宣布辭職,是否還有更多閣員跟進?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受訪時表示,「這個不在我的預知中」,並強調823後「應該會讓總統有更大空間,通盤考量整個內閣團隊和人事布局」;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認為,不能由個別的人去入閣,應該尋求政黨之間共識。

  • 時論廣場》823後 國民黨須省思兩岸政策(廖達琪)

    時論廣場》823後 國民黨須省思兩岸政策(廖達琪)

    是歷史的巧合還是輪迴?民主國家罕見的大罷免,在台灣強硬推出的終戰之局,落在823,與坊間資深輩較熟知的八二三金門砲戰,日期完全相同,只是時隔67年!戰果也勉強可說相似:大罷免從726到823,被鎖定的31位國民黨立委,成功守住地盤,讓攻擊方成果為零。金門砲戰也是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在共軍槍林彈雨的猛轟下,終能守住金馬!戰役的形式與內涵雖不同:前者是民主內戰,後者則為敵我攻防;但戰役的後果,卻又似有類比的空間,現先從金門八二三砲戰說起。

  • 評內閣改組  朱立倫:若只想消滅在野黨怎麼改都不會成功

    評內閣改組 朱立倫:若只想消滅在野黨怎麼改都不會成功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早上到桃園八德投下重啟核三公投票,對於內閣改組問題,朱立倫說,過去1年多來,內閣只有搞內鬥,是民眾最大感慨。這次改組只是要解套過去一年多毫無作為、政績的危機,若是只想消滅在野黨,再怎麼改組永遠不會成功。

  • 韓國瑜陪南投立委游顥車掃  痛斥罷免如同政治屠殺

    韓國瑜陪南投立委游顥車掃 痛斥罷免如同政治屠殺

    823罷免投開票倒數,立法院長韓國瑜21日陪南投二選區立委游顥車掃,韓國瑜痛斥,哪有立委當1年半,就要把31席立委全都罷免,這不是民主,而是「屠殺」,全部殺光光、一個不留,讓立法院變成一黨專政,呼籲鄉親給游顥力量,一起在823結束鬧劇。

  • 奔騰思潮》台灣民主終將要接受國際檢驗(衣冠城)

    奔騰思潮》台灣民主終將要接受國際檢驗(衣冠城)

    就在台灣即將進行「大罷免」投票的前兩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簽署一項爭議性的反貪腐法案,將原本獨立的國家肅貪局(NABU)及肅貪專責檢察署(SAPO)置於總統任命的檢察總長直接監督之下,削弱了這些反貪腐機構的獨立性,引發烏克蘭國內大規模抗議,規模之大,被認為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境內最大的群眾集會,有報導甚至認為堪比2014年的「廣場革命」,這自然引起國際輿論以及歐盟的關切。

  • 期待藍白國會新氣象

    期待藍白國會新氣象

     國際史上前所未見的大罷免,24位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投票全數遭到民意否決,這場執政黨的大失敗,不是政治角力的落幕,而是台灣政壇走向新階段的鏡像,揭示出更為複雜與深沉的政治格局。

  • 協尋中華民國總統

    協尋中華民國總統

     大罷免大失敗,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兩度發表談話,都是站在民進黨立場而發,完全沒有展現總統的格局與高度,正如他擔任總統1年多來,所思、所言、所行純然表現執政黨主席的角色行為,鮮少站在國家整體利益立場上發出超黨派話語。

  • 楊艾俐專欄》期待藍白國會新氣象

    楊艾俐專欄》期待藍白國會新氣象

    國際史上前所未見的大罷免,24位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投票全數遭到民意否決,這場執政黨的大失敗,不是政治角力的落幕,而是台灣政壇走向新階段的鏡像,揭示出更為複雜與深沉的政治格局。

  • 陳國祥專欄》協尋中華民國總統

    陳國祥專欄》協尋中華民國總統

    大罷免大失敗,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兩度發表談話,都是站在民進黨立場而發,完全沒有展現總統的格局與高度,正如他擔任總統1年多來,所思、所言、所行純然表現執政黨主席的角色行為,鮮少站在國家整體利益立場上發出超黨派話語。

  • 海納百川》王世堅走主流民意的路(莊淇銘)

    海納百川》王世堅走主流民意的路(莊淇銘)

    我認識王世堅立委多年,第一次跟他碰面是他擔任前民進黨主席江鵬堅參選立委的總幹事。我對他的印象是「敢言直言,勇於任事」。他擔任市議員及立法委員期間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