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七股潟湖的搜尋結果,共20

  • 賴清德赴台南關心重建 受災戶感謝政府協助早日安家

    賴清德赴台南關心重建 受災戶感謝政府協助早日安家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地區,目前大部分災區重建已到收尾階段,賴清德總統5日到七股區西寮里,實地關心災後重建情形,勉勵市府為重建工程收尾,他並際到一戶政府媒合廠商協助修復的受災戶查訪修復情況,受災戶感謝政府協助,賴清德送給受災戶一份中秋禮盒及一床棉被賀節;隨後賴清德也視察他7月來勘災時答應設置的水利設施修建進度。

  • 賴清德中秋前赴嘉義、台南視察丹娜絲災後重建 多數房屋已修繕

    賴清德中秋前赴嘉義、台南視察丹娜絲災後重建 多數房屋已修繕

    賴清德總統今(5)日先後前往嘉義及台南關心丹娜絲風災後房舍修繕狀況及水利設施復建情形,賴清德表示,明天就是中秋節,今天特別來視察丹娜絲風災後,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修復重建的情形,目前多數人的房屋都已完成修繕,少數尚未修復的政府也會持續提供協助。

  • 七股破堤海水倒灌 待搶修復育

    七股破堤海水倒灌 待搶修復育

     丹娜絲颱風帶來狂風巨浪,造成台南七股沿海的青山港、網仔寮、頂頭額等三處潟湖沙洲退縮,失去天然屏障,登陸當天測得浪高達5.7公尺,已逼近海嘯規模,令居民感到不安與恐懼。獲經濟部、內政部支持的台南市政府提報的18億整治計畫,將用於沙洲復育及排水整治。

  • 丹娜絲重創台南七股潟湖 沙洲破口釀海水倒灌

    丹娜絲重創台南七股潟湖 沙洲破口釀海水倒灌

    丹娜絲颱風帶來狂風巨浪,造成台南七股沿海的青山港、網仔寮、頂頭額等三處潟湖沙洲退縮出現破口,失去天然屏障,颱風登陸當天測得浪高達5.7公尺,已逼近海嘯規模,令居民感到不安與恐懼。經民代、中央官員與台南市府會勘後,獲中央同意支持台南市政府提報的18億整治計畫,用於沙洲復育及排水整治。

  • 災區議員轟救災表面功夫做多!心疼鄉親種電「自己卻沒電」

    災區議員轟救災表面功夫做多!心疼鄉親種電「自己卻沒電」

    颱風「丹娜絲」重創嘉南地區,總統賴清德11日再度南下台南視察災情,走訪七股等重災區,對多日未復電的居民表達歉意。根據經濟部統計,嘉義、台南地區仍有逾4萬戶斷電未修復,雖承諾天黑前完成大部分復電,但偏遠地區仍仰賴發電機與移動儲能設備支援。災區居民怒喊「總統來才有電,走了又黑」,民怨升高。

  • 固碳幫手 貝克氏鹽草拚復育 溼地殺手 互花米草澎湖現蹤

    固碳幫手 貝克氏鹽草拚復育 溼地殺手 互花米草澎湖現蹤

     貝克氏鹽草是重要的固碳生物,海草床更是小型無脊椎動物的庇護所,但近年在氣候變遷與海岸開發壓力下,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將其列為「易危」物種,為此,國立中山大學與公私部門近年積極推動復育計畫;而有「溼地殺手」之稱的互花米草則再度現蹤澎湖海岸,民眾憂心影響生態,希望政府盡速處理,以免面積擴大,影響海洋生態且造成航道堵塞。

  • 守護易危貝克氏鹽草 中山大學復育計畫打造海草苗圃

    守護易危貝克氏鹽草 中山大學復育計畫打造海草苗圃

    生長在潮間帶泥灘上的嬌小植物「貝克氏鹽草」,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分類,貝克氏鹽草雖被列為「易危」物種,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教授劉商隱在海保署海洋保育ESG平臺媒合下與南山人壽、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台南社區大學推動貝克氏鹽草復育計畫,將七股遊客中心六號小島打造為海草苗圃,展開從移植、監測到公民科學參與的跨界合作。

  • 到台南七股海鮮節挖文蛤 體驗「摸蛤仔兼洗褲」尋寶樂

    到台南七股海鮮節挖文蛤 體驗「摸蛤仔兼洗褲」尋寶樂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2025台南七股海鮮節」將於7月5日至8月17日熱鬧展開,系列活動內容多元,包括:最受深受民眾及親子喜愛的《觀光赤嘴園挖文蛤體驗》、主題一日遊《揪團遊七GO》、壓軸登場的美食饗宴《七股七寶宴》以及《社區農漁特產展售》等活動,民眾不妨趁暑假,安排一趟台南濱海旅行!

  • 臺南不只古蹟美食!魚頭君帶路 精選水庫、埤塘、濕地消暑一夏

    臺南不只古蹟美食!魚頭君帶路 精選水庫、埤塘、濕地消暑一夏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人類與水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種關係貫穿了生命、社會、文明等各個層面。人們的生命不僅賴「水」為「生」,是生命的基礎,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因此在不同地理環境,先民各自發展出獨特的水文化。其中南台灣大台南地區,就擁有六座水庫、高達八千多口埤塘,其中台灣第一座水庫就在台南虎頭埤水庫。另,還有全國唯二的國際級重要濕地──曾文溪口濕地、四草濕地等,以及全國唯一的濕地型國家公園-台江國家公園、歷史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嘉南大圳)及目前最大潟湖(七股潟湖)等,這些與水相關的建設,除了在地人民賴以為生,也為台南創造相當可觀的觀光遊憩資源。

  • 七股,吹吹風

    七股,吹吹風

     疏淡的青空,雲絲被風吹捲如髮絲,在空中優雅的飛舞著。來到了被黑面琵鷺青睞的曾文溪口,這片水域獨有的水土,加上時間與空間疊架出的立體感,激活出鮮明的鹽分地帶性格,讓貧瘠的土地發光。

  • 台南 劉厝大排飄臭20年 整治動工

    台南 劉厝大排飄臭20年 整治動工

     長期排入民生汙水與畜牧廢水的劉厝大排中下游臭氣熏天20年,地方籌組整治綠化促進會請命整治,台南市2016年先作上游水質改善,27日2度動工整治中下游,要在劉厝大排接管取出民生汙水,送回上游淨水場處理,再放回大排中,工程明年7月底可望完工,地方盼回復河流生態兼支撐近海養殖發展。

  • 台南海岸救援成功!七股潟湖沙洲退縮速度驟降

    台南海岸救援成功!七股潟湖沙洲退縮速度驟降

    台南海岸線嚴重退縮,尤其氣候變遷更加劇沙洲流失,台南市政府水利局針對青山港汕、網仔寮等地沙洲連年流失、潟湖陸化之虞,與成功大學合作找到解方,觀察近4年來,七股潟湖沙洲從平均每年退縮5公尺,已減至2公尺以下,預計2026年將達到穩定趨勢。

  • 帶殼牡蠣因颱減產 中秋價格漲

    帶殼牡蠣因颱減產 中秋價格漲

     中秋節烤肉牡蠣、文蛤等應景海鮮的價格近來蠢蠢欲動,尤其受到7月底凱米颱風影響,彰化、雲林、嘉義外海的牡蠣減產嚴重,台南牡蠣大多養在內海,災損較少,價格仍受市場供需攀升,民眾訂購得排隊,盤商還會特別來台南搶貨源。目前小型帶殼牡蠣產地價每台斤50至60元,預估接近中秋可能會再漲20元。

  • 七股海鮮節摸蛤仔最終梯次登場 4場次吸引萬人體驗

    七股海鮮節摸蛤仔最終梯次登場 4場次吸引萬人體驗

    七股海鮮節於7月6、7、20、21日在六孔碼頭旁的七股潟湖舉辦4場摸蛤仔活動,昨日壓軸共有2000人報名,4場活動共投放4000斤文蛤,總計有1萬人下海體驗「摸蛤仔兼洗褲」。

  •  林士傑遭槍殺  老縣長自爆「曾一直對抗黑道」:故鄉不堪回首

    林士傑遭槍殺 老縣長自爆「曾一直對抗黑道」:故鄉不堪回首

    民進黨台南市議員林依婷的父親、台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林士傑昨(8)日在家門口遭槍殺身亡,消息一出震撼社會。對此,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也感嘆,「故鄉有些不堪回首,真的是荒腔走板、亂了套」。

  • 中山大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揭牌

    中山大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揭牌

     國科會攜手國立中山大學成立「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西南海岸站」,9日正式揭牌,未來將針對七股地區潟湖生態系統與漁村社區發展,展開全面性的現場監測、資料盤點及分析。此外,也評估人類活動及氣候變遷對生態和社會的影響,以供政府制定永續發展的政策方針。

  • 西南海岸智庫成立 中山大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揭牌

    西南海岸智庫成立 中山大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揭牌

    國科會攜手國立中山大學成立全國唯一「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西南海岸站」,未來將針對七股地區潟湖生態系統與漁村社區發展,包括漁業資源、環境變化、土地利用及社會結構等,進行全面性的現場監測、資料盤點及分析。此外,也評估人類活動及氣候變遷對生態和社會的影響,以供政府制定永續發展的政策方針。

  • 羅列眾神之都臺南甲辰香科年不容錯過的祭典 錯過再等三年!

    羅列眾神之都臺南甲辰香科年不容錯過的祭典 錯過再等三年!

    【旅遊經 編輯部報導】臺南今年適逢建城400年,台南不僅是美食之都,臺南廟宇數量為全台之冠,素有「眾神之都.藝陣之鄉」的美名,在台灣西南沿海將神明「遶境」活動稱為「香科」,目的是要祈求地方平安,臺南各大香科更孕育豐富的藝陣文化,多數為三年一科,尤其今年是疫情解封後的第一個香科年,熱鬧非凡,除了剛結束的安定區蘇厝第一代天府真護宮的「王船祭」及鹿耳門聖母廟的「土城香」,接著正在登場的學甲慈濟宮的「學甲香」(4/17-19),以及安定區蘇厝長興宮瘟王祭(4/21送王)以及五月初的「麻豆香」(5/3-5遶境)、及五月底的西港慶安宮刈香(5/24-26遶境、5/27送王)等,每場活動都是文化價值極高,又富有觀光價值的宗教民俗活動。

  • 知性體驗旅遊夯! 台江國家公園漁夫鮮體驗報名秒殺

    知性體驗旅遊夯! 台江國家公園漁夫鮮體驗報名秒殺

    來台南不只看古蹟逛小吃,近年知性體驗旅遊興盛,台江國家公園3月17日舉辦「半日漁夫鮮體驗」親子活動,22日上午10時開放報名即額滿,遊客可穿上青蛙裝走入魚塭,體驗七股在地漁民生活。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