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不動產放款的搜尋結果,共535筆
金管會公布國銀最新資產品質概況,38家國銀截至2025年9月底放款總額44兆1344億元、月增2015億元或0.46%,存款總額61兆8937億元、月增2187億元或0.35%,存放比自71.23%回升至71.31%,終結連4月下滑。
公股金控研究部門分析,推薦銀行股大於壽險股,投資建議為銀行比重大的金控,可於第四季股價拉回逢低布局。對於第四季操作金融股訣竅,法人強調,對金融股投資的可著重在今、明兩年獲利展望相對樂觀,以及具備穩定盈餘配發率的優質標的。
六都今年10月的買賣移轉棟數揭曉,分別為台北1758棟,月減1%、年減22%;新北4204棟,月增14.2%、年減3.6%;桃園3240棟,月減0.7%、年減11.4%;台中3766棟,月增4.6%,年減8.3%;台南1527棟,月增2.7%,年減33.2%;高雄2494棟,月增9.9%,年減16.2%,總計六都共16989棟,月增5.7%,年減13.5%。
各家房仲統計10月內部成交行情,都出現回溫跡象,如台灣房屋集團10月價量變化,各縣市買氣表現皆有起色,整體月增15.2%、年增7.4%;永慶房產集團10月全台交易量較9月量增5%;住商機構全台表現則量增10.7%。
行政院9月實施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72條之2,鬆綁「不動產放款3成上限」。財政部近期調查公股銀辦理新青安的排隊情形,從上路前的1萬2923件,至10月初已經降至5219件,等於上路滿月減幅約6成,大排長龍情形已獲得紓緩。
即使股市高檔,房市依舊不振,市場漸吹起降價風,買氣微幅自谷底回升,各大房仲10月門市交易量普遍較9月成長1成,不過與去年房市自高點走下坡的同期相較,交易量相仿,房仲業者認為,價格修正的速度,將是交易量能否回升的關鍵。
去年央行要求銀行自主管理與第七波管制過後,房貸市場呈現銀行的賣方市場,伴隨著利率調升與相關費用漲價,不過在新青安政策房貸不計入72-2的計算範圍後,不動產放款比例緩步下滑,根據第一線觀察,近期有銀行開始釋出額度,另外在壽險業也加入房貸市場後,房貸利率已經有較為穩定的跡象。
在央行第七波房市管制的緊箍咒下,第三季房市價量持續膠著。30日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國泰房地產指數,每坪成交均價57.62萬元、年跌0.43%,回去年同期水準,七都中以高雄季漲3.96%較多;銷售率表現方面,桃園、台中都跌至歷史新低,成交量則續創近九年新低,全台已一年呈現「價穩量縮」格局。
央行及各部會房市管制持續發酵,房市仍是「量縮、價盤整」格局,房市買氣延續低迷氣氛。中央銀行27日公布9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其中,房貸餘額雖續寫史上新高,但年增率僅剩5.43%,創下2023年9月以來的近26個月新低,且年增率已連12個月放緩。金管會27日公布,今年9月底國銀承做房貸餘額為11兆3,856億元,年增5.38%,年增率連12個月走降。
為解決房貸荒,金管會9月宣布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放款天條,台灣房屋彙整金管會統計資料,銀行不動產放款今年9月較上月減少約100億,而整體資產增加2400億元,不動產放款比率降至25.77%,已連續4個月下滑,創下今年以來新低。且水位超過27%的銀行,也從年初的11家下降到8家,意味著銀行的不動產放款彈性逐漸寬鬆。
不動產放款比率水位降了,根據金管會資料,在金管會9月宣布新青安不計入銀行法放款天條,銀行不動產放款今年9月較上月減少約100億,而整體資產增加2,400億元,不動產放款比率降至25.77%,已連續4個月下滑,創下今年以來新低,且水位超過27%的銀行,也從年初的11家下降到8家,顯示銀行不動產放款彈性逐漸寬鬆。
第七波信用管制啟動以來,不少消費者向銀行申辦房貸碰釘子,而保險公司則趁勢搶攻房貸大餅!台灣房屋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統計今年H1各類金融機構的房貸往來新申貸人數,整體金融機構上半年共有11.8萬人新申貸,比去年同期縮減5.4萬人,五項金融機構類別中,全體銀行新申貸人數縮水最多,今年H1不到10萬人申貸,比去年同期的15萬餘人減少了約5.3萬人,降幅達35.1%;保險公司則異軍突起,2025H1新增申貸人數達3813人,年增86.2%,將近9成,是業績成長最亮眼的金融機構。
第七波信用管制啟動以來,不少消費者向銀行申辦房貸碰釘子,而保險公司則趁勢搶攻房貸大餅。台灣房屋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統計今年H1各類金融機構的房貸往來新申貸人數,整體金融機構上半年共有11.8萬人新申貸,比去年同期縮減5.4萬人,觀察全體銀行、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保險公司、郵局等五項金融機構類別中,全體銀行新申貸人數縮水最多,今年H1不到10萬人申貸,比去年同期的15萬餘人減少了約5.3萬人,降幅達35.1%;保險公司則異軍突起,2025H1新增申貸人數達3813人,年增86.2%,將近9成,是業績成長最亮眼的金融機構。
近一年來房貸緊縮讓購屋者申貸難度大增,據聯徵中心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金融機構房貸件數減少31.5%,五大金融機構類別中,最大宗的銀行減少35.1%,不過資金相對充沛的保險公司異軍突起,年增近九成。
9月開始新青安不計入銀行法限制,公股銀行辦理新青安仍續緊縮。根據財政部公布,9月公股銀辦理和撥貸新青安情況來看雙雙續減,受理戶數3319戶,月減9.4%、受理金額263.52億元,月減12.7%。
近期美國地區銀行股重挫,拖累標普地區銀行指數,美國地區銀行爆雷信貸隱憂再起,根據最新數據,商業不動產貸款約占總放款12.4%,與2023年矽谷銀行倒閉時期水準相近,當時商用不動產放款約2.9兆美元,占比12.8%,顯示曝險結構略有變化,但仍維持在相對高檔區,另外,美股財報季即將展開,市場預期紛歧好壞參半,買盤呈現觀望。
9月開始新青安不計入銀行法限制,公股銀行辦理新青安仍續緊縮。根據財政部公布,9月公股銀辦理和撥貸新青安情況來看雙雙續減,受理戶數3319戶,月減9.4%、受理金額263.52億元,月減12.7%。
《銀行法》第72條之2限額排除新青安,被視為房貸水龍頭扭開,不過,據了解,近期公股銀行新青安進件量並無明顯增加,儘管有部分銀行9月受理件數較8月回升,但整體變化不大,顯示房貸市場持續降溫,房市交易量不如以往熱絡。
立委黃珊珊今日問到有關新青安政策,高齡、高所得可以得到貸新青安獲得利息補貼。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這個部分會重新檢討。
國泰金控15日舉辦資產管理高峰會,吸引逾1.2萬人報名,較去年增加3成,偕橡樹資本、PIMCO、貝萊德三大投資巨擘齊聚,剖析全球投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