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信中國50正2的搜尋結果,共73筆
9日為中國大陸「十一」8天長假後首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暌違了10年多以來,至2015年8月以來首度站上3,900點,帶動在台掛牌的20檔陸港股ETF攜手上揚同賀,永豐中國科技50大、富邦上証正2、元大滬深300正2等紛紛再寫今年新高價。
陸股休市期間,港股在2日領先台股飛越27,000大關,帶動相關陸港股ETF漲勢,多檔ETF不僅已飛越去年10月大漲時套牢區,更是再度刷新三~五年來新高。
亞股中台日韓股市17日漲多承壓,惟陸港股市續揚帆,激勵在台股交易、與陸港股連動的相關ETF續漲,其中,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中信中國50正2(00753L)及復華香港正2(00650L)等三檔2倍槓桿ETF價量齊揚,外資持續偏多操作,最受關注。
陸、港股市今(17)日持續攻高,在台股交易、與陸港股指連動的相關ETF,齊步放量大漲,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中信中國50正2(00753L)股價同步大漲超過3%,復華香港正2(00650L)也強勢上揚2.6%以上,整體陸港股ETF表現亮眼。
全球股市表現亮眼,也推升ETF行情水漲船高。根據統計,今年績效前十名ETF中,前三名分別由復華中國5G(00877)、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富邦越南(00885)拿下。其中,00877更以近一年飆漲99.3%的驚人成績,穩坐海內外股票型ETF冠軍,近期表現更超車爆紅的主動型台股ETF,掀起投資社群熱烈討論。
陸港股今年以來漲勢凌厲,帶動陸港股ETF績效驚艷表現,至4日今年來上證指數與港股分別上漲12.7%與26.2%,讓與指數連動的復華中國5G(00877)、中信中國50正2(00753L)、復華香港正2(00650L)及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皆交出超過2成報酬表現。
陸港股與台股的比價效應日趨明顯,今年來處在相對低基期的陸港股展開反彈行情,激勵多檔陸港股ETF績效大幅領先,統計在台股掛牌的陸港ETF計有13檔今年績效超過15%,表現亮眼。
恒生指數在7月領先台股先行突破25,000關卡之後,時隔不到一個月時間又再攻上25,762點,刷新2021年10月以來的三年多來新高,上證指數最高也攻上3,704點,突破去年10月的高點,寫2021年12月以來新高,激勵陸港股ETF扮演反彈先鋒,多檔14日紛紛大漲創波段新高。
恆生指數領先台股先行突破並收上25,000點大關,22日以最高點25,130.03點作收,創2021年11月以來新高,上證指數最高也攻上3,581.86點,創去年10月以來新高,激勵多檔陸港股ETF扮演反彈先鋒,在4月股災吐光今年累計漲幅之後又一路攀高績效翻正且表現居前,繳出一成至三成以上的漲幅表現。
受惠於全球AI浪潮與陸資持續湧向香港,港股22日在基建股走升下,恒生指數上漲135.89點,收報25,130.03點,正式站上25,000點整數關口。不僅收復今年4月全球股災時的失地,更創下2021年11月以來的近4年新高。其中多檔陸港股ETF扮演反彈先鋒,一路攀高績效居前,繳出一成至三成以上的漲幅表現。
中美關稅較市場預期樂觀,外加大陸官方護盤,在AI、人形機器人、電動車等創新產業,助力全球投資人對陸企研發能力的信心,加速全球資金流入,在台交易的陸港股ETF獲得外資買盤加碼齊步大漲,以中信中國50正2(00753L)近五個交易日獲外資買超25,622張最多。
受到川普政府祭出對等關稅衝擊,台股於4月初爆發一天狂瀉2千點的股災,然而在短短兩個半月內,大盤指數已強勁反彈逾5千點。知名投資專家、不敗教主陳重銘透露,他善用這次股災機會,透過理財型房貸籌措2、3千萬資金投入股市,主要鎖定四檔ETF進行布局,目前已獲利5、6百萬,他計畫用這筆資金送兩個小孩出國留學。
高息ETF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於周五(13日)完成最新一輪成分股調整,在投信的瘋狂拋售之下,遭到剔除的6檔成分股,包括聯發科、國票金、京城銀及洋基工程都已經全數出脫完畢。截至13日為止,目前還剩下「2檔棄嬰」股票海悅(尚有3017張)及寶雅(尚有2095張),合計約有5千多張股票正在排隊等待清倉,持有這些股票的投資人應留意後續可能出現的賣壓。
人行行長潘功勝7日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人民幣1兆元,並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下調住房公積金利率0.25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0%,大力道救市。法人指出,在降息、降準兩大政策護航下,陸股政策底行情有撐,陸股ETF、基金可望先蹲後跳。
川普四月發動世界級「關稅大戰」,中國全力反制,而CTWANT整理近二周「國外成分股ETF的成交量」排行榜發現,台股投資人新歡意外「換人」,多檔陸股港股為成分股ETF交易量超越美股ETF、台股ETF,不過本周大家回神後速速挺進高股息ETF;「在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變數中,不確定太高。」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接受CTWANT採訪時說。
美台股於近期逐漸止跌,不過今年來累計仍呈現下跌,資金在今年流向低基期市場,陸港股主要指數於18日再刷新高,恒生指數衝至24,740點,改寫三年多以來新高,而陸股上證指數18日最高也登上3,437點,寫今年新高,日股、越南等相對低基期亞股也紛紛走揚,激勵17檔亞股ETF於18日登上今年新高價。
中國兩會相繼開幕釋出眾多利多,香港恒生指數6日跳空大漲,領先台股重回24,000點大關,激勵20檔在台掛盤陸港股ETF群起勁揚,平均漲幅來到3.63%,且恒生指數在1點半之後,又向上攀升逾百點,法人指出,將會反映於6日ETF淨值上,預期6日有望再跳空開高。
2025中國兩會於3月4、5日召開,陸港股市今早持續走高,台股掛牌的陸股ETF今早走高,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經理人黃煜翔表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宣布2025重要經濟目標,包括GDP成長5%、失業率5.5%、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財政赤字率4%,另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的新詞有具身智能、6G、智能機器人、零基預算改革等,顯示出經濟轉型目標以及穩定房地產市場仍為政策重心,有助於延續市場樂觀氣氛。
港股今年以來一路狂飆追趕台股,24日最高一度飆升至23,688點,為2023年11月28日被台股超越之後,終於再次向台股靠攏,盤中一度超越加權指數,是暌違一年多以來,再次出現交會,港股ETF也力拚創近三年新高。
台股近期外資重新回補半導體與伺服器相關個股,台股中的台積電、三陽半導體等企業均受到資金青睞。不過,個股走勢分歧,如南亞科表現疲弱,聯發科也遭遇壓力。投信資金流向也呈現變化,顯示市場對不同產業的信心仍有落差;本周投組選入中信中國50正2(00753L)、和大(1536),再選入高鋒(4510)、國巨(2327)、聯發科(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