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國債市的搜尋結果,共15

  • 中國擬允俄企發行熊貓債

    中國擬允俄企發行熊貓債

     中國傳出正準備向俄羅斯主要能源企業重新開放國內債券市場,支持其發行「熊貓債」。這將是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企首次在中國境內籌資。同時,中國評級機構近期將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評級為AAA,反映出北京和莫斯科之間不斷深化的外交和經濟關係。

  • 陸債券市場規模183兆元人民幣 躍居世界第二

    陸債券市場規模183兆元人民幣 躍居世界第二

    大陸央視4月30日報導,近年來,大陸推進債券市場高水準對外開放,持續優化中國大陸債券市場投融資環境,成效顯著。數據顯示,目前,大陸債券市場總規模達到183兆元(人民幣,下同),位居世界第二。近期,隨著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境外機構增持大陸債券趨勢明顯。

  • 外資續加碼中國債券

     在美元指數波動、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等背景下,中國債券成為避險資金的選項,外資持續加碼。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截至4月15日,境外機構在中國持有債券總量為人民幣4.5兆元,較去年底增加逾人民幣2,700億元。當前中國債券市場規模已達到人民幣183兆元,位居全球第二。

  • 外資持續加碼中國債券 總規模達183兆元全球第二

    近期境外機構持續積極參與中國債券市場。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共有1,160餘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境外機構在中國持有債券總量為4.5兆元,較2024年底增加2,700多億元。中國債券市場總規模已達183兆元,居世界第二位。

  • 產經解析-中國政策漸鬆綁 有利於債券投資

     中國的經濟前景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國內經濟逆風,以及美國對中國出口新一輪關稅的影響而蒙上陰影。中國政府已採取措施支持經濟成長,預期將進一步加碼。

  • 外資百億美元 元月逆勢回流大陸股債

    外資百億美元 元月逆勢回流大陸股債

     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外國投資者在今年1月積極布局中國大陸資產,當月外資淨流入大陸股市和債市的總規模突破百億美元,這也是去年9月以來,外資首度加碼大陸股債。

  • 產經解析-中國經濟錯綜複雜 有利公司債發展

     放眼中國的中短期經濟前景,全球投資人恐怕難以樂觀看待,因為中國房地產持續承壓,削弱經濟成長力道。但在三項利多因素下,中國公司債券其實蘊含投資機會。

  • 產經解析-中國意外降息 利率環境有利債市

     中國大陸經濟在今年第二季,逐漸淡出了新聞和投資人的關注,這是一個好現象。儘管成長相對較低,這並不意味著長期趨勢轉向更慢的成長,放緩仍然可控。當然,中國的體系並非一切都好,尤其是房地產業仍然承受壓力,這種壓力在短期內不會改變,但目前看來同樣可控。

  • 產經解析-中國在內的亞洲債市機會來臨

     2023年中國頻繁爆出經濟與企業債違約的負面消息,市場充滿悲觀氛圍。翻開去年全球主要債市報酬表現,中國表現的確敬陪末座,落後全球、美國、歐洲、新興國家等市場。主因在於全球主要央行都在升息,進而推升債券殖利率,相形之下中國卻在降息。聯博認為,兩項因素為中國債市捎來契機。

  • 外資2月投資陸股近百億美元

    外資2月投資陸股近百億美元

     儘管目前市況並不明朗,但出於對美國降息的預期,以及中國政府今年初加碼護盤,使得2月份外資連續第四個月整體淨流入新興市場。國際金融協會(IIF)6日表示,2月份非居民向新興市場的債市和股票投資組合投入約222億美元,其中投入中國股票的金額為2023年1月以來最多,達到96億美元。

  • IIF:陸股2月淨流入96億美元 創逾一年新高

    國際金融協會(IIF)表示,雖然目前市況並不明朗,但對美國降息的預期,使2月份新興市場出現連續第4個月外資淨流入。

  • 基本面有撐 關注亞洲非投等債

    基本面有撐 關注亞洲非投等債

     美國聯準會今年降息預期,且亞洲通膨溫和向下,亞洲央行存在寬鬆貨幣空間及企業基本面轉佳,大陸房地產融資政策密集出台,各地融資支持白名單加速擴容,提振市場信心,加上邊境國家債務壓力減緩,支撐整體亞債表現,JPM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券指近一個月漲2.1%,後市值得關注。

  • 外資回頭 連四月增持中國債券

    外資回頭 連四月增持中國債券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近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託管餘額為人民幣(下同)3.67兆元,較去年11月底增加約1,800億元,也是境外機構連續四個月增持中國債券,增持總額達4,900億元。總結去年全年,外資增持中國債券2,800億元。

  • 《國際政治》誰當選都一樣脫鉤 海峽兩岸漸行漸遠

    彭博社指出,在中國大陸這個曾是世上最大債券ETF市場即將崩壞之際,台灣與大陸無論經濟還是金融的脫鉤情況都更加明顯。

  • 1110家境外機構投資大陸債券市場 連9月淨買入4.4兆

    大陸央視新聞6 日報導,境外機構已連續9個月淨買入中國大陸債券,近期境外機構淨買入與增持大陸債券,呈現逐月明顯增加趨勢。2023年以來累計淨買入量近1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4兆元),10月外資淨買入量已超過2000億元;第三季以來,境外機構持債量保持快速增長,其中10月增持近400億元,初估11月增持量有望達到2500億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