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產品的搜尋結果,共475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輝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一句「中國將贏得人工智慧(AI)競賽」,再次引發輿論對中美該領域競爭的關注。「矽谷有多少技術建立在中國AI基礎之上?」彭博社11月9日以此為題發表的一篇文章,引用多個例子說明,中國低成本的開源AI模型不僅正在吸引全球用戶,還在悄然獲得矽谷的青睞。作者認為,美國政府若還想長期保持領先,不妨先想想矽谷倒戈中國AI的原因。
外媒報導,美國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警告稱,中國將在人工智慧(AI)競賽中擊敗美國,部分原因是能源成本較低且監管較寬鬆。
儘管「川習會」達成貿易與關稅協議,周四(10月30日)美股四大指數仍全面收黑,微軟、Meta發布業績後下挫,輝達、亞馬遜、特斯拉等科技巨頭也回落,以及聯準會主席鮑爾釋出12月未必降息的鷹派信號,給市場帶來壓力。
周四在南韓召開的「川習會」落幕,美國總統川普周四在返回華府的空軍一號上表示,他已經與中國就稀土和關鍵礦產達成一項為期一年的協議,根據協議,美國也將把對中國加徵的「芬太尼關稅」稅率大砍一半。
在歷時約1小時40分的閉門會議,「川習會」在剛剛落幕,兩人沒有舉行聯合記者會,在步出會場後即握手告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隨即上車離開,而美國總統川普也已經搭上空軍一號返回華盛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證實,如果北京承諾遏阻芬太尼前體化學品出口,那麼他也會同意降低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
由輝達大漲近5%帶動,周二(10月28日)美股四大指數再創收盤歷史新高,標普500盤中首度漲破6,900點,隨著美中貿易緊張局勢降溫,投資人在聯準會料將再度降息的前一天持續搶進AI行情,博通收漲3%、台積電ADR漲逾1%。受GTC題材帶動,輝達股價再創新高,市值逼近5兆美元大關。OpenAI利多大放送,微軟收盤市值首次突破4兆美元。
外界預期川習會後美中雙方會宣布暫時緩和的貿易協議。中方可能恢復採購美國黃豆並延後稀土出口限制,美方則暫緩加徵關稅。然而,《紐約時報》指出,協議僅讓兩國關係回到貿易戰前的原點;另有美媒警告,此舉無助化解國家安全與貿易平衡兩大核心矛盾,僅是短暫的休戰。
美中兩國談判代表周日(10月2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敲定了一項貿易協議框架,供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周晚些時候會面時做出最終定奪。根據該協議,美國將暫停對中國加徵巨額關稅的措施,而中國也將暫停其稀土出口管制。
中國日前宣布緊縮稀土出口管制,川普隨後揚言將對銷往美國的中國產品加徵100%關稅,還說將對「任何一切關鍵軟體」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不過當時他並沒有透露更多具體內容。然而據路透社引述美國政府官員以及3名聽取過華府簡報的消息人士透露,川普政府考慮利用軟體出口管制,包括限制含有美國軟體或使用美國軟體製造的產品出口到中國來進行反制,這也意味從筆電到噴射引擎等一系列軟體驅動產品都將受影響。
中荷對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主導權之爭越演越烈。外媒23日報導,在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後,安世的中國子公司已恢復向中國經銷商供貨,但荷蘭總部隨即警告客戶,無法對中國子公司銷售的產品品質提供保證。
數據顯示,儘管當前美對中課徵55%關稅,但每天仍有約10億美元商品從中國出口到美國,部分產品出口額甚至較去年關稅還未增加前成長,凸顯中國產品的不可替代性。中美即將於馬來西亞進行第五輪貿易談判,分析認為,中國的出口韌性讓其在與美國談判時,擁有更多籌碼。
美國總統川普20日表示,預期10月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能達成「強而有力」的貿易協議,雙方也將討論到台灣議題。川普並指出,中國無意入侵台灣,且了解「美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會對台動武。
受蘋果大漲帶動,周一(10月20日)美股主要指數全面勁揚。財報季初佳績頻傳,以及美國政府停擺僵局可望在近期內落幕,亦給市場帶來提振。
美東時間周日晚間,美股主要指數期貨幾近持平,投資人將焦點轉向未來幾天將發布的重大財報和的9月消費者通膨數據。
中新社報導,第13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一期正在廣州舉行。眾多中國企業攜綠色低碳及智慧製造產品亮相,憑藉創新實力「圈粉」全球客商。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貿易代表葛里爾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於17日舉行視訊通話。貝森特指出,兩人就中美貿易問題進行坦誠和詳細的討論,與何立峰將在下星期會面,繼續進行討論。
台美關稅第五輪實體磋商中,我方代表團提出「台灣方案」,擬由台美雙方以「G2G」(政府對政府)模式共造產業聚落,主要內容包括:由企業自主規劃投資參與、政府會提供協助布局;政府將提供金融與信保機制等來支持鼓勵企業參與;用台灣建造科學園區的經驗向美國爭取提供土地、水電、簽證、法規等支持與便利,以利產業聚落與供應鏈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