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的一部分的搜尋結果,共320筆
繼先前大放厥辭「台灣沒有光復節」引發爭議後,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近日再度侃侃而談,台灣對各方文化都要借鑒,所以台灣有日本的文化、有荷蘭的文化、有西班牙的文化、有英國的文化,也有美國的文化,中華文化也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他鼓吹台灣就是台灣,台灣跟中國互不隸屬。
據大陸外交部官網3日消息,202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應德方請求,同德國外長瓦德福通電話。這是德國外長日前宣布延後訪陸後,主動打電話給王毅。王毅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德關係最重要的政治基礎,希望經歷分裂之痛的德國能充分理解和支持中國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瓦德福強調,德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沒有變化。王毅歡迎瓦德福在適當時間訪問大陸。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天(2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針對民進黨政府附和美方「台灣地位未定論」,王英津駁斥,1945年10月25日台灣已經光復、回到中國的懷抱,直到1951年簽署、1952年生效的舊金山合約,當時國民政府已在台灣實施5、6年有效管轄,「台灣地位未定論」經不起歷史和事實的檢驗。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在上任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聚焦於兩岸關係和國際局勢。鄭麗文強調,相信兩岸所有矛盾歧見可透過和平方式化解,如果有機會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必須要化解過去的歷史歧見跟矛盾,還要堆疊、累積愈來愈多善意。
準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表示,願意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藍委羅明才28日詢問,倘若有「鄭習會」,行政院態度為何?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希望鄭堅持中華民國主權不會被侵犯及剝奪,台灣人民的民主自由方式也不會被改變,雙方在對等狀況下展開健康有序接觸。至於是否願意跟兩岸高層在第三地見面?卓榮泰也提及4項前提,只要中共能做到,「我絕對願意」。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外媒專訪,外媒詢問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或是一個獨立國家,蕭美琴指出,依據我國憲法,中華民國一直存在,且台灣人民已行使投票權選出自己的政府,「我們堅信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人民」;蕭並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台灣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台灣由台灣人民選擇的民主制度所治理,這點非常明確。
25日是台灣光復節,適逢80周年,也是新法實施後,光復節首度放假一天。不過府院黨未舉辦或出席任何相關活動,藍營則舉辦多場紀念活動。親綠媒體人矢板明夫發文否定「中華民國光復台灣」,稱之為「台灣再淪陷日」。國際政治觀察家方恩格則質疑矢板明夫,爲什麽入籍中華民國?
為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台灣同胞抗日史實展》今天(25日)下午在北京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幕。展覽以豐富史料與珍貴文物,全景式呈現台灣同胞在日本殖民統治下長達半個世紀的英勇抗爭歷程,彰顯台灣同胞堅定的民族意識與血脈連結。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原訂26日訪問中國大陸,在行前接受媒體訪談時,喊話北京放寬稀土出口限制,並對台灣問題發表看法,憂心台海開戰將影響世界經貿,還稱一中政策的內容可以自行決定,24日遭大陸外交部反駁。或因雙方行前的隔空交鋒,德國外交部24日宣布,瓦德福原定的訪中行程將延期。
民進黨今召開召開民進黨縣市長提名台東、宜蘭、嘉義、台中記者會;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會後被問到,有關國民黨新主席鄭麗文的兩案論述時表示,「對於她(鄭)說法,我極端失望」;國家的要素只有人民、領土、政府,及與他國交往的能力(主權)。 這四個要素是國際法上定義一個國家實體的基本條件。連中國的國際法學者都不敢否認,中國的教科書也只有這麼寫。
二戰結束美國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七十多年後美國再次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指控中國刻意曲解「開羅宣言」等文件,脅迫台灣,而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究竟美國意欲為何,引起各方猜測。
二戰後初期美國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七十多年後美國再次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指控中國刻意曲解「開羅宣言」等二戰文件,試圖脅迫台灣,而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究竟美國意欲為何,引起各方猜測。
由武漢大學國際法治研究院舉辦的「聯合國成立80週年:世界秩序、國際法與多邊主義的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18日舉行。大陸國台辦首席法律顧問、法規局局長張萬明在研討會上舉行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檔案匯編》和《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法理研究文集》兩本新書的發表會。張萬明強調,聯大2758號決議的文字精準而明確,「即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國是指包含台灣在內的全中國。然而,時至今日,仍有某些勢力企圖歪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聲稱該決議僅處理了中國代表權,不涉及台灣,這完全是罔顧事實、背離法理。」
福建廈門市公安局11日針對台灣心戰大隊的18名核心人員公開發布懸賞通告,揚言最重可判死刑、終身追責或缺席審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大陸公安機關通過此方式徵集涉案線索,符合相關法律規定。至於這些心戰大隊的家人和親友,如未涉嫌犯罪,不會隨意追究。
賴總統10日進行總統任內的第二次國慶演說,從內容來看,經濟與民生主軸較凸顯,顯示出「內政優於對外(包括兩岸)」的施政重心。例如他所提到的投資台灣方案、AI建設、青年與長照支持、租屋與育兒補助等,占比遠高於對外或兩岸關係論述。看得出來「以內政強基礎,以實力穩外部」的基本布局。
賴總統10日進行他總統任內的第二次國慶演說,各界矚目。從本次國慶演說內容來看,經濟與民生主軸較為凸顯,顯示出「內政優於對外(包括兩岸)」的施政重心。例如他所提到的投資台灣方案、AI建設、青年與長照支持、租屋與育兒補助等,占比遠高於對外或兩岸關係論述。整體思維放在以產業升級與社會韌性鞏固國家實力,看得出來「以內政強基礎,以實力穩外部」的基本布局。
國慶前夕,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美國保守派意見領袖賽斯頓(Buck Sexton)專訪時,被問及若有機會與美國總統川普對話討論台海情勢,希望讓川普知道什麼?賴清德說,印太區域情勢逐漸緊張,當台灣被併吞後,中國會更有力量與美國在國際上競爭,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最後也會衝擊到美國的本土利益。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曾公開表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打電話給他,在其任內不會出兵攻打台灣。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表示,台灣希望能繼續得到川普的支持,如果川普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台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1950年2月14日,中、蘇共簽訂《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證實中共對蘇聯「一邊倒」。是年6月25日,北韓大舉侵入韓國,美國與中共先後介入戰事,美國對華政策轉向,不再等待中共的「狄托主義」。杜魯門政府採納《麥克阿瑟備忘錄》的意見,重新認識台灣在圍堵中、蘇共於東亞地區的擴張上之戰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