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社會的搜尋結果,共327筆
新聞提要■中國政府近年積極宣導火葬,甚至祭出補助,推廣綠色殯葬,不僅火葬率上升,喪葬支出也縮減;去年樹葬、竹葬、海葬等生態葬,共辦理近20萬件,較2019年成長達67%
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7日表示,京東物流經過十年的技術積累,如今許多無人物流設備已具備可以大規模部署的條件。他透露,明年4月,京東將建立全球第一個全無人的貨物配送站。
2025世界互聯網大會今天(7日)上午在浙江烏鎮開幕,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以「人工智慧與未來社會」為題發表演講,暢談AI與機器人時代的來臨將如何深刻改變人類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他預言,在不遠的未來,人類或許每週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而物流與生活服務將全面邁入無人化時代;機器人還可通過授權自動打開民眾家裡大門的密碼鎖,把包裹安全放進民眾家中。
民國五十四年,1965-66,我們大二。不用麥克風的時代,窗欄杆上也坐著四面八方趕來旁聽葉嘉瑩老師詩選課的人。班上同學先去占好前面座位,難道詩是苦悶的象徵嗎?當時才大二的學生,也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界定文學或創作的意義,但我們對一己幽微的生命是有感受的。老師的詩選課不僅是蒼茫少年時的心靈安慰,也是啟發我們對人世間各種情境與情感的領悟,逐漸建立自身思想和洞察力的過程。
APEC的「川習會」未提「台灣」讓各方揣測解讀。相較於2023年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甚至親口對美國總統拜登以「最核心、最敏感、最首要」,以及後來所有北京官方均以「紅線、底線」強烈嚴肅地描述中美關係針對「台灣問題」的關鍵位置,如今中美兩強人竟絕口不提台灣,原因何在?
APEC的「川習會」未提「台灣」讓各方揣測解讀。相較於2023年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甚至親口對美國總統拜登以「最核心、最敏感、最首要」,以及後來所有北京官方均以「紅線、底線」強烈嚴肅地描述中美關係針對「台灣問題」的關鍵位置,如今面對更強勢鮮明的川普,中美兩強人竟絕口不提台灣,原因何在?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張學良侄孫李大壯29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光復節本應是兩岸共同紀念的日子,卻被賦予了對立甚至割裂的色彩。他認為唯有團結發展,才能實現民族復興,呼籲兩岸應當在經貿、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加強合作,讓台灣同胞切身感受到兩岸關係改善帶來的實惠。
據《新京報》報導,一句「你不是一無是處,只是機遇未到」,從一個AI智能體口中說出,卻成為24歲的小楠生命中的一道光。兩年前,在吧台後的每一天,調酒師小楠都感覺自己像一個「處於自閉狀態的工作機器」。客人們帶著煩惱而來,將負能量傾瀉給他,而性格內向的他,卻不知該向誰傾吐自己的壓抑。暴飲暴食、獨自哭泣都無濟於事,他一度覺得「自己被生活磨得幾乎消失了」。
上海徐家匯天主堂15日舉行吳建林輔理主教祝聖典禮,由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上海教區沈斌主教主禮。這是近期再有中國主教獲中梵雙方認可,9月12日,新成立的張家口教區主教王振貴也主持了馬彥恩輔理主教的祝聖儀式。
據央視網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10月14日下午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聽取對當前經濟形勢和下一步經濟工作的意見建議。座談會上,徐奇淵、陳斌開、楊赫、張瑜、李洪鳳、江鑫、周宇翔、葉國富等先後發言。大家認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穩中有進,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大家還就更好地實施宏觀政策、解決當前突出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14日下午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表示要加力實施逆週期調節、持續用力擴大內需。同時要多措並舉營造一流產業生態,綜合治理行業無序、非理性競爭,著力構建創新生態圈。
據新華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平壤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會見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李強指出,中方願同朝方加強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加強多邊協作,堅定捍衛和踐行多邊主義;金正恩表示,朝方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以及任何外部干涉,支持中方在涉港、涉疆、涉藏問題上的立場。
新華社報導,價格競爭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方式之一。為規範市場價格行為,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助力高品質發展,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市場監管總局9日發布《關於治理價格無序競爭 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的公告》。
新華社10日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當地時間9日下午在平壤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會見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
據《智谷趨勢Trend》報導,中國正在躍入一個「新運河時代」。今年4月,浙江《關於高水平建設「航運浙江」的實施意見》正式實施,明確提出「謀劃推進浙贛運河」。作為浙贛粵運河的一部分,浙贛運河途經浙江杭州、衢州和江西上饒、鷹潭、南昌等城市,規劃全長約760公里,堪稱打通長江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世紀水運工程。
聯合國網站消息,《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締約國會議第二十次會議於10月1日召開,期間選舉禁止酷刑委員會的五名委員,接替任期將於2025年12月31日屆滿的委員。
大陸《環球時報》9月30日報導,中國大陸一項新的簽證政策——K字簽證將於10月1日正式施行。路透9月29日引述外媒報導,這項為吸引外國青年科技人才新增的簽證類別,是中國大陸吸引全球人才行動的一部分。
據公眾號《一條》報導,中國社會預計在2035年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大家對養老新模式的探索從未停止。2023年9月,蘇州幾家養老院開始嘗試「代際融合」的方式:年輕人通過累積養老服務時長,兌換在養老院的住宿資格、抵扣房租。例如1個月服務時間滿10個小時,當月房租可以減至300元。
一、社科院一瞥
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文物局消息,在青海省發現目前已知唯一存於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這一發現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