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解放軍的搜尋結果,共98筆
2025年10月,一架大型隱形飛翼無人機在中國新疆馬蘭試驗基地進行測試飛行。外界暫稱它為「GJ-X」。從公開畫面與衛星影像研判,GJ-X採用所謂的「曲柄風箏」飛翼構型,翼展約 42 公尺,外形與美軍B-21「突襲者」相近,機體側面與機腹可見設計跡象,包括可能的雙發動機與內嵌排氣口,以及用來削弱視覺輪廓的反陰影塗層。綜合這些特徵,GJ-X看起來是一個以匿蹤、長航時與多任務載荷能力為核心的試驗平台。
最新解密的美國外交文件揭露驚人內幕,已故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曾在1974年私下建議,是否可能引導中國軍隊前往有爭議的釣魚台列嶼。此舉被認為,可能是為了警惕日本在1972年率先與中國大陸建交的舉動,同時促使日本政府的自衛意識,意圖讓日本「上一課」。
第12屆香山論壇18日於北京開幕,大陸國防部長董軍在致詞中強調台灣自古屬於中國,解放軍隨時準備挫敗任何外部武力干涉。針對中美競爭是否改變世界秩序,大陸資深國關學者閻學通認為,中美競逐聚焦科技,部分美國政客期待「重回冷戰時代」並不現實,新秩序需要理性看待。
國防部今(15日)公布最新台海周邊狀況,指出中國解放軍自昨(14日)上午6時至今日上午6時止,共出動26架次各型軍機擾台,其中多達23架次逾越海峽中線,侵入台灣北部、西南及東部空域。同時,還有9艘軍艦及1艘公務船持續在台海周邊海域活動。此舉疑似大動作抗議美國驅逐艦「希金斯號」(USS Higgins)及英國護衛艦「里契蒙號」陸續在12日通過台灣海峽。
據新華社報導,共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田軍里空軍大校表示,9月12日至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位南海海域進行例行巡航。
台灣智庫今日舉辦「中國解放軍火箭軍及海空軍對台威脅與因應研討會」,會中針對中國若是對台發起飛彈攻擊,第一波需要耗費多少飛彈及火箭,負責主講的台灣智庫諮詢委員高志榮表示,若中國要針對11處空軍基地進行打擊,至少要500枚飛彈、1080枚火箭彈,才可能癱瘓基地,讓戰機無法起飛反擊。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路透報導,美國與包括「五眼聯盟」、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在內的多個國家,罕見地組成跨國聯盟,27日點名譴責3家中國公司,指控其涉嫌參與大規模網路攻擊行動。
路透報導,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正協助中國軍方及情報單位,並曾試圖透過東南亞的空殼公司取得美國禁止出口至中國的高階半導體。
中國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年初推出低訓練成本的AI模型DeepSeek R1後爆紅。路透23日引述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透露,DeepSeek正協助中國的軍事和情報工作,並試圖利用東南亞的空殼公司,獲取受美國出口限制、無法直接運往中國的輝達高階AI晶片。
中國人工智慧(AI)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今年初推出低訓練成本的AI模型DeepSeek R1後爆紅,路透引述美國國務院一位匿名高級官員指控DeepSeek正協助中國軍方和情報機構,並試圖利用東南亞空殼公司獲取受美國出口管制的先進半導體晶片。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稱其發射第一代「法塔1型」(Fattah-1)極音速飛彈,大肆宣揚該飛彈成功穿透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並多次撼動以色列特拉維夫庇護所,向以色列及其西方盟友傳遞伊朗的實力,也證明伊朗現在完全制霸空域,以色列防禦系統毫無招架之力。
中國大陸是否可能攻台,備受國際關注,也是近年來國內外分析、討論的重要主題。今年5月18日,美國眾議院「應對中共挑戰特設委員會」召開主題為「中國對台灣日益增長的侵略行為」的聽證會;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認為2027年確實是值得注意的關鍵年,美退將也直言必須重視軍售延宕問題,否則就無嚇阻力。但另位美國退役海軍上將、前太平洋司令丹尼斯‧布萊爾(Dennis Blair)近日則在台表示,目前並未觀察到大陸已確定2027年發動攻台的情形。
海峽論壇將於下月中旬在福建舉辦,29日陸委會記者會上,有記者詢問目前是否有收到地方政府申請參加海峽論壇。對此,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表示,目前有兩個個案,都是「受管制」的人員,一位是已退休人員,一位是目前還在任職的公務人員。並強調陸委會的政策是不希望公務人員前往,指出這兩份個案都已經被否決。
中美要對話要和解,兩岸這樣持續對立也不是辦法,雖然和平是雙向的,然而,面對賴政府一周年之際,雖然現今兩岸關係仍沒有任何的曙光,但和平主義者仍不放棄希望,期盼對賴政府及民進黨和綠營支持者仍需要思考一些問題,能否要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這是一條無法挽回的不歸路,需要深思;賴清德該怎麼說?怎麼做?恐怕要仔細的琢磨;話一出口就難以回頭,賴清德上任時以民國時期的祖國論來面對中國大陸;一年了以二戰反侵略反專制,以1949年中共建政來回應,期盼放棄對台侵略;未來呢?文革或八九民運來說事嗎?一路走下去,兩岸無解回不去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俄羅斯前夕,俄羅斯總統普丁當地時間4日在「俄羅斯-1」頻道播出的一部紀錄片中表示,中俄關係深化增強全球穩定性;他更透露,25年前就注意到經濟增長中心正在向亞太地區轉移,因此便決定積極發展與中國的關係。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2日警告,美國現在仍可在台海衝突中擊敗中國,但由於中國解放軍快速擴充軍力,令美軍面臨愈來愈大的挑戰,他同時表示,解放軍對台軍演行動已從過去的「溫水煮青蛙」策略升級為「一觸即發」。
共軍擾台不斷!澎湖又有漁民在七美外海約海峽中線處作業時,目擊3艘共艦列隊先後通過,嚇得附近作業漁船趕緊收網走人,顯示中共「灰色地帶」襲擾不斷,已波及我漁民作業。而這也與國軍昨偵獲中共軍艦10艘、公務船4艘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不謀而合。
美中關稅大戰已經演變為兩國經貿硬脫鉤的現實,這戲劇性一幕僅發生在短短10天之內。儘管川普的關稅策略,被許多人認為不過是虛張聲勢,但北京全然不怕與川普展開「膽小鬼賽局」,昭示著一場巨大地緣政治風險隱然籠罩在太平洋上空,台灣必首當其衝。
全球股市在川普關稅風暴之下,全面殺得血流成河,台股也逃不過這次股災,4月7日開盤後就出現連假後補跌壓力,指數開低走低,上市櫃公司高達1700家打入跌停,創史上最多,終場加權指數慘遭血洗2065點,面對幾乎全面跌停的慘綠狀況,股民只能苦笑,這是最有「台灣價值」的一天。
這次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所推動的「海峽雷霆-2025A」軍演,標誌著解放軍已從傳統的「演訓展示」進一步轉型為「準封鎖式常態化威懾」。這樣的戰略結合軍警聯合的戰術模擬與不設結束日期的持續部署,不僅針對台灣的內政與台美關係,更在逐步改變台灣周邊的戰略現狀,並向國際社會傳達「台海內海化」的既成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