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歐領導人的搜尋結果,共62筆
據大陸商務部官網消息,10月31日至11月1日,大陸商務部安全與管制局江前良局長與歐委會貿易總司雷東內副總司長在布魯塞爾舉行「升級版」中歐出口管制對話磋商。雙方就出口管制領域彼此關切進行深入、富有建設性的溝通。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交流,促進中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與暢通。
正當中歐因為稀土管制議題緊張升溫之際,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21日應約與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執委塞夫柯維奇舉行視訊會談。雙方就稀土出口管制、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以及安世半導體(Nexperia)僵局等議題交換意見。雙方同意儘快召開「升級版」中歐出口管制對話機制會議。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國依法全面升級稀土出口措施後,被精準卡住脖子的美國和歐盟頻頻跳腳。據路透、彭博社等25日報導,當地時間25日,在德國柏林全球對話會議上,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在談及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時表示,歐方「正致力於與中方共同尋求解決方案」。但緊接著,她強硬威脅稱,布魯塞爾正在考慮採取一切措施以應對中方措施。
新華網25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當地時間9月24日在紐約會見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李強指出,希望歐方履行保持貿易和投資市場開放的承諾,堅持公平競爭和世貿組織規則,避免將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范德賴恩稱,歐方願與中方積極落實今年中歐領導人會晤共識,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分歧。
於北京舉行的中歐領導人峰會,在俄烏戰爭及美國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大背景下,圍繞經貿摩擦、全球治理、地緣政治等議題,雙方各有堅持,會議呈現前所未有的緊繃。中歐關係是決定未來世界格局的重要變數,特別是走在十字路口的歐盟,如何處理好與中美兩大國之間的關係,更是決定歐盟在未來世界地位的重大選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在北京會見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習近平就中歐關係未來發展提出三點主張,強調爭中歐合作大於競爭,「脫鉤斷鏈」只會孤立自己,希望歐方克制使用限制性經貿工具。他也喊話,中歐要共護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支持透過政治手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於北京舉行的中歐領導人峰會,在俄烏戰爭及美國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大背景下,圍繞經貿摩擦、全球治理、地緣政治等議題,雙方各有堅持,會議呈現前所未有的緊繃。中歐關係是決定未來世界格局的重要變數,特別是走在十字路口的歐盟,如何處理好與中美兩大國之間的關係,更是決定歐盟在未來世界地位的重大選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24日中歐領導人會晤情況時,呼籲歐洲放寬高技術產品輸中限制。他表示,與任何雙邊關係一樣,中歐之間當然也存在一些分歧。對歐方關切的經貿問題,中方本著友好、尊重、坦誠的態度就相關問題全面、耐心、深入、細緻地表明瞭立場。
昨天,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中方如何評價此次會晤?會晤前歐方領導人曾表示,將繼續就經貿再平衡等問題表達關切,相關問題是否有進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中歐領導人會晤達成重要共識,並就分歧議題闡明立場。
在川普2.0關稅戰壓力下,中國與歐盟正分別和美國談判之際,中歐峰會24日在北京登場,針對近期中國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對歐盟製造業及半導體產業「卡脖子」,在本次峰會獲得解套。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歐盟與中國達成新的「稀土出口供應機制」,紓解歐洲對北京出口限制的疑慮,這對重建雙邊貿易信任至關重要。
新華社24日報導,中歐領導人發布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後的前進方向。
據新華社報導,今天(7月24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舉行第25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習近平就中歐關係未來發展提出三點主張:一是堅持相互尊重,鞏固夥伴關係定位;二是堅持開放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摩擦;三是踐行多邊主義,維護國際規則秩序。歐方表示,歐方不尋求與中國「脫鉤斷鏈」,歐中要擔負責任,共同堅持多邊主義。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習近平表示,中歐都是國際社會中的「大個子」,國際形勢越是嚴峻複雜,中歐就越要加強溝通,開辟中歐關係更加光明的下一個50年。
中歐峰會24日登場前夕,歐盟制裁2家陸資銀行一事持續發酵。大陸商務部日前甫稱歐方此舉將破壞雙邊經貿,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22日隨即在視訊會議上,加碼向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執委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表達關切,並提出嚴正交涉。
中歐峰會24日登場前夕,大陸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執委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舉行視訊會談,就中歐經貿合作及其重點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的討論,並就歐盟在第18輪對俄制裁中列單兩家中國金融機構進行嚴正交涉。
中歐峰會24日登場前夕,北京擺出「下馬威」的態勢。先是大陸商務部批評歐盟制裁中企,破壞雙邊經貿關係,揚言採取必要措施維權;外交部同日更嗆聲,指稱歐盟有些人刻意誇大雙邊經貿問題,無端指責中方,造成不必要干擾。而北京「先聲奪人」的態勢,一定程度也折射出中歐關係近期波瀾不斷的現實。
針對歐盟第18輪的對俄羅斯制裁,將部分大陸企業和金融機構列入清單,大陸商務部21日發布答記者問指出,歐盟不顧中方多次交涉和反對,一意孤行,在第18輪對俄制裁中繼續將部分大陸企業列入清單,並以莫須有的罪名制裁兩家大陸金融機構。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中歐領導人會晤預計將在7月下旬舉行,中國官媒新華社發文形容,中歐經貿關係展現強大韌性。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姚鈴指出,當前中歐經貿關係發展雖遭遇困難,但仍具有強大韌性。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當地時間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同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中方讚賞德國政府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相信德國會像中國無條件支持德國統一一樣,支持中國為實現完全統一作出的努力。要確保台海和平,就必須堅決反對台獨行徑,尤其不能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中方歡迎梅爾茨總理年內訪華,並就盡快舉行第八輪中德政府磋商達成共識。
當地時間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布魯塞爾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舉行第13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王毅呼籲,中歐作為全面戰略夥伴,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希望歐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王毅強調,中國不是美國,不應用美國走過的道路鏡像中國。中歐不能因為有差異就視為對手,不能由於出現分歧就尋求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