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汽協的搜尋結果,共82

  • 陸汽車「走出去」戰略奏效 9月出口金額增長9.8%

    陸汽車「走出去」戰略奏效 9月出口金額增長9.8%

    中新社6日報導,據大陸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9月,汽車商品進出口總額為248.9億美元,同比增長0.9%。其中出口金額210.3億美元,同比增長9.8%。

  • 陸燃油車銷量連4月增長 專家:「退場論」言之過早

    陸燃油車銷量連4月增長 專家:「退場論」言之過早

    大陸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聲量攀升背景下,被列為少數的燃油車銷量也在回暖。根據中汽協資料顯示,9月大陸乘用車國內銷量為229.9萬輛,較上月增長14.5%,也較上年同期增長11.2%。其中傳統燃油車國內銷量為100萬輛,單月成長10.9%,也較上年同期增長6.4%,並已連續4個月實現成長。大陸專家指出,市場對於燃油車的消費需求依然存在,燃油車「退場論」仍為時尚早。

  • 陸車市M型化 小型純電車崛起

    陸車市M型化 小型純電車崛起

     大陸車市競爭白熱化,呈現嚴重的M型化趨勢。最新數據顯示,9月市場上有多達338款車型銷量竟不到1,000輛,占總車款數的一半。同時,僅17款熱門車就囊括整體市場超過2成的銷量。儘管市場銷量高度集中,但受惠於政策支持與新車效應,9月整體產銷量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 陸二手車經銷商 H1逾7成虧損

     大陸新車價格戰波及二手車市場,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汽協)二手車事業部公布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二手車經銷商虧損比例上升至73.6%。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二手新能源車,僅占全部二手車交易的5.3%,仍有成長空間。

  • 陸車企挺60天帳期倡議 類股齊漲

     大陸17家車企發表「60天帳期承諾」集體行動宣言3個月後,車企和供應商之間的帳期承諾行動仍持續。中汽協15日公布「汽車整車企業供應商帳款支付規範倡議」(簡稱倡議),涉及訂單確認、交付與驗收等環節。倡議發出後,比亞迪等10多家車企發文響應,將積極履行60天帳期的承諾。

  • 終結內捲!大陸車企集體縮短供應鏈支付帳期

    終結內捲!大陸車企集體縮短供應鏈支付帳期

    為改善供應商金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15日提出倡議,中國整車企業對供應商企業的支付帳期最長不超過60天。大陸工信部負責人對此表示,倡議細化執行要求,有助於引導行業企業將帳期承諾落到實處,對促進汽車行業規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8月車企交付成績分化

    8月車企交付成績分化

     大陸各家車企陸續公布8月汽車交付成績單,數據表現分化。其中,大陸汽車龍頭比亞迪近月銷量增長停滯,形成對比的是「造車新勢力」零跑、小鵬和蔚來均創新高,三家單月交付量都超過3萬輛。預期進入「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後,交付量有望增長。

  • 大陸7月汽車銷售 年增逾14%

    中汽協11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59.1萬輛和259.3萬輛,分別年增13.3%和14.7%。2025年1月至7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823.5萬輛和1,826.9萬輛,分別年增12.7%和12%。

  • 陸釋終結通縮、價格戰訊號

    陸釋終結通縮、價格戰訊號

     大陸多年來的通縮和「內捲」價格戰問題,不斷侵蝕鋼鐵、玻璃、太陽能板等行業的利潤。外媒報導,大陸政府近期出現將採取行動,以應對長期存在的通縮壓力與價格戰的跡象。市場分析,工業產能過剩一直是大陸與貿易夥伴摩擦的根源,若能控制此問題,有望緩解貿易緊張局勢。

  • 比亞迪 傳放緩生產、推遲擴產

     在大陸車市「價格戰」背景下,25日傳出,大陸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近幾個月已放緩生產與擴張步伐,部分大陸工廠減少輪班,並推遲新增生產線計畫。知情人士透露,比亞迪放慢生產節奏,一方面是為了節省成本,另一方面則是銷售未達預期目標。

  • 陸企崛起 鯨吞外資車企市占

    陸企崛起 鯨吞外資車企市占

     隨著大陸本土汽車品牌崛起,不僅迅速攻占當地市場,更進一步出海布局,使日本、歐美等傳統外資車企大廠在大陸市場的前景愈加黯淡。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最新研究報告預估,時至2030年,大陸汽車品牌在國內的市占率將攀升至76%,而外國車企的市占率則會繼續下滑。

  • 陸今年前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增幅均超4成

    大陸新能源汽車今年前5個月產銷快速增長,年增幅均超過4成,新能源汽車銷量已占新車總銷量的44%。

  • 反內捲 陸車企聯手縮短帳期

    反內捲 陸車企聯手縮短帳期

     近日大陸政府對供應鏈融資表示關切後,大陸車企終於採取實際作為,從縮短供應商支付帳期開始,打響反「內捲」的第一槍。繼廣汽10日夜間率先表示,將以不超過60天的供應商帳期,保障供應鏈資金的高效周轉後,大陸多家車企連夜發文跟進。截至11日下午3時,廣汽、比亞迪、小米等17家主要車企發文承諾此事。

  • 陸車經銷商求生:抵制價格戰

    陸車經銷商求生:抵制價格戰

     大陸電動車市場5月底再掀「價格戰」,繼大陸官方表態擴大「內捲式」競爭整治力道後,大陸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簡稱商會)6月3日發聲,強調堅決反對以「價格戰」為主的「內捲式」競爭,並呼籲改善經銷商生存環境,解決車企轉嫁庫存問題,縮短經銷商回款週期,減輕經銷商資金壓力。

  • 反內捲 陸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堅決抵制價格戰

    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5月底再掀價格戰,中國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3日表示,全行業應以中國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大局為重,堅決抵制以「價格戰」為主要形式的「內捲式」競爭行為。

  • 價格戰殺傷力強 中汽協倡勿亂市場

    價格戰殺傷力強 中汽協倡勿亂市場

     大陸新能源車產業價格戰殺到見骨,為加大汽車行業內捲式競爭整治力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指有車企濫打價格戰,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以「不點名」方式指明就是「比亞迪」,同時,因資金鏈斷裂,比亞迪在山東最大經銷商多家門市已驚傳倒閉;而被暗指是「中國汽車業恒大」,比亞迪反擊揚言提告。

  • 比亞迪掀價格戰 工信部要管

    比亞迪掀價格戰 工信部要管

     大陸電動車巨頭比亞迪近日大幅調降多款智慧駕駛車型售價,引發市場對新一輪價格戰的擔憂。中國工業汽車協會(中汽協)5月31日發文表示,「價格戰」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衝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把產業發展帶入惡性循環,並以「某車企」點名比亞迪;隨後工信部強調,將加大汽車產業「內卷式」競爭整治力度,採取必要的監管措施。

  • 反對「內卷式」惡性競爭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重要倡議

    反對「內卷式」惡性競爭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重要倡議

    據財聯社報導,中汽協發佈《關於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近年來,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佔比已經超過40%。當前,行業整體運行呈現穩中向好態勢,市場活力持續釋放。我們也看到,一段時間以來,行業盈利水平下降,以無序「價格戰」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內卷式」競爭,是行業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產品售後服務保障、企業創新發展需要持續加大投入,而「價格戰」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衝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把產業發展帶入惡性循環。

  • 比亞迪告長城 否認車圈恒大

     大陸車市持續「內捲」惡性競爭,近期被市場稱為「捲王」的比亞迪與長城汽車,爆發口水戰。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做出「汽車業的恒大已出現,只是還沒爆」的論斷,讓汽車業負債經營的情況受到關注;遭影射的比亞迪30日反擊稱,中國主流車企不存在「汽車圈恒大」,對於危言聳聽的言論,已上報政府相關部門,將追究法律責任。

  • 陸3月汽車銷量 年增逾8%

    中汽協11日公布,3月,大陸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00.6萬輛、291.5萬輛,分別年增11.9%和8.2%。其中,電動車產銷量分別為127.7萬輛和123.7萬輛,分別年增47.9%和40.1%,電動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2.4%。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