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研院經濟的搜尋結果,共61

  • 國發會主委葉俊顯 入世經濟學者 進AI創新內閣

    國發會主委葉俊顯 入世經濟學者 進AI創新內閣

     本著經濟學者靠實力、低調作風,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葉俊顯2個月前轉換跑道,接任國發會主任委員,成為AI行動創新內閣2.0的一員。曾有過政策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借調六年的經驗,葉俊顯對產經政策及建言研究並不全然陌生,這是政院團隊會找上他的原因之一;他不熟悉的是AI內閣1.0已勾勒的政策框架,及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的人脈關係。

  • 台積電新董事葉俊顯:「TSMC+1」 助優勢  維持至多10年

    台積電新董事葉俊顯:「TSMC+1」 助優勢 維持至多10年

    國發會新主委葉俊顯,同時也代表國發基金加入台積電董事會。相對於台積電諸多大咖董事們,才有17天董事資歷的葉俊顯仍能以「TSMC+1」五個要素的簡單模型,深入解析台積電的成功關鍵,並該公司與台灣經濟發展體系緊緊相扣。這顯示出身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及、政策智庫中華經濟研究的葉俊顯,長久以來對產業經濟領域的持續研究,「TSMC+1」也經常用在他的公開演講中。

  • 找臨演扮專家 黑幫假投資詐1.2億

    找臨演扮專家 黑幫假投資詐1.2億

     竹聯幫弘仁會40歲柯姓成員,涉嫌勾結柬埔寨、大陸的詐騙機房,組成「假投資」詐團,斥資500萬承租五星級飯店會議室或婚宴廣場,找70名臨時演員扮演股市名師、投資人演出見面會、慈善晚會、簽約儀式等戲碼,誘騙18人投資,騙走1.2億元。刑事局逮捕柯嫌等17人,被害人還包括去年遭詐騙1200萬元輕生的北市內湖母女。

  • 台8月PMI47.9 近17個月新低

    台8月PMI47.9 近17個月新低

     中經院1日公布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降0.1至47.9,是2024年4月以來,近17個月最快緊縮速度,顯示在對等關稅和232條款等變數衝擊下,製造業對後續景氣態度依舊保守,短期相關數據恐難撥雲見日。

  • 葉俊顯掌國發會 傳林全推薦

    葉俊顯掌國發會 傳林全推薦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因健康因素請辭,將由前中經院長、現任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葉俊顯接任,業界透露應該是前院長林全推薦。葉俊顯27日接受電訪指出,未來推動政策面對立委有不同看法時,會努力溝通整合。

  • 人物》葉俊顯重返財經政策領域   從建言者變身規劃大將

    人物》葉俊顯重返財經政策領域 從建言者變身規劃大將

    新任國發會主委葉俊顯,在行政院內閣改組名單中,被定位「來自學術界」。現職為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但葉俊顯絕不是只在研究室做學問的學者。2018年底起的六年期間借調國家政策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先是四年半的副院長、及隨後一年半的院長職,為政府提供國家發展藍圖建言,亦要即時回應立法院的各項質詢,葉俊顯對政策建言者的角色拿捏十分洽當。

  • 石崇良升任衛福部長 前職棒球星陳義信入閣

    石崇良升任衛福部長 前職棒球星陳義信入閣

    內閣啟動改組,知情人士證實,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將去職,由現任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葉俊顯接任;之前曾傳出不願寫辭職信的衛福部長邱泰源確定下台,由健保署長石崇良升任;數位發展部長一職由現任數發部次長林宜敬升任,行政院預計明天宣布相關人事案。

  • 獨家》國發會新主委 前中經院長葉俊顯接任 明天公布

    獨家》國發會新主委 前中經院長葉俊顯接任 明天公布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以健康為由,向府院高層請辭,任期將至本周五(29日)為止,完成階段性任務。據了解,卓揆日前已徵詢相關人選,並鎖定特定總體經濟專長人選,外傳新境界智庫成員、前中經院長葉俊顯呼聲高,卓揆最快明天可望宣布。

  • 台灣2學者登諾貝爾會議!與20位經濟學巨擘齊聚德國

    台灣2學者登諾貝爾會議!與20位經濟學巨擘齊聚德國

    第八屆林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議將於2025年8月26日至30日於德國林島舉行,預計邀集約20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來自全球55個國家、近300位青年學者齊聚交流,其中台灣2位青年經濟學者脫穎而出,獲邀出席盛會,分別是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李宗憲,以及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梁斐琪。

  • 童子賢、賀陳旦都入列 238名專家學者連署「支持核三延役」

    童子賢、賀陳旦都入列 238名專家學者連署「支持核三延役」

    重啟核三公投將於23日投票,民眾黨17日舉辦百位專家學者連署挺核三記者會,揭示由238位跨領域專家簽署的「支持核三延役公投連署書」,其中包括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等人。童子賢認為,致力發展AI科技的Google、微軟、Meta等企業都在投資能源,就是因為「算力即國力」,而走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前端的台灣為什麼要落後?

  • 連賢明:農業議題恐是卡關關鍵

    連賢明:農業議題恐是卡關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14國關稅稅率,台灣不在其中,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8日表示,台灣現在處在尷尬中,川普政府應該想把日、韓和台灣一起談,放在類似的關稅區間,但不同於日、韓的政治情況,「台灣最有誠意,談判進度最前面」,但還不到美國最滿意的結果。

  • 「體感物價」居高 中研院:民眾預期房價看漲

    「體感物價」居高 中研院:民眾預期房價看漲

    消費者對物價的預期是影響物價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4日指出,根據「臺灣消費者預期與政策反應調查」,特別針對民眾對政策的反應,聚焦於民眾對房價的預期,結果顯示,民眾認為半年後的台灣房價,有3成6預期將會下跌,或與今年4月調查時差異不大,但預期半年後房價會上升的消費者將近6成,惟,其中多數認為半年後房價上揚幅度小於5%,平均預期漲幅為2.7%。

  • 川普關稅最後通牒》中研院:台今年GDP估增2.93%

    川普關稅最後通牒》中研院:台今年GDP估增2.93%

     川普關稅新稅率陸續公布的關鍵時刻,中央研研院經濟研究所4日發布2025年臺灣經濟情勢總展望的修正,預測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93%,預測值的基本情境,包括:1、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9元,2、台灣被課徵對等關稅為15%~20%,加上232關稅維持現況,即部分項目列入課徵10%關稅。

  • 中研院:民眾房價上漲預期難消

     中央銀行及多個部會透過政策減緩房價上升,今年年上半年整體房價顯著鬆動,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最新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中長期房價上漲的預期「不易消除」,民眾預期半年後房價會上升的消費者將近6成,認為三年後房價仍會上升有7成1。

  • 台幣若到28 中研院:GDP剩2.54%

    台幣若到28 中研院:GDP剩2.54%

     新台幣強勢升值,外銷產業叫苦連天,中央研究院經濟所4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預期今年台灣GDP(經濟成長率)為2.93%,較去年底預估值下修0.17個百分點,但若新台幣升到28元,就只剩2.54%。中研院經濟所副所長楊淑珺表示,推動新台幣強勢的背後,除了台灣強勁的出口,關鍵在於市場對美元後市看貶的預期。

  • 「體感物價」居高 中研院:民眾預期房價看漲

    「體感物價」居高 中研院:民眾預期房價看漲

    消費者對物價的預期是影響物價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4日指出,根據「臺灣消費者預期與政策反應調查」,特別針對民眾對政策的反應,聚焦於民眾對房價的預期,結果顯示,民眾認為半年後的台灣房價,有3成6預期將會下跌,或與今年4月調查時差異不大,但預期半年後房價會上升的消費者將近6成,惟,其中多數認為半年後房價上揚幅度小於5%,平均預期漲幅為2.7%。

  • 關稅變數多 我PMI指數再陷緊縮

    關稅變數多 我PMI指數再陷緊縮

     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的6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再度回跌陷入緊縮,指數下跌至49.6。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對等關稅豁免期將至、供應鏈移轉,以及新台幣匯率走升等因素,增添廠商營運不確定性,評估景氣能見度的製造業未來展望指數,6月亦回跌至39.8,連續第三個月緊縮。

  • 製造業接單與生產更保守  6月台灣PMI跌回至49.6

    製造業接單與生產更保守 6月台灣PMI跌回至49.6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90天將於7月8日屆滿,製造業考量交期與航運不確定性,業者接單與生產相對保守,中經院1日發布6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再度回跌陷入緊縮,指數下跌1.4個百分點至 49.6;廠商對景氣能見度觀察的「未來展望指數」,亦回跌 1.1 個百分點至 39.8,連續第 3 個月緊縮。

  • 外匯市場現怪象 學者:央行可揭露匯率目標區

    外匯市場現怪象 學者:央行可揭露匯率目標區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30日收盤前狂貶7.22角,回到29.902元。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多位經濟學者認為,在6月30日對新台幣匯價作價,外界都明白時點上它對企業財報、壽險業會計帳的必要,但29.9的價位會不會對明天7月1日台幣匯價續貶有效?「實際上金融業者都心知肚」。

  • PMI、NMI、今年GDP成長預估... 台灣H2經濟預測 本周熱點

    PMI、NMI、今年GDP成長預估... 台灣H2經濟預測 本周熱點

     今年的經濟情勢完全受制於川普關稅新政,最新挑戰來自7/9的對等關稅寬限期將屆,本周多家機構規劃發布最新景氣調查、經濟預測修正,也將針對兩種情境進行預判:一是現階段AI剛性需求滿單、但非資通訊業控制匯損是否停止接單;另一是整體廠商擔心對等關稅延長賽,看不到未來的景氣能見度。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