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華鯨豚協會的搜尋結果,共42筆
澎湖離島吉貝嶼北側沙灘今(29)日一早發現一隻稀有僞虎鯨擱淺在北側沙灘死亡,但因「遺體」尚屬新鮮,保育人員判斷具解剖研究價值,澎湖縣政府同意由中華鯨豚協會派員前往剖檢採樣,現場目前由岸巡吉貝安檢所協助以毛巾和帆布等掩蓋暫置,待中華鯨豚協會下午前往採樣,釐清死因。
國泰金控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舉辦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24日起連續三日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展出。
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連續3日在高雄舉辦至10月26日截止。國泰金(2882)總經理李長庚親赴高雄參與,適逢《巴黎協定》生效10週年,他觀察到多國政府、企業持續展現積極作為,而金融力量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源頭融資以及商品化進行,有效帶動產業更為投注因應氣候變遷。
國泰金控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舉辦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24日起連續3日(至10/26)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展出。
國泰金控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舉辦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24日起連續3日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展出。
為提升鯨豚救援能力,基隆市政府與中華鯨豚協會共同啟用八斗子岸置中心水泥鯨豚救援池,這處救援池由協會發起民間募資,集結1650名關心海洋生物人士的資金設立,透過強化救援設備,提供專業照護,並推動海洋教育與志工培訓,期盼為海洋生物保護邁向永續發展的新階段。
深信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元大人壽以「數位新生活、永續新未來」為主題,於北、中、南三地舉辦幸福家庭日,共有逾千名員工及眷屬參與,透過闖關遊戲,共同感受公司數位轉型與永續經營成果與願景。
宜蘭縣蘇澳鎮嶺腳沙灘27日下午傳出鯨豚擱淺事件,經岸巡人員及民眾合力協助,並由中華鯨豚協會、縣府農業處人員趕抵現場救援,最終因母鯨傷勢嚴重、幼鯨仍在哺乳階段,野放成功機會極低,經專業評估後,兩隻鯨豚均以人道處理,讓人不勝唏噓。
宜蘭縣嶺腳沙灘昨(27)日下午傳出鯨豚擱淺事件,經岸巡人員及民眾合力協助,並由中華鯨豚協會、縣府農業處人員趕抵現場救援,但最終因母鯨傷勢嚴重、幼鯨仍在哺乳階段,野放成功機會極低,經專業評估後,兩隻鯨豚均進行人道處理,讓人不勝唏噓。
今年4月有民眾在基隆市大武崙沙灘發現一隻受困在海洋廢棄物及漂流木之間的綠蠵龜,經通報後,綠蠵龜送往中華鯨豚協會進行安置,經過3個多月的細心治療及照護後,日前成功在大武崙沙灘野放,現場60餘民眾也開心目送牠回到海洋家園。
國泰人壽第四屆健走公益活動「2025國泰步步攻億走」今年再創佳績,吸引近40.7萬名民眾與企業員工踴躍參與,參與人數成長近50%,總步數更達到1,082億步,首度突破千億大關,較去年成長50%。國壽也將依承諾捐出800萬元公益基金,攜手中華鯨豚協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新生永續顧問公司與坪林在地茶農,從海洋到土地,推動三大永續行動,實踐「用每一步創造改變」的信念,將「個人健康行動」擴展為「社會永續影響力」。
6月8日世界海洋日,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6月8日及6月16日世界海龜日前夕委託中華鯨豚協會辦理「新北市鯨豚、海龜保育教育系列課程」,目前已報名截止,每場次25名學生參加,共計50名,教導學生鯨豚、海龜生態知識、擱淺案例分享及新北市海洋保育教育園區導覽,藉由本課程,讓小朋友從小培育海洋保育野生動物意識。
離岸風電第3-3選商草案將於近期公布,不過西部海域已擠滿許多風場,與原先漁民、蚵農甚至生態相互影響,對此環團今(3)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落實「先遠岸、後近岸」的政策方向,全面停止在彰化航道與南北通行航道以東海域的風場開發,並加速領海外設置離岸風電之法制作業指引。
新北市動保處今年4月間接獲海巡署通報,貢寮區馬崗漁港廢棄九孔養殖場內發現海龜受困。經派員到場勘查,確認為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綠蠵龜」。動保處聯合中華鯨豚協會、海巡署及海洋保育署組成聯合救援小組,成功救出後送往新北市海洋保育教育園區醫療照護,17日在金山老街海邊沙灘野放。
新北市動保處統計,2024年全市動物救援案件共計1萬9997件,而野溪、水圳及大排等地點,須攀爬、涉水進行救援任務,則約有50件,受困於高架橋、大樓及深坑等處高空救援案件近200件。攀岩走壁救援已成為工作日常,動保處動保員共計80名,女性動保員42名,佔52.5%,外勤救援工作不分男女,全天候救援動物不中斷,8所動物之家的同仁們也盡最大的努力照護,守護牠們的生命健康與安全。
第四屆「台灣海洋家族聯盟」會議日前於花蓮遠雄海洋公園舉辦,集結國內海洋相關領域公私機關共同結盟,為全國海洋文化、教育一同努力,更邀請學童們參與體驗海洋科普示範教學,遠雄海洋公園也藉由多元方式,展示與海洋共樂、共育、共生的新連結。
中華鯨豚協會近日指出,彰濱工業區外海發現白海豚,並且進入大型海洋工程範圍,但海事工程的施工戒護船卻直接朝著前方的白海豚而去,船隻直接駛入白海豚的游動範圍,要求環境部應針對海龍離岸風電違反環評承諾進行裁罰,環境部長彭啟明19日受訪時表示,只要有破壞環境或驚擾生態,一定會嚴格執行並監管。環管署官員強調,違反環評承諾最重可依環評法處150萬元罰鍰。
台灣海洋竟然成為屠殺場!中華鯨豚協會於2023年5月3日接獲通報,有一頭海豚擱淺在桃園許厝港岸邊沙灘,救援人員與海巡獲報趕往救援,仍不幸死亡。但保育人員解剖後卻赫然發現,該頭鯨豚頸椎與頭部右側各中1槍,並取出兩個鋼珠彈,研判是因嚴重槍傷導致擱淺死亡。這起罕見槍殺鯨豚案,經鯨豚協會在臉書揭露後引發震撼。
新北市動保處長期輔導野柳海洋世界轉型成海洋保育教育場域,推廣海豚科普知識,並當鯨豚、海龜擱淺時提供第一線及時協助;動保處與野柳海洋世界合作,今(12)日起連續3天提供新北市民門票半價優惠,讓民眾能近距離了解海洋生物,提供適合男女老少休閒的教育場域。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有時會出現受傷鯨豚擱淺,近期中華鯨豚協會接獲有大型鬚鯨擱淺於龜山島北側,經人員登島採樣比對,確定是世界第2大的海洋哺乳動物「長須鯨」,成為台灣首例有完整個體的長須鯨擱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