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風症狀的搜尋結果,共37

  • 打嗝不止恐是腦幹缺血警訊 醫:合併3症狀速就醫

    打嗝不止恐是腦幹缺血警訊 醫:合併3症狀速就醫

    一名年逾60歲男子因打嗝不止,之後出現劇烈眩暈並導致步態不穩,經檢查確診為腦幹缺血,屬於腦血管疾病之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兼任主治醫師邱詡懷提醒,若打嗝合併眩暈、步態不穩、聲音沙啞或吞嚥困難,千萬不要只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可能是腦幹缺血的早期警訊。

  • 《步步驚心》劉松仁淡出8年76歲近照曝 昔傳中風暴瘦、口齒不清

    《步步驚心》劉松仁淡出8年76歲近照曝 昔傳中風暴瘦、口齒不清

    香港資深男星劉松仁出道逾50年,演出過《步步驚心》、《京華春夢》、《鹿鼎記》等影視作品,紅遍兩岸三地。不過,他先前傳出中風,導致身形消瘦、行動不動、口齒不清等症狀,而日前迎來76歲生日的他,淡出演藝圈8年的近況也隨之曝光。

  • 腳抖不停不是老化!7旬翁竟是「非典型中風」 醫曝徵兆

    腳抖不停不是老化!7旬翁竟是「非典型中風」 醫曝徵兆

    台中市75歲詹姓男子,最近走路時常感覺左腳抖個不停,還伴隨無力感。家人原本以為只是老化或神經退化,沒特別在意,但1周下來症狀沒好轉,帶他到衛福部豐原醫院檢查,竟確診是「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神經內科洪朝賢醫師指出,單側肢體抖動常被誤認為帕金森氏症或其他疾病,實際上也可能是非典型中風表現。他提醒,治療關鍵在於「黃金3.5小時」,並呼籲高風險族群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定期檢查及戒菸限酒來降低中風風險。

  • 奇美5年救381人零後遺症

    奇美5年救381人零後遺症

     腦中風黃金搶救時間僅3小時,奇美醫院2020年起推動「院內中風緊急應變護理師」,只要院內病人出現疑似中風症狀,不論身處哪一科病房,即刻通報「院內中風緊急應變護理師」到場,讓中風救治無死角、無斷點,迄已救治381名病人,達成零後遺症的康復目標。

  • 5旬男洗腎後突中風 奇美醫院「這群護理師」即時救援立大功

    5旬男洗腎後突中風 奇美醫院「這群護理師」即時救援立大功

    台南1名51歲男子長期飽受糖尿病與末期腎病所苦,需規律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日前左臉蜂窩組織炎住院中,卻在洗腎量體重時,突然感覺左腳沒力且嘴角歪斜,奇美醫院護理人員察覺「可能中風了」,啟動「院內中風緊急應變護理師」,診斷男子為缺血性腦中風,成功在黃金時間內完成急救,男子現也已順利出院。

  • 心臟黏液瘤致中風 微創手術救命

    心臟黏液瘤致中風 微創手術救命

     六旬婦人突發右側肢體癱軟,家人原以為是中風緊急送醫,台中慈濟醫院醫療團隊執行一連串神經影像與心臟血管檢查後,意外找出真正元凶不是一般的血管性中風,而是一顆超過5公分、長在左心房的心臟黏液瘤。婦人接受微創開心手術,成功切除腫瘤,順利康復出院。

  • 37歲男跌倒竟是腦中風 醫師把握黃金4.5小時 取栓搶命

    37歲男跌倒竟是腦中風 醫師把握黃金4.5小時 取栓搶命

    37歲的朱先生被家屬發現從樓梯跌下,送醫後發現病人出現眼歪嘴斜及左側肢體無力症狀,經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急性右側中大腦動脈栓塞。患者經緊急接受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並進行「腦中風經動脈取栓手術」清除血栓後,皆復原良好,已能恢復正常生活。

  • 中風4大高危險群 醫曝預防法則

    中風4大高危險群 醫曝預防法則

     台灣每年有數萬人罹「腦中風」甚至喪命,中醫師指出,中風並非「突如其來」,常是慢性病控制不佳、不良生活型態累積所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4類患者為高危險群,平時應積極治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或透過服用中藥,達到中風預防及恢復效果。

  • 主動脈剝離手術 百歲爺爺挺過了

    主動脈剝離手術 百歲爺爺挺過了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團隊近期完成一項高難度的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成功為一位年屆百歲的病人進行治療。醫療團隊運用關鍵的血管吻合技術,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風險,歷經8小時奮戰,病人不僅在極高風險下倖存,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甚至能以輪椅推著家人行走,創下全台A型主動脈剝離手術最年長成功案例。

  • NBA》帕波維奇宣告不再執教 續留馬刺擔任籃球事務總裁

    NBA》帕波維奇宣告不再執教 續留馬刺擔任籃球事務總裁

    《ESPN》權威記者查拉尼亞3日凌晨爆料,籃球名人堂教頭帕波維奇確定不再擔任馬刺總教練工作,轉而擔任馬刺籃球事務總裁,他從1996-97年球季開始出任馬刺教頭,擁有史上最多的例行賽1422勝紀錄,且幫馬刺奪下5次總冠軍,也曾3度獲選年度最佳教練,跟唐尼爾生、萊里並列史上最多。

  • 8旬嬤眼歪嘴斜、意識不清 把握黃金救援期送醫 1手術搶命

    8旬嬤眼歪嘴斜、意識不清 把握黃金救援期送醫 1手術搶命

    85歲的蕭姓阿嬤日前突然眼歪嘴斜、意識不清,家人將她送往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確定是腦內大動脈阻塞的缺血性中風,經進行動脈內取栓術(EVT)手術,不再眼歪嘴斜,語言功能也慢慢恢復,醫師呼籲如有中風症狀,快速送往有動脈內取栓術的醫院,不要捨近求遠,避免錯過黃金救援時間。

  • 失能比近6成 搶救腦中風 把握黃金4.5小時

    失能比近6成 搶救腦中風 把握黃金4.5小時

     衛福部統計,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排名第4,台灣每年新增約3萬名腦中風病人。醫師指出,腦中風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腦中風病人的失能比例接近6成,但許多民眾對腦中風的徵兆並不清楚,若出現肢體無力、口齒不清或臉部表情不對稱等症狀,應提高警覺,儘速撥打119送醫。

  • 陳菊腦血管阻塞 醫示警:突冒5大症狀不能拖

    陳菊腦血管阻塞 醫示警:突冒5大症狀不能拖

    監察院長陳菊日前感冒就診,同時安排例行健檢,高醫今(27)日表示,檢查發現她右腎有顆3.5公分腫瘤,隨即手術治療;但在出院前突右下肢無力,確認是左側腦血管阻塞,所幸黃金時間內進行妥善處置,危機及時化解。醫師指出,腦中風的症狀會突然表現在人體的5種功能上,包括運動、視覺、言語、感覺,以及意識,只要任何一種症狀出現,務必盡快送醫以免延誤病情。

  • 救護小妖精來了!消防正妹呼籲小心寒流腦中風 請牢記「FAST」

    救護小妖精來了!消防正妹呼籲小心寒流腦中風 請牢記「FAST」

    近日氣溫驟降、冷鋒侵襲高雄之際,高雄市消防局呼籲民眾加強自身保暖,尤應關切家中有年長者的身體健康。溫度急跌之際,亦易引發各種健康問題,其中又以中風等突發性事件最令人心驚,建議民眾應保持警戒並熟記「FAST」的簡明判別法。

  • 凌峰爆2度中風!不只嘴歪眼斜 8症狀易忽略

    凌峰爆2度中風!不只嘴歪眼斜 8症狀易忽略

    79歲資深藝人凌峰(王正峰)於12日爆出二度中風返台治療。而他在2021年因腦出血引發中風,起初還以為只是感冒頭痛,就醫才發現病灶,所幸後來成功脫險。談及中風徵兆,很多人都會想到嘴歪眼斜、手腳麻木無力等明顯症狀,但也可能以8種不易被察覺的症狀來表現,像是間歇性跛行、嚴重暈眩、視力模糊等,不可不慎。

  • 天冷中風高危險群要注意!醫提3徵兆出現立即送醫

    天冷中風高危險群要注意!醫提3徵兆出現立即送醫

    隨著氣溫驟降,冷風易導致血管收縮,進而引發血壓升高,增加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徐仁佑醫師指出,研究顯示低溫與腦出血型中風具有高度相關性。當氣溫低於攝氏20度時,心房顫動引發血栓所造成的栓塞性中風風險亦顯著升高。徐仁佑提醒,民眾在寒冷天氣中要特別注意保暖及健康管理,降低相關疾病風險。

  • 移民署響應世界行善日 攜手賽珍珠基金會助罕病新二代家庭

    移民署響應世界行善日 攜手賽珍珠基金會助罕病新二代家庭

    每年11月13日是世界行善日(World Kindness Day),著重於仁慈行善的積極力量,移民署昨(12)日與財團法人台灣賽珍珠社會福利基金會一起響應世界行善日,協助以銷售螺絲及家用五金起家的誠毅股份有限公司,代轉其捐助慈善款項新台幣10萬元予罕病新住民二代駱小妹家,希望以轉動行善的螺絲力量,鼓勵大家跨越種族、宗教、政治的分歧共同行善,為社會貢獻一份心力。

  • 起床左手麻 一查竟心梗併發中風 早有2跡象卻忽略了

    起床左手麻 一查竟心梗併發中風 早有2跡象卻忽略了

    一名42歲男子於某天早上起床時,突感到左手麻木,在家人的勸說下而就醫,結果一查竟是心肌梗塞併發中風,立刻接受緊急治療。醫師表示,其實男子早在1周前就有感覺胸悶和喘,但自認無礙就忽略了,實際上這些症狀已是心肌梗塞的前兆。

  • 潛水安全不容忽視!墾管處與專業醫師攜手 提升潛水醫學知識

    潛水安全不容忽視!墾管處與專業醫師攜手 提升潛水醫學知識

    隨著水域活動愈來愈發展,許多潛水愛好者選擇到美麗的墾丁潛水,水域活動的安全更顯重要。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萬德福潛水公司15日晚間在生態研習中心辦理公益講座,邀請國軍左營海軍總醫院潛水醫學科林冠宏醫師講授「潛水環境下的運動醫學」,專業實用的課程吸引潛水教練、潛水員近百人,互動熱烈。

  • 搶救腦中風2迷思 醫示警:吞降血壓藥很危險

    搶救腦中風2迷思 醫示警:吞降血壓藥很危險

    腦中風是引起國人死亡的重大急症之一,但很多人仍對其治療存在著不少迷思。神經內科醫師鄔定宇就指出,當發生腦中風時,千萬別進行手指頭放血或吞降血壓藥,恐適得其反。其中他提到,若立刻服用降血壓藥,恐令相對缺血區的神經細胞死得更多,使中風範圍擴大,非常危險。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