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主權評的搜尋結果,共64筆
歐洲股市周一收在明顯上揚;此前對美國銀行業穩定性的擔憂有所緩解,以及美國總統川普的最新言論,緩解了貿易緊張情緒,都鼓勵了投資人轉向風險資產。
受到美國關稅影響,印度今年來表現震盪,但隨著關稅議題的降溫,投信法人預期,指數未來仍有機會隨著企業獲利成長而逐步回升,加上印度每年雨季過後大約9月也是消費旺季開始,民間消費力道加大,同時也會反應在企業獲利上,有機會帶動股市表現,建議投資人可隨時關注並適時定量布局印度基金。
財務條件長期不佳、卻是台灣債市最大發行人的台灣電力公司,國際信評機構惠譽授與AA/AAA(twn)/展望穩定的最高等級信評,與台灣的主權評等相同,反映其獲得政府支持的可能性很高。隨2024年電價上調及燃料價格下降,獲利率逐步恢復,台電EBITDA利潤率從2022年的-22.5%顯著回升至2024年的8.9%,惠譽預估2025~2028年間回升至11.2%~14.2%,綜合評斷,2025年至2028年期間不會進行電價調整。
法國從下週起,將面對一系列關鍵的主權債務評級審查,被調降信用評級的風險正在上升。此前由於債務削減計畫沒有能獲得反對黨支持,法國政府可能在下周一輸掉信任投票。
在AI相關需求帶動出口、企業提前拉貨等正面因素推升下,國際信評機構近期紛紛上調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預估。然而,機構也同步示警,台灣經濟仍面臨全球貿易放緩、AI熱潮降溫、地緣政治升溫與金融市場波動等多重下行風險。其中,中華信評特別指出,動盪的資本市場恐使融資管道受限,外匯波動亦可能衝擊未避險的美元曝險部位。
惠譽信評26日表示,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4%、明年則放緩至2.7%,並且提出3大風險,可能造成台灣經濟成長率趨緩,包含台灣主要貿易夥伴的成長大幅放緩;全球人工智慧(AI)支出熱潮需求減弱,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和美國貿易策略的不確定性。
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的籌編,行政院規劃共需舉債約近3千億元,加上特別預算將近4千億元,且歲出入差短恐出現近十年來新高。基於國家赤字、政府債務,是全球三大信評機構對於個別經濟體之主權評等的關鍵因素,惠譽信評亞太區主權評等分析部門主管Sagarika Chandra26日在本報專訪中表示,「相信」台灣官方會繼續保持謹慎,政府擴大舉債會用累積的財政儲備,為額外的支出需求提供部分資金,並謹慎限制債務增加。
美股AI概念股龍頭輝達,股價周一帶量反彈,全日成交額高達235.95億美元,高居美個股第一,帶動與AI基建相關的「NYSE FactSet美國電力基建息收指數」周一同步收漲1.33%,漲幅優於周一美股費半(0.41%)、標普500(-0.65%)表現,也激勵追蹤該指數的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ETF19日開盤來買氣勢如破竹,盤中股價一度大漲逾3%,最高價觸及11.75元,再創掛牌以來歷史新高。
美股AI霸主輝達週一帶量反彈成交額達235.95億美元,高居美股第一,帶動與AI基建相關的「NYSE FactSet美國電力基建息收指數」週一同步收漲1.33%,追蹤該指數的ETF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今(19)日開盤以來買氣旺,盤中股價一度大漲逾3%,最高觸及11.75元寫掛牌以來新高,且盤中市價一度溢價逾2%。
近年台日雙方經貿往來密切,本國銀行積極搶進日本市場。金管會25日表示同意國泰世華商業銀行申請設立日本東京分行及福岡出張所。根據銀行局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國銀在日本共設有10家分行、1家子行、1家代表人辦事處,以及3家出張所。
為滿足台資企業跨境金融需求,擴大亞洲布局,國泰世華銀行(下稱:國泰世華)今(25)日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核准申設日本東京分行與福岡出張所。首度將金融版圖延伸至日本,將海外營業據點拓展至第13個地區,海外據點達70處。此舉可望強化跨國服務能量,期許成為台、日經貿發展最佳戰略夥伴,朝向亞洲區域銀行目標前進。
美國債信遭降評,吹皺市場一池春水,也讓債券投資人今年以來備感壓力。但中國信託投信2日指出,美債降評不影響公司債評級變化,且美國經濟體質仍穩健,投資等級公司債具防禦性與收益性,在高利環境下仍是值得布局的好標的。
美國債券市場近期劇烈震盪,殖利率飆高,加上信評機構下調美國主權評等,避險資金紛紛尋找替代投資標的,資金加速流出美債。法人強調,券種雖不同,但分散布局、精選債種是共識,近期美債殖利率於高檔區間震盪,詢問海外債券與非投資等級債券的配置及相關問題明顯增。
在中美關稅戰休兵期間,國際信評機構穆迪26日宣布,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A1」和負面展望不變。中國財政部隨後回應,穆迪作出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穩定的決定,是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的正面反映。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摘除美國3A頂級信評,「拋售美國」(sell U.S.)風潮再起,資金從美國資產撤出,新興市場股票成了投資新亮點。美國銀行預言,「下一波牛市」在新興市場。
川普4月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全球市場情緒陷入恐慌,境外基金在台規模也大受影響。根據基金資訊觀測站統計,4月境外基金類型多呈淨流出,僅貨幣市場型基金仍維持淨流入,顯示避險情緒濃厚,當月整體境外基金淨流出352.6億元,以固定收益型基金淨流出214億元最多,股票型基金淨流出198.5億元。
美股分析:
評級機構穆迪調低美國主權評級,嚇散美股期貨亞洲時段急跌,但中國工業增加值好過預期,令港股19日曾挫近300點後跌幅大縮,力守十天線(現處23,136點),但恒指仍連跌三日,累計跌307點或1.3%,科指也連跌第三日,共跌2.4%。
美國與主要國家的對等關稅談判正進行中,公股銀觀察,各國或採反制措施或磋商,但都將對全球貿易及產業供應鏈造成影響,因此現在更要強化風險控管,避免風險快速增加時難以因應,除強化支持企業外,對關稅戰風險承擔能力較弱的授信戶,將適度調整授信條件,主要包含提高擔保比率、減少授信額度、酌以提高利率等三項措施。
標準普爾(SP)於21日發布2024年我國主權信用評等報告,與去年4月報告相同,維持「長期」信用評等於「AA+」,展望穩定,並肯定央行貨幣政策表現,台灣已連續兩年維持在「AA+」評等,央行引述標普報告指出,標普認為政治緊張雖持續對台灣信用評等造成壓力,但不致阻礙台灣具高度競爭力的製造業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