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亞洲區間航線的搜尋結果,共42筆
萬海航運在21日海外線上法說會強調兵貴神速,將緊盯川習會貿易關稅談判與供應鏈轉移變化,彈性調整運力搶商機,31日起攜手長榮、陽明,新增華北直航印尼航線,因應中國與東南亞雙向貿易活絡。
中國黃金周後復工迎來船公司大吹漲風,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在10日跌深反彈4.12%至1,160.42點,終止連四跌,由歐洲線領漲近100美元、漲幅9.99%,地中海線、美東線、美西線上漲4.92%、2.81%、0.55%,供應鏈移轉新興航點連袂漲,中南美(曼薩尼約)、南美(桑托斯)、中東(波斯灣杜拜)航線分別上漲23.06%、14.67%、15.66%。
中國節後復工迎來船公司強力吹漲風,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今(10)日報價戲劇化跌深反彈4.12%至1,160.42點,終止連四跌,由歐洲線領漲近100美元、漲幅9.99%,地中海線、美東線、美西線分別上漲4.92%、2.81%、0.55%,帶動供應鏈移轉新興航點跟著漲,中南美(曼薩尼約)、南美(桑托斯)、中東(波斯灣杜拜)航線分別大漲23.06%、14.67%、15.66%。
貨櫃海運三雄長榮、陽明、萬海9日同步公告9月營收,受到國際海運市場運價持續下修的影響,三雄連續兩個月營收呈年月雙減。陽明表示,航運市場短期內運價走勢,將視中國市場黃金周後復工、拉貨力道而定。
陽明海運25日法說會強調,關稅、地緣政治兩大變數,影響全球海運市場走向。因為關稅戰,客戶提早拉貨,今年淡季提早,上海貨櫃運價指數SCFI 19日已跌至今年最低點,展望第四季壓力大、不樂觀,歐美主要航線進入傳統淡季,加上美中關稅協議遲未定案,市場觀望情緒濃厚,預期出貨動能偏弱。
全球海運巨頭持續增加運力、新開航線,搶進一級戰區亞洲區間市場,運價戰一觸即發。根據Alphaliner統計,自去年8月至今年8月,船公司投入亞洲區域運力(不含各國內貿運輸)年增約13%、高達240萬TEU,今年以來累計增加20條以上新航線,一些專營亞洲區間航線的新興船公司大量冒出頭。業界粗估,亞洲區間市場聚集逾70家的活躍大小船公司。
陽明海運旗下全資子公司鴻明裝卸18日與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簽署高雄港第70號貨櫃碼頭20年續租合約。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表示,新碼頭預估每年可穩定處理55萬至60萬TEU裝卸量,除挹注高雄港貨櫃進出口量外,更能與現行高雄港第六貨櫃中心第108~111號碼頭搭配,發揮雙碼頭作業綜效,為陽明海運鞏固全球航線服務網絡競爭力,完善長短線及轉運之貨儎運輸需求。
陽明(2609)全資子公司鴻明船舶貨物裝卸承攬股份有限公司今日與臺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簽署高雄港第70號貨櫃碼頭20年續租合約,透過鴻明裝卸與港務公司以長約合作續租第70號貨櫃碼頭,除確保陽明穩定亞洲區間航線靠泊及裝卸服務外,更代表陽明海運集團深耕高雄決心,後續將持續更新優化碼頭作業機具、建構高效率碼頭作業服務,以鞏固陽明航線服務競爭力。
萬海航運29日股東會通過配息3.5元,總計發放約98億元回饋股東。展望下半年,萬海表示,今年美國線長約合約價年成長3至4成,有助於營運穩定增長;美中暫緩關稅中國大陸重啟出貨,海運艙位需求大增,牽動其他航線運價上漲,將審慎調整航線布局,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萬海航運29日召開股東常會,總經理謝福隆表示,美中經貿會談後,大陸重啟出貨已使海運艙位需求大幅增加,連帶牽動其他航線運價呈上漲趨勢,以5月23日公布SCFI指數為1,586點為例,相較於上周1,479點,增加107點(+7.23%),除美國線持續上漲外,歐洲、波斯灣航線也是,萬海將審慎調整航線布局,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萬海(2615)今天召開股東常會,會中通過113年度財報與盈餘分配案,萬海去年合併營收1,617億元,年增達61%,稅後淨利為474億元,較前一年度虧損大幅增加,顯示公司在市場波動中仍能靈活調整策略、穩健獲利,每股盈餘16.89元。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5元,總計發放約98億元;此外,因應法規,股東會中亦通過修訂公司章程的員工酬勞分配機制,強化員工激勵制度。
美國總統實施對等關稅前的拉貨威力驚人,貨櫃三雄第一季財報報喜,長榮大賺超過一個股本,已是連續四個季度獲利超過一個股本,每股盈餘12.64元;萬海第一季獲利年增88.88%,成長最多,每股盈餘3.11元;陽明即便獲利年減17.09%,每股盈餘仍有2.23元。三雄今日股價上演慶祝行情,尤以長榮漲近半根停板表現最佳。
貨櫃三雄公布第一季財報,長榮(2603)賺進一個資本額,也是連續四個季度獲利超過一個股本,每股盈餘12.64元;萬海(2615)第一季獲利年增88.88%,成長最多,每股盈餘3.11元;陽明(2609)獲利年減17.09%,每股盈餘2.23元。
隨著美中貿易戰達成初步協議,雙方貿易有望恢復,激勵航運類股走勢,萬海(2615)13日以漲停價開出,收在92元,上漲4.66%。外資持續布局萬海,5月買超2.7萬張,累計今年以來買超9.3萬張。
美中關稅戰休兵,萬海航運13日指出,關稅戰議題導致美線貨櫃運輸暫緩及遞延,但在雙方發布聲明同意暫時調降相互的高關稅,且將建立機制,繼續進行協商,可以預期中國大陸重啟出貨將使海運艙位需求激增。近期航運市場,仍受到區域地緣政治衝突及國際匯兌等不確定因素干擾,將審慎調整航線布局,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美中關稅戰休兵90天,新一波關稅空窗期即將湧現,市場看好未來三個月內中國對美國出口貨物將開始出現搶運潮,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 (2609)、萬海(2615)將成最大受惠者,聞訊,萬海(2615)直接以跳空漲停開出,陽明亦一度觸及漲停,長榮雖然漲勢較為溫吞,但也一度兵臨漲停城下,來到238元、差1元漲停的位置。
貨櫃三雄4月營收出爐,受到美國對全球祭出關稅戰影響,營收都較3月下滑,業者指出,終端市場需求對下半年存在相對正向,仍須觀察地緣政治及關稅戰影響。
貨櫃海運三雄站在關稅海嘯第二排感受日漸強烈,長榮、陽明、萬海4月營收同步月減,長榮、陽明受到歐美市場需求放緩拉低運價影響,開始出現同期年減現象,唯有萬海受益亞洲區間營收占比高,價量成長帶動下,4月營收逆勢年增。
萬海航運(2615)今(9)日公告今(2025)年4月合併營收114.38 億元,月減2.94%、年增13.16%,受到4月工作天數少一天影響;累計前四月營收485.28億元、年增28.63%。
中美關稅戰反轉全球海空運,原來貨量最大的中美航線急凍,反觀中國到歐洲、亞洲區間航線等「非美」航線異常熱絡。貨代業者中菲行總經理邱鈞榮22日表示,各國廠商因應赴美高關稅,積極開拓美國以外的第二市場,可見到中國到亞洲雙向貨量增加,亞洲到歐洲貨量攀升,中國到非洲、大西洋的貨量也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