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本友善的搜尋結果,共52筆
交通部公路局今年參加美國謬思設計大獎評比競賽,以「新中橫公路-公路與山林的永續共生」榮獲「2025景觀設計-交通廊道景觀類-金獎」肯定。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5年8月19日率市府團隊前往龜山區,出席「2025年桃園市市長訪視基層龜山區座談會」。張善政表示,龜山區近年發展快速,公共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其中桃園捷運棕線、青線及銀線等重大建設更是龜山發展核心動力。
桃園市新屋區永安國小暨永安國中通學廊道改善工程4日完工,該工成落實循環經濟理念,道路鋪面採用全再生瀝青混凝土、環保高壓磚等,避免生態破壞。桃園市長張善政上午表示,工程上新的創舉,希望保障學童上下課的安全,也能將工程工法做到越來越先進,同時顧及環保。
桃園市道安改善狀況曾被交通部點名改進,雙方一度隔空交鋒。交通部今邀桃園市政府赴中央分享交通安全改善作為及成果,桃園不僅人口增幅冠居全台,汽機車數量也上升,道路擁擠程度六都第三。桃園市交通局表示,行人事故死傷自2022年起已逐年降低,正多管齊下透過執法、工程及教育宣導面改善交通安全。
桃園近年力推人本示範道路,但卻引民怨,像是中壢龍慈路人行道拓寬卻壓縮道路空間,引發大小車爭道車禍頻傳,議員梁為超感嘆政策立意良善卻「離人民很遠」。市府坦言道路路幅縮減是希望汽機車不要併排走、轉彎區增大也是希望駕駛減速,但用路人觀念仍未改導致車禍增,允諾會加強宣導和地方溝通。
桃園市長張善政率領市府團隊13日與台灣軌道經濟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政源一行考察JR中央線軌道建設與沿線開發,前往分別代表不同車站發展型態的國立站、武藏小金井站以及吉祥寺站參訪,了解新舊商圈融合串接與場站商業空間利用,為桃園軌道經營運作借鏡。
新竹市政府致力改善校園周邊交通與通學環境,其中,「水源國小校園周邊及行車安全道路改善工程」30日完工啟用,嶄新的通學步道兼具安全、美感與綠意,以人為本打造步行友善的通學廊道,讓學童上學更加安心、家長更加放心。
桃園市積極推動學童安全通學環境,高原國小通學廊道改善工程4月30日正式完工,為學童打造更安全、友善的步行空間。桃園市長張善政10日視察完工表示市府將持續推動學童通學廊道優化,致力提升行人安全。
桃園市政府積極推動學童安全通學環境,高原國小通學廊道改善工程於4月30日正式完工,為學童打造更安全、友善的步行空間。桃園市長張善政14日前往視察完工現況,並表示市府將持續推動學童通學廊道優化,致力提升行人安全。
桃園道安屢遭交通部點名,部長甚至要求到交通部開記者會說明,引發中央地方互槓,桃園市長張善政今主持道安會報,1月A1死亡事故11件,較上月下降4件、比去年同期少3件,A2受傷事故5057則較去年下降6.6%,今年將持續以「速度管理」為主要目標,多管齊下優化交通安全環境。
北市大同區承德敦煌人行天橋,位於承德路3段與敦煌路路口,興建於1991年,迄今超過30年,當時設計以車行優先,對高齡長者、身障人士、採買或推嬰兒車的民眾不友善,隨北市人本交通政策推動,已於2025年1月上旬拆除完成,還給市民人本友善的通行空間及開闊天際視野。
城市風貌象徵市民生活圈的蓬勃發展,往往也代表城鎮居住環境的品質,新北市政府長期來不斷推動城鄉風貌環境改造,使民眾日常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好。三重作為新北人口第4高的行政區,由於開發較早,因而存在新舊設施並存、活動空間衝突及人行道狹窄等問題,市府於112年推動「三重公共服務園區暨周邊景觀整備計畫」,以三重區公所、三重體育場及中山藝術公園等行政機關周邊之公共場域,進行整體環境品質提升與改善,並導入城市風廊系統,營造宜居節能的都市環境。
北市府推動「捷運綠廊串連人行動線士林至劍潭站更新工程」,將捷運士林站至劍潭站之間的橋下空間重新營造,串聯都市與自然的友善環境。工程以「驛x憶x藝」為主題,結合歷史人文、生活記憶與藝文特色,以人本友善的理念,設計流暢步行動線與舒適休憩空間,提升地區環境品質。
北市大同區承德路3段與敦煌路路口的「承德敦煌人行天橋」興建迄今超過33年,近年北市施行人本交通政策,周遭路口已劃設行人穿越線及行人專用號誌,北市工務局新工處26日表示,天橋大樑、墩柱將於12月27日及隔年1月3日拆除,屆時將管制承德路3段、敦煌路交通。
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楊能舒明年一月底將退休,這2年加緊興建未來科技應用大樓、校園通學步道改善、棒球場整建等3項工程,均已進入收尾階段,13日提前舉行34周年重大建設慶祝典禮。
台13線三豐路貫穿后里全區,全長約近8公里,但因早期開闢時規畫不完善,人行道布滿路樹、電桿、路燈及電箱等障礙設施,對於行人通行極不友善。為改善現況,立委楊瓊瓔爭取5.1億元推動電桿下地與改善人行環境,5日邀集相關單位前往會勘,預計明年將啟動第1階段改善工程,先行施作大山路至甲后路約570公尺,第2、3階段將在2027年完成全線改善。
為讓學生安全通行、建立更安全友善的人本交通環境,新北市交通局持續在中和區積穗國中、光復國小和土城區廣福國小等3所學校周邊路口增設行人專用時相,全市累計有200所學校周邊路口已增設行人專用時相,保護學子安全行。
台北市「都市更新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內有關費用提列總表」因應內政部修正發布「土地複丈費及建築改良物測量費收費標準」及北市府公告發布「防災型都更專案計畫」及配合實務執行等滾動檢討修正,今提請台北市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會通過,將於2024年12月正式生效!
新竹縣竹東鎮中山國小爭取內政部國土署「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獲中央補助959萬餘元,新竹縣府自籌210萬餘元,改善工程3日動工,預計120個日曆天完工,打造友善人本的通學廊道。
新北市「通學廊道安全改善計畫」再度升級!市長侯友宜2日視察剛完工的新北高中通學廊道,並當場宣布將原訂8年完成80所學校的目標提升至100所,展現對學童安全與市政推動的強烈承諾。議員則建議,老舊社區商家占據騎樓現象嚴重,仍需更多關注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