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伊朗革命衛隊的搜尋結果,共136筆
澳洲情報機構發現,伊朗曾在澳洲領土上發動至少兩起反猶太攻擊事件,澳洲政府認定已涉及恐怖攻擊,決定驅逐伊朗駐坎培拉大使。
美國《紐約郵報》22日獨家披露,經常批評川普的白宮前任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位於華府附近的住所,美東時間當天一早突遭聯邦調查局(FBI)幹員上門搜索。搜索開始不久,FBI局長巴特爾(Kash Patel)在社群平台發文「沒有人凌駕於法律之上」。消息一出備受矚目,美國各大媒體紛紛跟進報導。
川普總統極力促成中東和平之際,以色列突然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攻擊,令美國大感意外。雖然在各方斡旋下,以敘很快達成臨時停火協議,但以色列的行為對敘利亞新政府的處境、中東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尤其對美國的聲譽,都造成深刻的影響。
川普總統極力促成中東和平之際,以色列突然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攻擊,令美國大感意外。雖然在各方斡旋下,以敘很快達成臨時停火協議,但以色列的行為對敘利亞新政府的處境、中東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尤其對美國的聲譽,都造成深刻的影響。
《朝鮮日報》(chosun)21日報導,駐韓美軍計畫9月起,首度在南韓境內部署MQ-9無人機,藉由發揚先進情監偵、通聯與對地打擊能力,加強嚇阻北韓與中共的挑釁舉措與潛在威脅。
伊朗與以色列上月中爆發12日戰爭,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上週接受美國保守派評論員卡爾森(Tucker Carlson)專訪時指控,以色列「試圖暗殺」他。今天(週日)伊朗媒體近一步披露,當時以色列飛彈擊中德黑蘭西部一棟大樓,正在該處開會的裴澤斯基安因此腿部受輕傷。
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國防」的內容,所流露的戰略思維,還是不脫離實力決定和平的想定,這種從古羅馬時期就已經出現的「想要和平,先準備戰爭」的想法,對應現在的戰爭,小國是否有實力與大國競爭,很難。就以6月13日以色列發起名為「崛起雄獅」(Rising Lion)針對伊朗的空襲軍事行動為例,小國想要贏得戰爭,恐怕會相當的吃力,畢竟,這不僅是一場單純的飛彈空襲,而是結合科技、情報滲透與精準斬首的聯合行動,可以說是戰略、科技力與綜合國力的較量。
美國總統川普在近期以色列與伊朗13日爆發的嚴重衝突扮演重大角色,21日下令美軍赴伊朗轟炸伊朗核設施,隨後以伊24日停火。五角大廈26日宣稱,川普針對伊朗的打擊行動是美國情報網努力15年的成果。然而,在這場美軍驚人行動登場前後的關鍵時刻,掌管美國三大情報機關的女情報頭頭子加巴德(Tulsi Gabbard)竟然缺席,令外界費解。消息人士稱,加巴德在重大議題一直踩雷,加上聯邦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正考慮大幅裁減加巴德麾下人力,她在白宮的份量可能已不如前。
以色列與伊朗互相大規模空襲12天,昨(24)日雙方終於停火,結束12天戰爭,不過今(25)日傳出,伊朗過去12天來,已逮捕逾700名據信涉及以色列間諜網的人士,另外今日也處決3名為以色列擔任間諜的伊朗人。
美軍襲擊伊朗3座核設施,伊朗23日空襲位於卡達的美軍烏代德空軍基地。不過,川普聲稱,伊朗事先就已預告行動,因此未有傷亡。前美國家情報委員會近東事務副國家情報官帕尼科夫認為,伊朗這次襲擊似乎「經過設計且蓄意為之」;《CNN》則分析稱,伊朗此舉或為找台階下。
伊朗官媒宣布,在美東時間周二凌晨12點與以色列的停火協議生效之前,伊朗向以色列發射「最後一輪」飛彈。
美軍21日晚間對伊朗三處核設施展開空襲,伊朗隨即揚言報復並宣布國會通過封鎖荷姆茲海峽,引發全球關注。面對不確定性升高的地緣風險,投資人應如何因應?專家建議掌握戰爭陰影下的資產操作節奏,靈活布局、趨吉避凶,反而有機會於震盪中尋找獲利契機。
以伊衝突擴大,美方也加入催毀伊朗核武行動。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今天(23日)指控伊朗正加速核武計畫,並且要在3年內生產一萬枚彈道飛彈。以色列是在面對迫切核威脅、已別無選擇之下,才在最後關頭發動「雄獅崛起」軍事行動,目的在消除來自伊朗核武與彈道飛彈計畫所構成的生存性、迫切性威脅。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下令空襲伊朗三座主要核設施,引發全球政經局勢劇烈動盪。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22日深夜在臉書發文指出,此舉形同「一場極其典型的高風險政治豪賭」,其成敗恐將牽動美國、伊朗,甚至台海與全球經濟局勢。
美國於週六(21日)空襲伊朗3處核設施,伊朗誓言報復。美國國土安全部週日發布警告,指出美國本土面臨來自伊朗的威脅升高,包括可能發生的網路攻擊,以及潛在的暴力事件。隨後美國國務院也向全球各地的美國公民發出警告。
以色列軍方20日對伊朗發動新一波攻勢後聲稱,擊斃2名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另一方面,以外長薩爾指出,伊朗在以色列多輪空襲中,已使德黑蘭發展核武的可能推遲至少2至3年。面對局勢升溫,俄總統普丁20日示警,各地衝突不斷增加,可能正向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邁進。
周四以色列又轟炸伊朗數個核目標,而伊朗在夜間先襲擊了一家以色列醫院後,又向以色列的軍事基地和軍防工業區發動導彈和無人機攻擊。這一場持續了一周的空戰已經升級,目前仍無跡象顯示雙方有意讓這場衝突「退場」。
以色列本月13凌晨對伊朗發起大規模空襲行動,成功斬首多位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高階軍官,就連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Hossein Salami)也遭到精準擊殺。之後,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宣布薩拉米的職權由莫罕默德‧帕克普爾少將(Mohammad Pakpour)接任。沒想到在今(19)日稍早,哈米尼再次宣布改任命莫罕默德‧卡拉米准將(Mohammad Karami)為革命衛隊總司令。帕克普爾的任期只有短短6天就告終。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稱其發射第一代「法塔1型」(Fattah-1)極音速飛彈,大肆宣揚該飛彈成功穿透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並多次撼動以色列特拉維夫庇護所,向以色列及其西方盟友傳遞伊朗的實力,也證明伊朗現在完全制霸空域,以色列防禦系統毫無招架之力。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表明失去談和耐心,考慮要介入以伊戰爭,和以色列聯手打擊伊朗,以達成核協議之際,兩黨議員設法要限制他下令攻打伊朗的權力,強調根據憲法,只有國會才有宣戰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