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位得主的搜尋結果,共109筆
大聯盟公布2025金手套獎得主,20位球員獲得肯定,冠軍隊道奇卻沒有任何隊員得獎。「世界最強投手」山本由伸在日職時代除了MVP、澤村賞3連霸,他還是洋聯金手套3連霸,但是在今年甚至沒辦法入圍。反正道奇球員都有總冠軍了,他們已經證明自己是最強的隊伍。
為表彰長期耕耘地方文化、推動藝文發展的傑出人士,金門縣政府今(1)日假金湖飯店盛大舉行「第十屆文化獎」頒獎典禮。今年經過嚴謹的評審機制,共遴選出四位獲獎人,分為「糊紙工藝」許炳輝、「書法水墨寫作」洪明燦、「繪畫藝術」楊天澤及「金門民俗暨文物禮儀」林麗寬;值得注意的是,後三者都是曾長期任教於金湖國中的資深教師,退休後藉由領獎難得同框,傳為佳話。
近年來,台灣的再生醫學為發展最為迅速且具經濟效益的關鍵醫學,其中以剛和越南國家級企業簽訂「亞比斯‧可拉膠原蛋白眼角膜基質」醫材十年東南亞銷售國際授權的亞果生醫最引人注目,該公司董事長謝達仁博士近日更獲得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NATMA)頒發「台灣醫療科技貢獻獎」,表彰其再生醫學技術將對人類未來產生巨大貢獻。
2025中華職棒Gamania橘子集團金手套獎得獎名單正式出爐,今年共有四位攻守俱佳的球員同時榮獲金手套與最佳九人雙料榮耀,分別是許基宏、李凱威、吳念庭與江坤宇,其中江坤宇更以精湛的守備表現完成游擊手金手套六連霸的壯舉,成為中職史上首位達成六連霸的內野手,寫下歷史新頁。
大陸經濟究竟是好還壞,因《人民日報》連刊8篇高唱「中國經濟健康、制度優越」的專文,再度掀起論戰。以《經濟學人》為代表的西方媒體,不改一貫看衰中國經濟的立場,認為大陸面臨消費疲弱、產能過剩、房市低迷及通縮陰影等多重挑戰,前景堪慮,官媒卻無視嚴峻的現實,自詡「制度優越、體質健康」,只是吹哨壯膽。
大陸經濟究竟是好還壞,因《人民日報》連刊8篇高唱「中國經濟健康、制度優越」的專文,再度掀起論戰。以《經濟學人》為代表的西方媒體,不改一貫看衰中國經濟的立場,認為大陸面臨消費疲弱、產能過剩、房市低迷及通縮陰影等多重挑戰,前景堪慮,官媒卻無視嚴峻的現實,自詡「制度優越、體質健康」,只是吹哨壯膽。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日本化學家北川進、澳洲化學家羅布森與美國科學家亞基,表彰他們在「金屬有機框架」領域的開創性研究,讓學者能打造出像微型建築一樣、內部能容納分子的結構。
第60屆戲劇類金鐘獎把特別貢獻獎頒給「國民阿嬤」陳淑芳以及資深製景師葉輝龍。兩位得主都已年過八旬仍在影壇努力,將經驗與技術傳遞給後輩。陳淑芳18日上台領獎時,獲全場起立致意,她上台後除了感謝家人、幕後人員之外,也說是第一次拿金鐘獎,「但我比較貪心啊,看能不能再拚一座最佳女主角跟最佳女配角。」
今年有兩位日本人分別拿下諾貝爾生醫獎與化學獎,是2015年以來,時隔10年再出現日本人同時在兩個領域獲獎的情況。兩位得主都提到須進一步加強對年輕研究者的支持。因諾貝爾獎得獎成果,多為20-30年前的研究,這段期間日本各大學的研發經費基本上持平,但與中國等其他國家驚人的增幅相比,日本已被遠遠拋在後面,科學技術實力可能弱化,引發危機感。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3位以「創新與經濟成長」為核心研究的學者──莫基爾(Joel Mokyr)、阿吉翁(Philippe Aghion)與郝伊特(Peter Howitt)。這並非一場單純的學術皇冠加冕,而更像是對當代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反思:在人類焦慮於AI(人工智慧)、氣候與不平等加劇的時代,我們是否還理解「成長」的真正意義?
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研究技術演進與經濟成長機制的3位學者:美國西北大學的莫基爾、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阿吉翁與美國布朗大學的郝伊特,表彰他們在「技術創新如何推動長期經濟成長」的開創性研究。
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3位得主,得知獲獎後砲轟川普政府對高等教育及科學研究的攻擊,是「中國明朝以來的最大烏龍球」。明朝發生什麼事情,為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批評川普時,會扯到明朝?
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研究技術演進與經濟成長機制的3位學者,美國西北大學的莫基爾(Joel Mokyr)、法國法蘭西學術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和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阿吉翁(Philippe Aghion)與美國布朗大學的郝伊特(Peter Howitt),表彰他們在「技術創新如何推動長期經濟成長」的開創性研究。
昨(13)日才剛誕生的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3位得主,得知獲獎後都不約而同砲轟美國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打壓學術的行為,堪稱是史上最大自傷,形同自取滅亡。
遠東集團徐有庠基金會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使命,於13日假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盛大舉辦第23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積極鼓勵科研人士面對世界挑戰,強化台灣在全球新經濟挑戰下的科技競爭力。
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於10月8日揭曉,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化學系詹姆斯、內爾蒂崔特講座教授、奧馬爾.亞基(Omar M. Yaghi)名列3位得主之一。亞基教授於今年4月甫獲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首屆「宋恭源永續化學獎」(IUPAC Soong Prize for Sustainable Chemistry)肯定,並於7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IUPAC世界化學大會上親自出席領獎,未來2年內並將於台灣大學發表公開演講。
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日本化學家北川進、英國化學家羅布森(Richard Robson)與美國科學家亞基(Omar M. Yaghi),表彰他們在「金屬有機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領域的開創性研究,讓學者能打造出像微型建築一樣、內部能容納分子的結構。
諾貝爾委員會一度無法聯繫到今年生醫獎的得主之一,因為他正「享受人生」並進行一場「離線」之旅,他位於舊金山的實驗室諾馬生物治療公司(Sonoma Biotherapeutics)發言人如此表示。
2025年諾貝爾物理獎表揚的是量子技術應用的基礎實驗。3位國際量子物理學家克拉克、德沃雷、馬蒂尼斯以1980年代的超導量子電路實驗成果獲表彰,為現今廣泛應用的量子科技奠基,提高日常數位通訊與運算能力。克拉克聞訊第一時間「目瞪口呆」,對於得獎非常意外。德沃雷、馬蒂尼斯學術生涯均在科技巨頭谷歌佔有一席之地。
彰化青年漁民薛雍霖因卡通海厎總動員主角「尼莫」而興起投入小丑魚繁殖,開發出35個品系行銷全球14個國家,不僅獲得百大青農、全國模範漁民及第34屆全國十大神農獎肯定,並榮獲今年十大傑出青年殊榮,縣長王惠美表示,小丑魚達人薛雍霖透過科技養魚,將彰化在地養殖業推向國際舞台,打造全台最大的小丑魚養殖場,是彰化之光,也是在地養殖業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