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低強度運動的搜尋結果,共17

  • 十大死因8項與肥胖有關!醫揭健康減肥關鍵 曝每周安全減重數字

    十大死因8項與肥胖有關!醫揭健康減肥關鍵 曝每周安全減重數字

    台灣十大死因中有8項跟肥胖有關,包含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台大醫院成立減重班逾30年,今舉辦新書發表會,分享正確減肥觀念。由於肥胖大多是一種生活習慣病,追根究柢還是要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每周減重0.5至1公斤最健康安全。

  • 飯後運動穩血糖又防胃癌 做家務也算

    飯後運動穩血糖又防胃癌 做家務也算

    血糖控制好,不只能預防糖尿病,還有助於減重與代謝健康。醫師魏士航指出,餐後若能搭配3個簡單動作,就能有效避免血糖飆升,包括散步、騎腳踏車、做家務,這些動作不僅簡單,還容易執行。此外,醫師鄭泓志也指出,晚飯後散步或做點簡單家務,能減少胃癌發生機率。

  • 1時間喝咖啡能燃脂 專家曝關鍵

    1時間喝咖啡能燃脂 專家曝關鍵

    很多人每天必定喝咖啡。營養師科提斯表示,研究發現,在騎腳踏車等中等以上強度的運動前,攝取每公斤3毫克的咖啡因,能提升27%脂肪燃燒效率,且比較不容易疲累,但若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則無明顯效果,因此咖啡要成為運動時的燃脂神隊友,除了要喝對時間外,運動強度也是關鍵。

  • 懷著罪惡感去運動 醫師警告超傷心臟:順序錯了

    懷著罪惡感去運動 醫師警告超傷心臟:順序錯了

    有些人吃完大餐,會加強運動強度試著彌補。不過,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研究發現,讓吃完高脂食物的老鼠,分別進行低度、中度與強度不同程度運動,只有類似慢慢走的低強度運動,能有效保護心臟,直接進行高強度運動,反而加重心臟負擔,這不是運動無效,而是健康順序不能顛倒,「得先吃對再動對。」

  • 超慢跑好處、技巧、適合族群 最完整攻略一次看!

    超慢跑好處、技巧、適合族群 最完整攻略一次看!

    超慢跑是一項執行起來簡單、又對身體不造成過度負擔的運動。究竟超慢跑的好處有哪些?姿勢怎麼樣才正確?減重效果如何?適合哪些族群?最完整攻略一次看。

  • 22歲慘罹糖尿病前期 醫推1運動:逆轉病程

    22歲慘罹糖尿病前期 醫推1運動:逆轉病程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超過1成。減重醫師李唐越表示,曾收治一名22歲男子,早餐習慣吃速食店漢堡、蛋餅配大冰奶,午餐吃炸雞腿便當,外加1、2碗白飯,下午經常喝半糖手搖飲,就醫時已是糖尿病前期,他提醒若想要逆轉糖尿病前期,甚至是改糖尿病病況,除了飲食控制外,超慢跑是很好的解方。

  • 春節連假運動不間斷!桃園運動場館營業時間一次看

    春節連假運動不間斷!桃園運動場館營業時間一次看

    今年農曆春節連假從1月25日至2月2日,桃園市體育局呼籲民眾放假之餘不忘運動,管轄的運動中心特別從初二起提供服務,歡迎民眾年假期間保持規律運動習慣,常保健康活力一整年。

  • 逆轉糖尿病前期 醫讚超慢跑5好處:飯後更穩糖

    逆轉糖尿病前期 醫讚超慢跑5好處:飯後更穩糖

    根據統計,目前全台灣約有500萬人處於糖尿病前期階段。對此,肥胖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李唐越表示,想要逆轉糖尿病前期,超慢跑是很好的解方,其具有穩定血糖、強化心肺功能、燃燒脂肪等5大好處。若糖友想超慢跑,他建議最好選在飯後時段進行,對於控制血糖的效果更好。

  • 活到100歲不是夢 專家認證 「5習慣」促進健康長壽

    活到100歲不是夢 專家認證 「5習慣」促進健康長壽

    不論普羅大眾或專家學者、貧富貴賤,「健康長壽」是永遠受到關注的話題之一,如何「健康老」、全球長壽「藍區」居民生活習慣的相關研究與各式建議源源不絕,資訊爆量。美國財經媒體CNBC記者翁科(Renée Onque)日前以<5個有助活到100歲的生活習慣>為題,從自己近2年來的長壽相關報導內容彙整5個重要生活習慣,難度不高,對於身心健康大有助益。

  • 車禍摔斷十字韌帶 雙束重建手術恢復勇腳

    車禍摔斷十字韌帶 雙束重建手術恢復勇腳

    前十字韌帶撕裂或斷裂是常見的運動傷害,更是機車族事故最易發生的傷害;台中47歲張先生因騎機車遭撞左膝前十字韌帶斷裂,四處求醫,雖有醫師建議保守復健治療,但最終到台中榮總接受雙束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術後經由復健,恢復良好,還出國自助旅日行2萬步。

  • 久坐族「最佳作息表」 5要項時數分配好 護心控血糖

    久坐族「最佳作息表」 5要項時數分配好 護心控血糖

    近年多項研究顯示「久坐」有礙健康,會導致發胖、第2型糖尿病、癌症甚至早逝的風險增加。澳洲學界最新研究提出一天之中睡眠、運動、坐與站的時數分配,其中「坐」的時數上限是6小時,「站」至少要5小時,這對於維持理想的血糖控制、促進心血管健康有很大好處,值得久坐一族參考。

  • 「白髮4位置」曝身體警訊 長在兩側代表壓力太大

    「白髮4位置」曝身體警訊 長在兩側代表壓力太大

    冒白頭髮是許多人會面臨的困擾,除了正常老化外,也要注意是否是身體在透露某種警訊。中醫師就指出4個不同白髮位置所對應的身體狀況,例如長在兩側鬢角代表肝火旺盛、壓力太大;長在前額,則可能有脾胃失調的情形。至於該如何延緩白髮生長速度?中醫師也分享4招,包含攝取海藻類、按摩頭皮、充足睡眠及保持愉悅心情,都能產生正面效益。

  • 超慢跑消耗熱量比健走多2.5倍 降三高還除內臟脂肪

    超慢跑消耗熱量比健走多2.5倍 降三高還除內臟脂肪

    超慢跑不需要器材輔助,隨時隨地都可以跑,減重醫師魏士航指,超慢跑的跑速跟健走的速度差不多,但在同樣速度下,超慢跑消耗的熱量比走路多2.5倍,最大心率約60~80%,這樣的訓練是最能刺激粒線體功能、提升有氧系統效率,並有助於改善三高和內臟脂肪高問題。

  • 心肺術後接受呼吸運動指導 訓練3個月56.3%恢復正常

    心肺術後接受呼吸運動指導 訓練3個月56.3%恢復正常

    「復健」一詞很多人聯想到恢復手、腳四肢功能,其實很多心肺手術後的病患耐力差、易倦怠、活動易喘,也需積極的呼吸運動指導,繼而降低疾病復發機率。臺大雲林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卓逸說,國外團隊甚至發現開胸或開腹手術都多少會影響心肺功能,建議病患病情定後要做「心肺復健」。

  • 降血壓顧心臟不必暴汗大喘氣!太極拳效果優於有氧運動

    降血壓顧心臟不必暴汗大喘氣!太極拳效果優於有氧運動

    源自中國的傳統武術太極拳好處多多,除了強健筋骨,防治失智症、帕金森氏症,改善睡眠品質,還能降血壓,這種武術動作和緩,特別適合年長者,近年在西方國家也頗受歡迎。中國大陸學術機構最近發表一項研究成果顯示,打太極拳降低收縮壓的效果,比有氧運動更好,更有可能維持健康的血壓。

  • 6個月骨密度增3%!專家推1運動強化髖部 高效補鈣法曝

    6個月骨密度增3%!專家推1運動強化髖部 高效補鈣法曝

    骨質疏鬆症可說是「無聲殺手」,很多人往往等到跌倒骨折後,才驚覺本身早已罹病。想要預防骨鬆纏身,運動和飲食都很關鍵。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分享強化骨骼5運動,強度從低到高依序為,走路、快走、跑步、跳繩、重量訓練。其中她提到,每天跳繩50下,6個月能讓髖骨粗隆骨密度增加3~4%。而在飲食方面,可攝入芭樂、每天2份乳製品、豆製品、黑芝麻,以及補鈣保健品,來讓維護骨骼健康事半功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