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低階核廢料的搜尋結果,共32筆
日前,民進黨青年陳聖文,帶了一箱瓶裝水到蘭嶼核廢料貯存場,放置一段時間後宣稱它們已被輻射化,並將水帶到國民黨中央黨部挑釁,卻被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一口喝掉、表示根本沒在怕,使得陳聖文這場行為藝術以失敗收場。不過,去除政治因素,此事倒是開啟了一個科學話題:水是否會被輻射化而產生毒性?
823核三重啟公投即將登場,雙方支持者近日在網路上論戰,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前副執行長陳聖文,昨帶著在蘭嶼核廢料貯存場擺放1夜的礦泉水,到國民黨中央黨部踢館,結果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收到後當場開瓶喝下,引起討論;醫師蘇一峰也反問,棄置在農地上的光電板日前流出紅色污水,相關單位檢驗後聲稱無毒、無污染,是否有青鳥敢喝。
民眾黨團發起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針對民進黨有人質疑核廢料放哪裡?清大核工教授李敏認為,核廢料根本是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像荷蘭一樣在使用核能發電,沒有人跳出來說,你核廢料問題不能解決,就不讓你用核能發電。
民進黨前台北市黨部副執行長陳聖文18日在Threads上預告「超熱血行動」,要帶著藍白政治人物的競選用水去蘭嶼核廢料貯存場後,放一夜送回來看他們敢不敢喝,陳20日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前送水,不料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擰開瓶蓋一口喝乾,反嗆陳「別只會作秀」。
核三重啟公投案將於23日投票,屏南社區大學20日晚間號召屏北社區大學、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公民團體,在屏東縣立體育館舉辦「愛屏東、顧鄉土之夜」,吸引5000名民眾參加,縣長周春米也出席力挺,她直言:「花11億元辦公投是在捉弄人!」她也質疑核廢料要往哪放?她呼籲大家一定要投下不同意票,保護屏東人的下一代。
重啟核三公投即將在23日舉行,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前副執行長陳聖文18日在社群平台發布影片,描述他把礦泉水帶去蘭嶼的核廢料貯存場,之後再帶回藍營的人喝,引發外界熱議;沒想到藍營發言人楊智伃一口乾了。時常評論時事的名醫蘇一峰指出,與低階核廢料相處一個晚上所接觸到的輻射量,最多只差不多一張X光檢查,他並諷刺,「你的理化老師在哭泣了」。
重啟核三公投823登場,核廢料存放與安全性成為焦點,韓國早在2009年便將核廢料設置於千年古都慶州市,並由政府主導永續經營。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葉宗洸近日率團赴當地考察,他認為,不論台灣是否走向非核,都必須面對核廢料處理的現實,政府不能只喊口號而缺乏規畫,否則能源政策將陷入無解困境。據悉,台電9月將前往考察相關作法。
823將舉辦「重啟核三」公投,面對綠委莊瑞雄日前的「二等公民」說,支持核三延役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7日直言,地方派系為爭奪綠電開槍才叫二流國家。對此,莊瑞雄回擊「誰跟他搞派系!」若用多數民意強行決定核廢料放哪,這就是霸凌,部分人錢賺多了、握有一點權力,卻毫無社會責任與道德勇氣,連面對核安、核廢料的質疑都不敢正面回應。
民進黨立委莊瑞雄15日出席核三重啟公投第5場意見發表會,莊作為反方代表指出,核三運轉40年已完成階段任務,不應以延役名義重啟,支持方卻迴避核廢料與核安疑慮,若發生事故,輻射污染恐波及南台灣糧倉,呼籲全國民眾在8月23日投下不同意票。
823重啟核三公投引發兩派熱議,退役核二廠核廢處理工程師王義龍發科普文指出,現各核電廠僅需花費約300億延役費用,又可發電至少20年,總發電量增12%,不製造空污,加一次燃料運轉18個月,少船運污染,每度電約1.5元,含延役費用及後端處理費用,試問還有比這更划算的嗎?
針對823核三重啟公投,中選會今(13)日舉辦第四場公投意見發表會,由正方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對上反方公民代表吳亞昕;吳亞昕質疑,黃國昌2018年擔任以核養綠公投的反方代表,當時也認為核廢料難以處理,如今他選擇站在重啟核三的那邊,但至今核廢料的處理條件仍與2018年一樣,「是因為核廢料的風險變小了,還是因為政治立場改變風險就能夠被接受了」。
「重啟核三」公投第二場電視意見發表會9日晚間登場,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擔任正方代表,對上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儘管並無交叉詰問環節,兩人仍針對核安、核廢料等議題隔空交鋒。翁曉玲指全球有111座核子反應爐運轉逾40年,且過往台電也曾針對核廢料提出計畫,因民進黨政府擺爛才做不成;林子倫則提醒重啟核三有安全、成本兩大不確性,更稱「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
立法院13日三讀通過核電延役法案,將核電機組的使用年限延長20年,也就是從之前的最長40年增加為最長60年;至於核電廠最終會延長多少年,則授權行政單位決定。此外,民眾黨團另提「核三延役」公投,目前已逕付二讀,一旦經立法院會通過,最快可在今年8月投票。
立法院13日三讀通過核電延役法案,將核電機組的使用年限延長20年,也就是從之前的最長40年增加為最長60年;至於核電廠最終會延長多少年,則授權行政單位決定。此外,民眾黨團另提「核三延役」全國公投,目前已逕付二讀,一旦經立法院會通過,最快可在今年8月投票。
已折舊完畢的便宜核電不用,執政黨最常講的理由就是「核廢料放哪裡?」這是製造民眾恐懼的過時話術。因為台電不僅已蓋好室外乾式貯存場,也正規畫2030年後再啟用3座核電廠的室內乾貯,足夠把所有舊核燃料棒都放入,然後至少存放到2070年。核廢,其實不用放你家或我家,它已經有「暫時的家」。
核能安全委員會主委陳明真曾投書媒體,建議把非核家園政策延後到2035年,引發關注。他於24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當時的背景是,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環評沒通過,如果非核家園延後10年,確實可以減輕供電的壓力。
在野黨趕在我國最後一部核三廠2號機除役前提出延役修法草案,並將重啟核三公投徑付二讀,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何宗勳表示,他將在今日舉辦的委員會中播放反核蘭嶼居民訪談影片,希望支持恢復核能的人士看見居民的處境,並多加思考,若連低階核廢料都無法妥善處理,如何談延役、高階處理,甚至新核能技術。
我國核電廠運轉40年,核廢料處置牛步,高、低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迄今未確定,環團擔憂一旦重啟,核廢債留子孫,經濟部也說,核廢處置是延役前必須務實面對的問題。學者則反駁,核能技術精進,核廢處置早就不是問題,只要參考國際作法,解方不只1種,政府只是不想處理。
電價費率審議會召開在即,鎖定4月電價住宅、小商家調漲,國民黨團今(11)怒批3年來國庫撥補台電3000億元。但電價依舊上漲42%,就是民進黨錯誤能源政策造成。台電隨即回擊,指已多次說明是俄烏戰爭造成,與能源政策無關。如果前三年比照韓國調漲,不僅不虧還可倒賺1400億,仍盼立院支持預算撥補。
核廢最終家園將啟動!經濟部放射性廢料專案辦公室即將揭牌,重頭大戲將是推動《高放選址條例》立法,除了設計回饋金,還要制定「公投旋轉門」條款。如果縣市政府不辦公投,將由中央或場址所在鄉鎮直接辦理,一掃過去地方消極不辦的卡關問題,預計下半年條例出爐送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