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住宿型機構的搜尋結果,共61筆
台灣長照2.0評估第6至8級極重症失能者居家照顧每月補助2萬8000至3萬6000多元不等,但有家屬認為此等級的病患難以居家照顧,但改送住宿型安養機構補助卻降為1萬元,今年透過長照業者向衛福部求助,期待新版長照3.0方案,能將極重症補助納入住宿型機構選項,真正減輕照顧者的負擔。不過,衛福部卻以不符長照「社區老化」、「在宅醫療」的政策精神,未表同意。業者將爭取到立法院開公聽會,持續為家屬發聲。
台灣長照2.0規定第8級的極重症失能者可獲每月3萬6180元補助,有家屬認為此等級的病患很難居家照顧,改送住宿型安養機構補助卻降為1萬元。今年透過長照業者向政府求助,盼長照3.0方案將極重症補助納入住宿型機構選項,真正減輕照顧者負擔。衛福部日前卻以不符長照政策「社區老化、在宅醫療」政策精神,未表同意。業者將訴諸召開立法院公聽會,持續為家屬需求發聲。
南投縣政府開發埔里福興溫泉區,溫泉區業者挺過新冠疫情,首家溫泉會館去年初動土,近年中央打房,緊縮土建融,令業者申請貸款興建旅館案卡關,加上疫後觀光疲弱,南投縣議員黃世芳建議縣府放寬福興溫泉區開發項目,變更為長照住宿型機構、觀光工廠等,讓溫泉區盡速發展;縣府承諾研議。
南投縣政府開發埔里福興溫泉區,溫泉區業者挺過新冠疫情,首家溫泉會館去年初動土,近年中央打房,令業者申請貸款興建旅館案卡關,加上疫後觀光疲弱,因此南投縣議員黃世芳建議縣府放寬溫泉區開發項目,變更為長照住宿型機構、觀光工廠等;縣府承諾研議。
醫療照護走向社區、居家安老,護理團體指出,長照護理人員流動率高達25至30%,比醫院12至15%多一倍,衛福部推動護理人力整備計畫,提升相關津貼給付,但只集中在急性醫療護理,反而造成社區護理人力流動至醫院,呼籲也納入社區和居家護理,並調整居家護理訪視費,留住基層人力。
自長照2.0上路逾八年,台灣長照產業卻面臨嚴峻挑戰,人事薪資、租金水電、防疫物資等營運成本逐年攀升,政府給付卻未同步調整,導致機構入不敷出甚至瀕臨歇業,業界指出政策雖強調「普及與布建」,卻忽略「品質與永續」,在量能擴充下,服務深度與穩定性成為隱憂。
高雄路竹區小天使家園專收受虐、發展遲緩幼兒,園方仰賴周邊公園預定地作為遊戲、戶外教學場域,不過,近期該預定地地主向高市都發局申請土地解編,擬將其改為建地,園方認為,此舉會讓幼兒失去活動空間、壓縮進出動線,甚至面臨搬遷,盼市府再評估;在地里長說,全案仍有商討空間,將積極協調。對此,都發局回應,將受理陳情,並提供審查會議參考。
高雄路竹區小天使家園專收受虐、發展遲緩幼兒,園方仰賴周邊公園預定地當遊戲、戶外教學場域,近期該預定地的地主,向高市都發局申請土地解編擬改為建地,但園方認為,這樣會讓幼兒失去活動空間、壓縮進出動線,盼市府再評估;在地里長說,全案仍有商討空間,將積極協調;都發局回應,將受理陳情提供審查會議參考。
全台住宿機構逾半住民過著「管餵人生」!衛福部健保署統計,2024年全國鼻胃管插管人數約25萬人,2022年起推動移除鼻胃管計畫,成效卻遠低於預期。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未來將擴大適用對象,從鼻胃管留置時長3個月,放寬至1個月,並將納入住宿型機構,預估年底上路,預估1萬2500人受惠。
全台超過40萬人使用鼻胃管,尤其住宿機構過半數住民過著管餵人生。衛福部健保署2022年推動移除鼻胃管計畫,成效遠低於預期,且未納入住宿機構,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日表示,未來將擴大適用對象,從使用鼻胃管3個月放寬至1個月,並納入住宿型機構,預估年底上路。
超高齡社會來臨,失能、失智老人快速增加,需仰賴家庭照顧者照顧,但長期照顧之下,照顧者常承受巨大壓力。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去年關懷專線接獲來電問題,以「情緒支持」類型近3成最高,其中4成主要需求是傾訴自身壓力,顯示照顧者也需要專業人員的介入與協助。
全台60多家長照業者近日北上赴立法院召開公聽會,由台灣長照社團法人協會理事長潘新傳等多位長照協會大老提出5大訴求,希望未來從社福事業轉為長照產業,由市場機制決定收費門檻。現階段應將住宿型機構納入長照3.0選擇,實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為讓《老人福利法》住宿型機構的評鑑機制,與《長期照顧服務法》、《護理人員法》共同適用同一標準,立法院院會15日三讀通過《老人福利法》第48條條文修正草案,將原本評鑑分制度「丙等、丁等」,修正為「不合格者」,且新增評鑑不合格應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處6萬以上、30萬以下罰鍰,停辦期滿未改善者,得廢止設立許可。
新版《財劃法》上路,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明年將遽減3,700多億元,中央財源受限,未來軌道建設、社宅及婚育宅、再生水廠、天然氣電廠等重大公共建設投資,行政院將強化利用兆元投資方案政策工具,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尤其台電計息借款高達1.6兆元,一年利息支付高達300多億元,經長郭智輝希望台電多加利用發行永續債,減輕台電利息財務壓力。
因應國內新冠疫情升溫,高市衛生局針對轄內住宿型長照機構內住民,包括高齡、慢性病及失能的新冠重症高風險族群,除了要求機構落實感控防疫,並緊急採購3萬劑快篩,提供有呼吸道症狀住民經醫師評估後使用,首批到貨4000支5日開始配發。
台劇《忘了我記得》播出後引發熱議,該劇以失智為題,描述女兒在父親失智後,在照顧責任與工作之間喘不過氣,疲累無助。專家指出,台灣人從失能到死亡平均約7年,但從失智到死亡,則是10幾年起跳,照顧歷程長,需要的資源也多。然而,照顧中重度失智長輩的團體家屋,台北僅有1處,台灣堪稱「長照沙漠」。
台劇《忘了我記得》引起外界對失智症照顧的討論。長照專家指出,失智症照護難度高,逃跑的外籍看護中,有3分之2是照顧失智長輩者,由於失智會日夜顛倒,照顧壓力相當大,一些人會在床邊掛鈴鐺,聽到聲響就起床照看,有些人則是直接睡在長輩床下,最終精神崩潰。
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全台失能、失智、身心障礙者等長照需求人口,已經來到近90萬人,比前一年112年又增加3萬人。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指出,台灣長照預算已經飆高到900億元,但是照顧悲劇事件還在發生,因政策還是把「照顧者」視為「工具人」,因此提出「家庭照顧者權利宣言」草案共10條,呼籲先進國家應該要保護照顧者,將其視為脆弱人群,人生不要被摧毀。
長照3.0明年上路,台南市長期照護發展協會等單位盤點當前5大經營困境,8日北上立法院陳情。協會理事長潘新傳表示,隨著長照服務需求日益增加,希望長照3.0能提供家庭照顧者自主選擇服務單位的權利。機構業者及管理人員也說,護理人力短缺、夜班護理人員補助及機構課稅等問題都需改善,長照產業才能正常發展。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3.0政策即將上路,但目前尚未公布具體內容。台南市長期照護發展協會、台灣長照社團法人協會聯同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全國聯合會,盤點目前業界遭遇到的5大經營困境,北上立法院陳情請願。2大協會理事長潘新傳9日強調,隨著長照服務需求日益增加,長照3.0的規畫,應能提供家庭照顧者自主選擇服務單位的權利,以減輕照顧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