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來最大跌幅的搜尋結果,共253筆
AI相關科技類股估值過高抑制投資人風險胃納,美股三大指數7日漲跌互見,科技股雲集的那斯達克指數持續軟腳,周線創下4月以來最大跌幅。美國政府關門寫下史上最長紀錄,兩黨能否化解歧見牽動美股走勢,市場高度關注事態後續的發展。
近日狂飆的貴金屬市場走勢大反轉,投資人憂心估值過高,爆出獲利了結賣壓,金價重挫超過6%,創12年來最大單日跌幅。但華爾街認為金市多頭格局不變,仍是今年最強資產。
全球及總經環境解析:近周美中關係出現微妙變化。川普17日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指出,對中國加徵高關稅「難以持久」,暗示11月1日調高關稅至100%的命令,是否如期實施仍將視月底川習會結果而定。另一方面,中國國務院12日發文強調,稀土出口管制令不影響大多數商業需求,顯示雙方雖維持對峙仍保留談判空間。
大陸官方拚經濟,工業、消費與投資增長缺一不可。大陸國家統計局20日數據顯示,9月工業增加值年增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3%,然而受到房地產市場拖累,今年前3季固定資產投資卻轉跌,年減0.5%。而大陸70個中大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年跌幅雖收窄,但專家預期,房市復甦恐怕得等到2027年。
得益於美國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金價在周一走高;同時之間,投資人等待本周稍晚即將公布的美國通膨數據,以及美中貿易談判,以尋找進一步方向。
美國兩家地區銀行相繼披露遭遇貸款詐欺,加重投資人對信貸市場的憂慮情緒,並勾起2023年矽谷銀行(SVB)倒閉的回憶,拖累銀行類股17日慘遭血洗,創下4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最大跌幅,市值一夕蒸發超過1,000億美元。
在中美貿易緊張升溫之際,一種名為「TACO交易」(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意指「川普總是臨陣退縮」)的投資策略再度成為華爾街關注焦點,因為投資人們正在利用機會獲利,而他們的操作方法與報酬率也隨之曝光。
日本股市周三彈升,從周二的大跌中收復了大部分失土,主要是因為投資人重新湧入因美中貿易摩擦而受創的科技股。
美股3大指數周一(13日)全面反撲,那指漲幅最大超過2%,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總統川普態度軟化,揚言要大幅課徵中國大陸輸美產品的高額關稅,另外,副總統範斯也釋出希望再度談判的訊息。費半狂飆,NVIDIA大漲外,台積電ADR更是暴漲8%,盤後續漲0.5%。大漲10%的博通宣佈,將跟OpenAI正式合作,聯合打造10 GW的客製化人工智慧加速器。其實博通與OpenAI已合作長達18個月,OpenAI最近幾周已公開表示要跟NVIDIA、甲骨文以及AMD共同研發。繼2024年股價大漲超過兩倍後,2025年博通續漲至少50%,市值已超過1.5兆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秋季年會預定本周於華盛頓登場,原本預期焦點將放在全球經濟的復甦與韌性,但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揚言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百分百關稅,使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導致市場劇烈震盪,會議氛圍瞬間緊繃。全球政經領袖如今面臨關稅威脅、AI投資泡沫及債務飆升的三重風險。
美中貿易戰火再起,美國總統川普10日突宣布,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額外加徵100%關稅,使原本30%的稅率一舉暴增至130%,並同步對「所有關鍵軟體」祭出出口管制,理由是北京擴大對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對此,財經專家阮慕驊11日分析指出,由於連假期間台指期夜盤休市,但觀察新加坡富台指與香港摩台指,一夜跌幅均達4至5%,顯示「週一台股大考又來了」。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9月非農就業報告延後公布,有「小非農」之稱的ADP民間就業報告格外引人關注,9月意外暴減3.2萬,創2年半最大減幅,美國勞動市場走疲再添佐證。
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調查,歐元區9月製造業景氣再度轉為收縮,新訂單以6個月來最快速度下滑,顯示產業復甦依然脆弱,德國、法國與義大利三大經濟體全數陷入緊縮期。
加密幣市場在上周即21日到27日之間,因數十億美元的多頭部位遭強制平倉,引發幾個月來最大拋售潮,在這波高槓桿操作的平倉潮下,由全球第二大加密幣以太幣領跌,讓幣圈總市值蒸發約3,000億美元。
加密幣市場在上周即21日到27日之間,因數十億美元的多頭部位遭強制平倉,引發幾個月來最大拋售潮,在這波高槓杆操作的平倉潮下,由全球第二大加密幣以太幣領跌,讓幣圈總市值蒸發約3,000億美元。
9月進入房市傳統旺季,根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928檔期六都及新竹總銷金額約7106.5億元,較去年量縮約2670億元、年減近3成,創下有統計以來最大跌幅。而中央銀行雖然維持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但日前也針對首購、換屋等自住需求鬆綁與調整,帶動整體房市出現「緩步解凍」跡象,專家認為當前雖仍面臨挑戰,但未來走勢正向可期。
9月進入房市傳統旺季,根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928檔期六都及新竹總銷金額約7106.5億元,較去年量縮約2670億元、年減近3成,創下有統計以來最大跌幅。而中央銀行雖然維持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但日前也針對首購、換屋等自住需求鬆綁與調整,帶動整體房市出現「緩步解凍」跡象,專家認為當前雖仍面臨挑戰,但未來走勢正向可期。
房市買氣不振、市場強烈期待房價調降氛圍下,今年928檔期,建商面臨推不推案都尷尬窘境。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928檔期七都總推案量約7,106億元,年減近3成,創下2017年有統計以來最大跌幅,除新北、桃園外,其餘五都928推案量都退回數年前水位。
根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928檔期六都及新竹,總銷金額約7106.5億元,較去年量縮約2670億元、年減近3成,創有統計以來最大跌幅。此外進場個數312件,年減幅逾2成。各縣市僅新北、桃園推案量逆勢成長,其餘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量能紛紛跌回數年前水位,關鍵是當前房市處於深水區,且在市場強烈期待降價的氛圍下,大幅降低建商進場意願,使本次檔期黯然失色。
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10日公布,截至9月5日為止的當周,美國最受歡迎的30年期固定房貸平均利率降至6.49%,創2024年10月以來最低。這帶動美國房貸需求激增,攀抵三年以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