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供應鏈減碳的搜尋結果,共97筆
根據DIGITIMES最新調查顯示,電子六哥在淨零路徑上迎來策略升級,從自身提高綠電導入占比,到共創供應鏈減碳。主要原因為電子六哥溫室氣體排放戰場將移轉到範疇三,隨供應鏈壓力與品牌客戶要求,以及預期未來金管會將分階段要求揭露範疇三排放量,企業揭露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漸成為顯學。
DIGITIME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電子六哥在淨零路徑上迎來策略升級,從自身提高綠電導入佔比,到共創供應鏈減碳。主要原因是電子六哥的溫室氣體排放戰場將移轉到範疇三,隨著供應鏈壓力與品牌客戶要求,以及預期未來金管會將分階段要求揭露範疇三排放量,DIGITIMES認為,企業揭露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漸成為顯學。
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年會於23日隆重登場,理事長長侯永清致詞時指出,在地緣政治風險與供應鏈重組的浪潮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再度展現強大應變能力與國際競爭力。2025年產值預估將達新台幣6.5兆元,年增22.2%,穩居全球製造與封測龍頭,IC設計則維持全球第二,持續鞏固「矽島」地位。
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等七大公協會14日舉行聯合記者會,澄清光電板清洗絕無毒,並提出科學證據駁斥所有關於模組有毒、會污染水體的指控。
為鼓勵合作供應商加入綠色永續行列,國泰金控3日舉辦「永續供應商大會」,以「永續連線.綠色共好」為主軸,聚焦「倡議簽署」、「卓越表揚」、「行動承諾」三大面向,倡議供應商響應環境部「民間團體綠色採購計畫」,承諾導入具環保標章的產品與服務。
在淨零與綠色轉型浪潮下,第29屆台北紡織展(TITAS)將於10月14日至16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來自台灣、美國、瑞士、瑞典、以色列、澳洲、日本、韓國、越南及中國大陸(含香港)等10個國家,共388家業者、904個攤位參展,聚焦「永續環保、機能應用、智慧製造」三大主題。展出重點涵蓋全回收與生質原料、數位產品護照與低碳製程,以及智慧溫控、抗菌涼感、防護結構與創新織紋等技術;製造端則導入AI驗布、虛擬打樣、3D布料資料庫與IoT智慧工廠,提升效率與品質。
王莫昀/台北報導
隨著全球淨零碳排與永續發展議題受到廣泛重視,供應鏈減碳已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更是各產業邁向國際市場的必要條件。作為電子產業供應鏈的重要一環,誠品光電秉持「完美、效率、誠信」的核心精神,積極回應客戶需求,領先同業自主完成碳足跡揭露,並規劃明確的減碳方向,展現對環境永續的重視與承諾,並以具體行動支持客戶及合作夥伴邁向2050淨零減碳目標。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積極落實永續供應鏈管理,以系統化治理、數位工具導入與創新合作策略,全面帶動供應鏈升級,打造高韌性、低碳化且具社會責任的半導體價值鏈,不僅穩固全球領先地位,也進一步鞏固台灣科技產業鏈的競爭優勢。
在淨零碳排與ESG永續浪潮下,半導體製程升級不再只是效率與良率的競逐,更是企業責任與環境使命的實踐。
為因應全球AI浪潮與數位轉型趨勢,台中市太平產業園區廠商協進會於7月29日,與台中市經濟發展局攜手合作舉辦「2025 ChatGPT職場生產力AI應用實戰」課程,推動園區產業升級與人才數位素養強化。此次太平廠協會辦理AI應用課程,正是過去承諾「協助廠商全面提升技術能力」的具體實踐。未來將持續舉辦更多此類活動,免費提供給會員廠商,讓產業從基層壯大、充實實力,共同努力實現產業智慧製造與永續轉型的目標。
工紙大廠正隆(1904)今(4)日宣布,與華南銀行完成5年、77億元永續聯貸案,致力供應鏈議合,籌組造紙業首個碳中和聯盟。正隆總經理張清標表示,本次聯貸將用於集團加速推動全球低碳循環布局,導入AI智能的全面應用,拓展產業3R PLUS全循環布局。
在全球ESG浪潮與供應鏈減碳壓力升溫下,華邦電子積極轉型為「以綠色科技豐富人類生活的隱形冠軍」,透過碳會計系統、AI節能技術與生態造林等創新作為,落實永續經營與碳中和目標。
面對淨零與永續浪潮,碳盤查與數位升級成為企業強化競爭力關鍵,義守大學今(17)日攜手產發署、工研院與精誠科技舉辦論壇,產官學界交流金屬機電產業碳管理與轉型策略,期待以技術導入與知識鏈結,助力邁向2050淨零目標。
為推動製造業淨零轉型,落實「以大帶小」的產業減碳策略,經濟部委託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辦理「製造部門淨零轉型推動計畫」,由護國神山「台積電」攜手16家供應商及輔導單位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產業永續發展中心,召開1+N碳管理團隊計畫啟始會議。
由《中國時報》主辦的「旺旺中時金融服務評鑑大賞」18日揭曉得獎名單,主辦單位表示,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中信金控)以永續為核心,提供創新、安全及友善金融服務,分別在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囊括永續、服務、創新、資安四大類別獎項,一舉摘下12項大獎,也是唯一在四個類別皆獲獎之金控業者,顯示中信金控在推動永續金融發展、友善金融、創新及資安防護,備受評審肯定。
志聖工業(2467)10日宣布,攜手均豪(5443)、均華(6640)等夥伴,組成「1+N碳管理示範團隊」,打造全台首個由半導體設備商主導的減碳聯盟,積極對標國際大廠減碳目標。
和碩(4938)由2023年起攜手7家關鍵供應商推動全面性減碳行動,至今累積實現高達1萬4265公噸CO?e的減碳成果,相當於38座大安森林公園每年吸收的碳排放。和碩也宣布,持續擴大減碳輔導規模,近期將開始進行「1+N碳管理示範團隊」計畫。
「2025AI×ESG永續高峰會」昨在台中登場,面對淨零碳排及碳關稅挑戰,包括專家、學者、企業等齊聚提出解方。台旺國際開發董事長張淯指出,AI×ESG成為永續轉型新引擎,幫助企業在碳盤查、透明化和供應鏈減碳策略上更為精準。路廣大永續顧問中心副總王智媛認可成立「碳零團結圈」,帶動中小企業應戰淨零碳排。
臺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與英國碳信用評級機構 Sylvera23日共同發表「界定碳信用品質《Defining Carbon Credit Quality》」,這份結合國際實證和科學數據,提供企業評鑑各種專案獲得碳權的信用品質,首度為台灣打造具有國際公信力的碳市場預做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