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供灌的搜尋結果,共95筆
受風神颱風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台灣近日豪雨不斷,北區水資源分署所轄石門水庫及寶二水庫集水區雨勢明顯,累計至10月23日下午2時止,石門及寶二系統(含寶山水庫)已降雨各約251及100毫米,預估為石門及寶二系統帶來8050萬噸及510萬噸水量。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鳳林鎮近800公頃良田,農業部長陳駿季12日表示,農業部已研擬3項處理方案,包括清除土砂恢復原狀、清除部分土砂原地籍房舍重建、原地農地重畫,強調會與專家、學者及農友充分溝通尋求共識。
被喻為嘉南平原「心臟」的烏山頭水庫設置11.5公頃光電板遭質疑破壞景觀、影響水質,民間長年爭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也斥「鋪滿光電板與文化遺產相牴觸!」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表示,光電板位於珊瑚潭角落,面積僅占水庫1.3%,對水庫觀光、景觀影響有限,且每年執行5次水質檢測,水質未受影響。
桃園市新屋區新奇屋幼兒園為了讓幼生體驗農民生活,連續超過20年帶幼生至桃園大圳灌溉水圳戲水。14日趁新屋區今年第1期作完成供灌,圳路僅剩少量水源,園方帶約200名孩童下水圳遊憩。園方表示,已事先清理圳路及設置軟墊,並由老師全程在旁保護。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表示,行為無妨礙灌溉,尚不致有違農水法規定,但進入前須先申請。
受熱帶性低氣壓影響,中南部13日大雨狂炸,高雄、屏東、台東多處溪水暴漲,高市桃源區台20線勤和至復興段約百公尺長河床涵管便道遭沖毀,復興、拉芙蘭、梅山3里對外交通中斷,宛如「孤島」,14日停班停課。台中市私立逢甲大學校園1棵60年老榕樹昨傍晚5時許突然倒塌,打中路過的23歲吳姓碩一男學生,送醫傷重不治,另3名學生輕微擦挫傷。
受蝴蝶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台南市12日晚間7點起徹夜降雨,至13日下午5點止,曾文水庫累積降雨121.6毫米,估計至少進帳4000萬噸。南化水庫在上午8點半開始溢流,因雨水充足,農水署嘉南管理處決定剛開灌的2期稻作暫停供灌3天,省下432萬噸水。全市13日未達停班停課標準。
梅雨鋒面來襲,台南市29日凌晨下起大雨,至中午為止山區下了13.4毫米,預計進帳約96萬噸水,嘉南平原1期稻作正值「抽穗期」需水量大,預計供灌延遲至6月初,2期稻作6月11日開始供灌,預估需水3億6000萬噸,曾文與烏山頭水庫蓄水現仍不足。
高樹舊寮圳在莫拉克颱風後,上游崩塌地土砂向下游沖刷,使舊寮圳水源含砂量增加,水質不穩定,影響農民灌溉及農作收益。改善工程自2023年開工,今年5月初竣工,立法委員鍾佳濱今(26)日率財政委員現勘施工成果,2.55萬噸調蓄池將可立即供灌2470公頃農田。
今年首波梅雨鋒面11日影響嘉南平原,更下進中南部山區,曾文與烏山頭水庫一夜大進補,至11日傍晚5點共增加282萬噸,2座水庫平均蓄水率回升至6成4,為近5年來同期最高。因降雨有助於溼潤土壤,若梅雨持續挹注,6月中旬的2期稻作全面供灌更樂觀。
今年首波梅雨鋒面來襲,11日更擊中下進中南部山區,曾文與烏山頭水庫一夜進帳282萬噸,兩水庫平均蓄水率回升至6成4,為近5年來同期最高,因降雨有助於溼潤土壤,若梅雨持續挹注,6月中旬的2期稻作全面供灌更樂觀。
桃園市中壢區3-3埤塘綠美化工程29日完工,該工程總經費約2千萬元,以簡潔易維護為設計概念,並結合環保、復育、資源利用等,營造出生態價值與休憩功能的綠意空間,同時工程注重生態保護及候鳥復育,規畫生態復育空間。內定里里長劉家順表示,里上共7口埤塘目前剩5口未完成美化工程。桃園市長張善政前往視察表示,3-3埤塘經綠美化工程後揮別惡臭,更保留生態復育空間,歡迎民眾前往遊憩。
南台灣今年春雨不斷、替水庫省了許多灌溉用水,在1期雜作灌溉結束後仍持續有雨,28日意外再降1場雨,導致曾文與烏山頭兩座串聯水庫蓄水率仍維持歷年同期最高,蓄水量較歷史平均多了2億2500萬噸。水利署南區分署表示,5月即將迎來梅雨季,對今年水情表示樂觀。
南台灣今年春雨不斷省了許多灌溉用水,在1期雜作灌溉結束仍持續有雨,28日意外再降1場雨,曾文與烏山頭兩座串聯水庫蓄水率仍維持歷年同期最高,蓄水量較歷史平均多了2億2500萬噸,加上即將到來的5月梅雨季,水利署南區分署對今年水情表達樂觀。
桃園市12日晚上突降豪大雨,桃園多數地區頻傳淹水災情,石門水庫持續入流,至13日傍晚水庫水位一度達到245公尺滿庫,但是14日需調配農業供水需求,水位又稍降,蓄水率達99.3%。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指出,此次是繼去年12月30日滿庫之後,隔3個多月再度滿庫,供應桃園用水無虞。
農業用水占全國比例逾7成,桃園市水務局在楊梅水資源回收中心旁,試辦以放流水當農灌用水,稻作生長良好,不但符合食安標準,且產量較河川水灌溉的農田增5成,提案參加2024總統盃黑客松競賽,在163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五大卓越團隊之一,期待將桃園經驗拓展至全國。
台南迎春禮8日在大東門城登場,並依《春牛經》制定芒神、春牛,今年芒神雙足穿鞋,代表雨水少。近3年芒神均穿鞋,前年水情吃緊,去年颱風帶來豐沛雨水,今年預估5月前水情樂觀。市長黃偉哲呼籲,目前水庫雖近滿庫,但面對未來氣候可能偏向乾旱仍不可大意,政府努力穩定供水,民眾也要節約用水。
21日嘉義大埔規模6.4主震後,至今已有143起餘震,其中包括不少規模5以上的較大地震,由於震央都在曾文水庫周邊,加上水庫已滿載100%,蓄水量達到5億噸,故明日起將連續放水10天。
南部目前進入枯水期,但受惠於去年4個颱風來襲,挹注灌溉用水及蓄水,曾文水庫維持近半年滿水位,刷新52年來紀錄,也是水情最佳的一年,截至今年1月9日,曾文、烏山頭、南化3大水庫的蓄水量達到6.49億噸,民生及農業供水無虞,一期稻作預計1月底開始供灌。
台灣規模最大的曾文水庫,得益於去年降雨豐沛、曾文南化聯通管啟用的因素,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有效調控下,至今已連續5個月滿庫,更創下該水庫完工啟用近52年來頭一次「跨年滿水位」。
花蓮縣環保局今舉行局長宣誓就職典禮,升任局長饒慶龍談到,去年底美崙地區一家固體燃料製造廠起火,產生悶燒惡臭,民眾擔心可能含有戴奧辛毒物,他說,經檢測遠低於排放標準,會把資料報告書提供檢調單位;至於未來願景,正規畫「碳排APP」,縣民只要減少碳排,到超商購物就有折扣,讓個人減碳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