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保健功效的搜尋結果,共41

  • 《食品股》綠茵1至9月營收增3.18% Q4邁入傳統旺季

    綠茵(6846)2025(今)年9月合併營收5,917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2.7%;前9月合併營收6.5億元,年增3.18%。綠茵海外市場持續高度成長,惟主要單一客戶因供應鏈出貨延後,影響9月營收表現,第四季將進入傳統銷售旺季,綠茵全年營收仍朝雙位數成長目標前進。

  •   綠、紅茶助「慢老」萬人研究揭:最佳飲用量

    綠、紅茶助「慢老」萬人研究揭:最佳飲用量

    很多人愛喝茶。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一項研究發現,不論是在血壓水平、膽固醇和體脂肪比率等標準生物指標來看,經常喝茶的人比不喝茶的人老化得比較慢,研判與茶類富含多酚有關,建議最適合「慢老」飲用量,是每天喝3杯(每杯200毫升),約使用6到8克的茶葉。

  • 吃薑黃抗老防失智 營養師:搭配2物提高吸收率

    吃薑黃抗老防失智 營養師:搭配2物提高吸收率

    薑黃除了能增添食物風味,還有益於身體健康。營養師陳冠蓉表示,薑黃富含薑黃素,具有抗發炎、抗老、緩解脹氣、預防失智與減輕肝臟發炎,建議搭配少許黑胡椒和堅果一起吃,能提升吸收率,但若有在吃抗凝血藥、降血糖藥或膽結石及消化道潰瘍患者,補充高劑量的薑黃素保健品前,需先諮詢醫師。

  • 膝關節保健食品加入「小綠人標章」 未獲核准宣傳療效將觸法

    膝關節保健食品加入「小綠人標章」 未獲核准宣傳療效將觸法

    國內健康食品需經核准「小綠人標章」,食藥署今天(3)公告國內第14項保健功效項目「膝關節保健」,即日起開放業者申請,評估方法須針對45到80歲對象、產品服用試驗時間至少12周,證明在試驗前後功效達到顯著改善。食藥署提醒,若業者未取得健康食品核准,卻宣稱有助於緩和輕度膝關節不適等功效,將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且涉及《刑法》,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

  • TFFA成立 推動機能性食品產業發展

    TFFA成立 推動機能性食品產業發展

     TQF協會號召國內7大食品產學研團體,籌組「台灣機能性食品發展協議會(TFFA)」,共同為推動台灣機能性食品的健全發展而努力。

  • 減肥瘦身廣告亂象頻傳 苗栗違規罰款暴增達4918萬

    減肥瘦身廣告亂象頻傳 苗栗違規罰款暴增達4918萬

    苗栗縣食品違規廣告案件連年攀升,2024年裁罰金額高達4,918萬元、創歷年新高,較前1年暴增67%。今年截至4月底已開罰逾千萬元,網路違規數量更首度超越電視,成為主要違規溫床,其中又以減肥瘦身產品最常誤導消費者。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提醒,食品不能宣稱療效,民眾購買前應審慎查證勿輕信誇大廣告。

  • 台灣原生種平地復育成功 「阿里山油菊」將遍地開花

    台灣原生種平地復育成功 「阿里山油菊」將遍地開花

    嘉義大學森林系團隊受林業署嘉義分署委託,3、4年前開始台灣原生種「阿里山油菊」復育,經過1年多馴化,阿里山油菊已能在平地栽植、開花,15日由嘉義縣長翁章梁代表與11個單位、學校、社區簽署「復育阿里山油菊推廣合作意向書」,並贈送苗木供相關單位帶回種植,盼復育出6660平方公尺種植面積,讓阿里山油菊遍地開花。

  • 廣告騙很大!高雄6食品誇大療效 稱能治癌挨重罰820萬

    廣告騙很大!高雄6食品誇大療效 稱能治癌挨重罰820萬

    食品竟聲稱能治癌、補腎養血,誇大療效廣告不只違法,更可能誤導民眾延誤就醫!高雄市政府衛生局2024年總計完成192件違規食品廣告,裁罰金額達3042萬元,其中以網路及電視居多,其次是電台廣告,其中6件涉及聲稱治療癌症、控制血脂等醫療效能,共開罰820萬元,為近年重罰案例。

  • 衛福部修訂「保骨」健康食品評估方法 刪除動物實驗

    衛福部修訂「保骨」健康食品評估方法 刪除動物實驗

    減少動物實驗是國際趨勢,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告修正「健康食品之骨質保健功效評估方法」,考量動物保護及福祉,刪除動物實驗,並修訂人體試驗條件,提高統計可信度和安全性。食藥署說明,目前有13項健康食品保健功效,其中5項已刪除動物實驗,其餘項目將陸續評估並公告修正。

  • 每天喝麥茶可護心 專家:3種人先別試

    每天喝麥茶可護心 專家:3種人先別試

    麥茶因不含咖啡因,聞起來療癒又清香,深受許多人喜愛。對此,營養師老辜引述研究指出,麥茶的活性成分「吡嗪類化合物」,不僅提供獨特香氣,還可調節血液流動性,從而保護心血管。但他提醒,若罹患嚴重心臟疾病者、麩質過敏或患有乳糜瀉人群,以及吃全素貧血患者,就建議避免飲用麥茶。

  • 每周吃莓果死亡率降2成 醫揭黃金攝取量

    每周吃莓果死亡率降2成 醫揭黃金攝取量

    莓果被視為有益健康的超級食物。急診科醫師張適恆表示,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吃莓果類有助減重、降低第2型糖尿病發病率、預防心血管疾病與改善失智症狀,另有研究發現,每周規律食用莓果者,比起很少吃的人,整體死亡風險降低21%,建議每天吃半杯的莓果,以達最佳保健功效。

  • 薑黃防失智 專家曝高效吃法:別猛嗑咖哩

    薑黃防失智 專家曝高效吃法:別猛嗑咖哩

    薑黃是近年來相當受歡迎的食材。對此,營養師張益堯指出,它具有抗發炎、抗氧化、預防退化性失智症、保護血管彈性、提高抗病能力,以及幫助體重管理等正面效益。他並提醒,雖然咖哩中有薑黃,但成分有限,與其大量食用,不如慎選優良的保健品會更有效率。另外,薑黃若和黑胡椒一起攝取,可大幅增加吸收率。

  • 醫推過敏吃魚油可抗發炎 4種人先別試

    醫推過敏吃魚油可抗發炎 4種人先別試

    冬季是過敏發作高峰期,醫師表示,過敏體質者可嘗試補充魚油,其富含Omega-3脂肪酸(EPA和DHA),具抗發炎特性,對某些過敏症狀可能有改善效果,但效果因過敏類型及個人體質而異。此外,若為凝血功能不全者、服用抗凝血藥物者、即將手術或剛手術結束後,以及對魚類過敏的人,應先與專業人員討論後再服用。

  • 大骨熬湯有益關節、皮膚?專家警告:注意2成分

    大骨熬湯有益關節、皮膚?專家警告:注意2成分

    台灣人喜歡用大骨熬湯,國外網路上也將骨頭湯尊稱為「液態黃金」(liquid gold),吹捧骨頭湯對健康關節、腸道及皮膚的好處,專家解析骨頭湯各項知名保健功效,提醒民眾要注意湯裡的鈉及鉛含量。

  • 慢性病患者有福了!中醫擬納大家醫計畫 健保署:明年上路

    慢性病患者有福了!中醫擬納大家醫計畫 健保署:明年上路

    新冠疫情後,台灣民眾看中醫人口大增3成,一年高達700萬人。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再加上缺工,醫療又是很需要人力的產業,而許多人已將中醫視為家庭醫師,因此擬將中醫納入大家醫計畫,對長期收治、追蹤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的中醫師給予獎勵,該計畫正積極爭取預算,預計明年上路。

  • 後疫情時代免疫力洞察報告

    後疫情時代免疫力洞察報告

    21世紀迄今,台灣歷經SARS、H1N1與COVID-19等三次新興病毒引發的流行性傳染病;COVID-19對全球公共健康系統產生深遠影響,對免疫力的關注達到新高點。作為疫情防控較成功的國家,台灣民眾的健康意識發生明顯變化;為深入探討台灣民眾健康意識的影響,本次調查結合《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與網路問卷調查,全面解析國人對健康意識的變化及COVID-19後疫情時代所帶來的長期影響。

  • 蝸牛小米粽釀3死!蝸牛能吃嗎?營養師5建議

    蝸牛小米粽釀3死!蝸牛能吃嗎?營養師5建議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及壢坵部落18日疑似因食用「蝸牛小米粽」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釀成12人送醫,目前3死亡、6人在加護病房、3人出院,死因及中毒來源仍在調查中。衛生福利部19日中午召開記者會公布檢驗結果,食材檢體確認驗出劇毒性殺蟲劑農藥「有機磷托福松」,且在蝸牛與血桐葉的檢體中沒有檢出該物質,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指出,典型中毒會有昏迷或半昏迷、瞳孔成針狀眼、口水及痰多、呼吸或嘔吐物中有農藥味等徵狀,急性期症狀大約5至30分鐘會出現,少數情況下延遲至數小時或12小時才有症狀,與暴露劑量及物質有關。

  • 周三「立秋」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4生肖當心健康

    周三「立秋」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4生肖當心健康

    「立秋」節氣周三(7日)報到,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命理師楊登嵙說,立秋後,自然界陽氣開始收斂、沉降,要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這半個月,有4個生肖要注意健康,他並分享立秋開運養生與禁忌,懂得趨吉避凶,立秋將會是豐收的季節。

  • 18年未修法 健康食品恐成食安新漏洞

    18年未修法 健康食品恐成食安新漏洞

     今年3月日本小林製藥紅麴原料出包,釀近百人死亡,值得台灣引以為鑑。目前我國食藥署共核准423件具有「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但審計部報告指出,《健康食品管理法》已經18年未通盤檢討修正,導致罰則遠低於《食安法》,若發生攙偽假冒情事,裁處標準差異極大,一個最高只罰30萬,另一個可裁罰2億元之多,令地方政府和民間業者難以遵循。

  • 2024傑出生技產業獎出爐 美時、國邑、育世博、台新藥19家勝出

    2024傑出生技產業獎出爐 美時、國邑、育世博、台新藥19家勝出

    「2024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出爐,共有19家公司勝出,金質獎由美時、藥華、邦睿奪魁;「潛力標竿獎」頒給國邑、東生華、仲恩、醫揚、明基透析;「傑出新創獎」由育世博、優億、視航、安立璽榮、博晟、貝克、寶泰抱走;另外,台新藥已獲美國FDA藥證的APP13007、太景「流感抗病毒新藥TG-1000」、宏智「憂可視腦波壓力評估系統」、生展「生展活力乳酸菌醱酵蔬菜粉」則拿下「年度產業創新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