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偏鄉小校的搜尋結果,共79筆
數位力就是競爭力!新北市教育局昨(21)日舉辦「114年度資訊有功表揚典禮」,表揚三民高中、瑞芳國小等7所資訊有功學校,以及華志仁、施裕明、蔡明貴、張純寧等9位校長與教師,同時肯定林書毅、陳思琪、張淑婷等15位教師創新教案的卓越成果。新北市持續以「智慧校園、數據辦學、適性學習、科技創新」四大主軸推動AI教育,打造科技融入教學的全方位學習環境,讓教育與時俱進,為孩子開啟智慧未來。
嘉義縣偏鄉小學,溪口鄉美林國小4年多前引進蒙特梭利教育系統,學生數從40多人,現不但多了附設幼兒園,學生數也達到百人額度,經過4年轉型經營,學校等到時機成熟,今(12日)舉行「美林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學校」揭牌典禮,正式成為嘉義縣第一所公辦公營蒙特梭利實驗小學,也是蒙特梭利實驗教育體系在台灣,跨過濁水溪首家公立蒙特梭利學校。
陪伴帶來力量!教育部日前公布114年度數位學伴計畫傑出人員選拔,台南市東山區青山國小教師謝易及北門國中教師李欣宜獲選,其中謝易更是第3度獲獎。來自台北的她,初任教職就來到偏鄉,她說,即使在資源有限的地方,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也能做出有影響力的事,即使下班天色已黑,卻每次都覺得心是被點亮的!
教育部今天頒發114年師鐸獎,共有72名榮獲師鐸獎。獲獎的中山大學企管系副教授王致遠,在45歲時,因非典型感染導致敗血症,截去四肢保命,但他仍以堅毅的生命歷程,不僅教學生知識,也分享生命的各種困難,讓不少學生遇到人生困難時都會向他求助。王致遠認為,現在大專學生修的學分太多建議修改,並捨棄標準答案思維,帶領學生追求不同可能。
桃園市新屋區笨港國小合唱團於2018年成立,由一群熱愛歌唱的孩子所組成。合唱團的成立宗旨,是希望讓偏鄉的學生建立勇氣與自信。日前他們受「昇恆昌」邀請,在桃園國際機場舉辦快閃演出,更登上桃園市中壢藝術館音樂廳,與其他學校及專業樂團同台演出。笨港國小表示,對學生而言不只是音樂的學習課程,更是人生舞台的縮影,一段段勇敢、自信與成長的旅程。
海歸的大學退休副教授洪久惠教學熱情不減,2年多前到嘉義縣阿里山鄉十字國小任教,用同理心包容、陪伴孩子,以英語專長帶動孩子樂學英語有成,榮獲「114年度教育部友善校園-傑出導師」,全國僅4人,11月7日將接受表揚,這是嘉縣暌違3年後再獲此殊榮。
海歸的大學退休副教授洪久惠教學熱情不減,2年多前到嘉義縣阿里山鄉十字國小任教,用同理心包容、陪伴孩子,以英語專長帶動孩子樂學英語有成,榮獲「114年度教育部友善校園-傑出導師」,全國僅4個名額,將於11月7日表揚,這是嘉縣睽違3年後再獲此殊榮。
少子化浪潮持續衝擊全台校園,高雄市今年小一新生人數首度跌破1萬9000人大關,台東縣成功鎮忠孝國小博愛分校更出現「0新生」,澎湖也有4所學校僅收1人,各地教育界憂心,生源萎縮不僅影響學校永續經營,也將加重師資調配與教育品質挑戰,高雄市長陳其邁更直言,少子化已成「國安問題」。
嘉義縣配合中央政策推動雙語教學,但嘉義縣審計室發現,部分領域課程雙語教學參與國中小占比僅7%,逾5成學校雙語師資不足,逾6成國中小未聘用外籍師資,學生整體英語能力「待加強」比率逐年增加。縣府雖提出一連串改善方案,但基層教育人員認為,嘉縣偏鄉小校多,專業英語師資難招聘,師資不足就是大問題,加上有些孩子缺乏學習意願,也導致英文學習成績不佳。
受少子化及人口移動雙重影響,台灣不少偏鄉小校近年因學生人數銳減而退場,光是113學年就有18所學校停辦,創史上最高紀錄;反觀都會區則因人口集中,導致就學需求快速上升、校園空間與人力資源吃緊,形成強烈對比。
受到少子化衝擊,113學年度共18所國小走入歷史,主要集中偏鄉地區。相較之下,人口集中的都會區,例如台中北屯、新竹竹北人口快速增加,呈現「偏鄉廢校、都會增校」兩極化現象。全教總表示,教育部應該研擬不同策略跟配套,不是等到學生數不足時才討論學校存廢問題。
台南偏鄉小校將軍國小5年前成立陶笛隊,引入校外師資訓練孩子吹奏陶笛,病培訓孩子肢體律動,全校三至六年級12人、人手一陶笛,校園飄揚美妙樂聲外,這群孩子也時常到各地表演,今天更帶著樂器參與亞洲陶笛交流音樂會,與其他縣市學校陶笛隊及日、韓、香港陶笛音樂家一起交流,表現受到矚目。
彰化偏鄉小校二林鎮香田國小在今日舉行畢業攀岩活動,14位畢業生挑戰8米高攀岩牆,合力完成「真正一步一腳印,香田又登數巔峰」等14個字排列,同學表示,攀岩向上是一種奮鬥的信念,會帶著這份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未來的學習,迎接下一個國中階段的挑戰。
台中市和平區自由國小少棒隊6名成員將加入台灣代表隊,於7月前往美國參加貝比魯斯聯盟世界少棒錦標賽,自由國小身為組訓學校必須統籌480萬元旅費,對偏鄉小校來說是一大負擔。市府11日允諾提供70萬元補助,同時向中央爭取經費;台灣貝比魯斯聯盟則指示,讓代表隊各校自行籌募旅費,以減輕自由國小負擔。
台中市和平自由國小少棒隊今年3月底在貝比魯斯聯盟世界少棒錦標賽台灣代表隊全國選拔賽奪冠,7月將有機會前往美國參賽,但一行人旅費高達480萬元,對偏鄉小校來說是一大負擔,校方今天表示,目前僅募得110多萬元,仍有300多萬元、7成缺口,能否順利成行仍是未知數,但仍希望盡力為孩子圓夢。
台南市師鐸獎評選結果近日出爐,選出24名師鐸獎得主,9月接受市長黃偉哲表揚,其中復興國中校長陳文財等8人獲推薦參加教育部師鐸獎評選。陳文財領銜全國學生數最多的國中,他說,「期許自己每一個努力,都可能成為孩子人生的蝴蝶效應!」
彰化縣埔鹽鄉大園國小是全校僅有39位學生的偏鄉小學,校方為讓學生打開國際視野,努力為學生募集2/3的經費,再由學生負擔1/3,全校5、6年級7成小朋友開心圓夢參訪日本,並與千葉縣多谷町立久賀小學校進行交流,有同學挑戰打陀螺發現「日本的陀螺比較難打」,多數同學首次出國,對這段國際互動體驗更覺新鮮難忘。
新北市教育局今(23)日盛大舉辦「113學年度數位學習高峰會」,集結全市超過300所學校、逾450位教育現場夥伴共同參與,展現全市推動數位學習的成果與願景。會中與保誠人壽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動學生數位品格教育,強化面對網路風險的應對能力,並培養具備數位韌性與主動追尋幸福的核心素養。
少子化浪潮加劇,小校愈來愈迷你。台南市教育局統計114學年度學生數不足50人有38校,2年已8所小校走入歷史;「最高」學府南化瑞峰國小明年將停辦,龍山國小8月起改為七股國小龍山分校。教育局強調,校際整合是必然趨勢,即使學校停辦也要求各校做為第二校區活化應用。
少子化衝擊下,台南市偏鄉小校114學年度報到就讀人數再創新低。根據市府教育局統計,全市114學年度國小新生報到人數5人以下的學校多達31校;其中,南化區瑞峰國小今年沒有新生報到,七股區三股國小、大內區頭社分校及白河區六溪分校等3校僅1人報到。